11月30日,年度艺术大展“共时”在坪山美术馆拉开序幕。
11月30日,由深圳市坪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坪山美术馆承办的年度艺术大展“共时”在坪山美术馆拉开序幕。据悉,该展览将持续至明年3月15日。
瑞士“国宝级艺术家”受邀参展
此次展览是坪山美术馆馆长刘晓都上任以来推出的首个大型当代艺术展览,由著名策展人李振华担纲策划,徐文恺、胡介鸣、吕胜中、邱志杰、芭芭拉·西格纳(Barbara Signer)+麦克·波登曼(Michael Bodenmann)、罗曼·西格纳(Roman Signer)、汪建伟等艺术家受邀参展。其中,罗曼·西格纳被誉为瑞士“国宝级艺术家”。开幕式结束后,罗曼·西格纳还进行了现场创作。
坪山美术馆馆长刘晓都表示,此次展览是坪山美术馆团队成立后推出的第一个当代艺术的国际大展。这个展览为坪山美术馆提供了很好的路径,也启发了其未来以展览“共时”作为美术馆学术方向的标准,将美术馆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艺术生态当中的重要角色,直面当代,关注当下的发展目标。
展览主题源于瑞士心理学家提出的概念
据介绍,此次展览的主题“共时”,源于瑞士心理学家荣格于1920年代提出的一个概念——“共时性”(英文:Synchronicity,又译“同时性、同步性”),其内涵包括了“有意义的巧合”,用于表示在没有因果关系的情况下出现的事件之间的意义连接。策展人李振华在谈及此次展览的主题时表示,“共时”不仅仅是一个概念。展览中所展现的情感和诗意的联系要远远大于这个项目本身。
“这个展览一方面是关照我们共同面对的时间。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是,这个展览中的作品承载并释放出他们的真情实感,七位艺术家相聚坪山美术馆,回望几十年各自前行交错的脚步,能让大家感知到作品的温度、力度和重量,他们随着时间,因为相遇,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李振华说。
知多D
坪山美术馆学术委员会成立
12月1日,坪山美术馆学术委员会成立,并召开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坪山美术馆学术委员会工作规程(草案)》,并就美术馆长期发展开展研讨。
坪山美术馆学术委员会作为专业咨询机构是坪山美术馆的“智囊团”,将对美术馆发展规划、展览项目、公共教育、收藏研究等重要事项提供专业经验和学术支持。学术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坪山美术馆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迈上了新的台阶。
专家观点(部分)
中国国家画院《中国公共艺术年鉴》主编王明贤:坪山美术馆是一个专注当代艺术,强调实验艺术的美术馆,在国内走在艺术的前沿。坪山可以借助大湾区的区域潜能,将短板转化为优势,组织国际性的青年建筑师与艺术家的工作营,为新的艺术运动的出场提供土壤和助力。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我对坪山美术馆有两点希望:第一,坪山美术馆应当学习国际上优秀的区域美术馆,联动坪山的产业发展和经济格局,将深圳坪山城市历史、当下和未来融入美术馆;第二,要重视美术馆的收藏与研究工作,建立起属于坪山美术馆的有系统、有管理的收藏体系。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跨媒体艺术学院院长实验艺术系主任冯峰:坪山美术馆目前最核心的工作是建立完备的收藏系统,好的藏品能够勾勒出一座美术馆的历史线索。而美术馆作为社区公共空间,也需要用藏品在空间内开设常设展,让观众读懂美术馆的历史。
本版采写/摄影:坪山通记者 颜鹏
新闻推荐
坪山对口田东唱响扶贫协作同心曲 三年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2亿元,贫困发生率由15.01%降至2.16%
坪山区援建的田东县思林镇坪山幼儿园。田东县是芒果种植大县,在深百对口扶贫协作中,投入600万元粤桂扶贫协作财政资金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