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邀请党建专家、学者在党建公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退役军人在南山区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上与企业沟通。
都说军人是最可爱的人,那是因为他们能将祖国的嘱托、人民的安危牢记在心,能够用铮铮铁骨铸就固若金汤的守卫之城。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他们永远是最受尊崇的人。
军人为国家和平安宁作出突出贡献、付出巨大牺牲,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也是建设祖国的重要力量。一直以来南山区高度重视退役军人工作,坚持把为退役军人服务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牢抓实。从今年4月开始,南山为广大烈属、军属和退役军人等家庭悬挂光荣牌,弘扬拥军优属优良传统、推进军人荣誉体系建设,构建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军政军民关系,推动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助力中国实现强国梦、强军梦。
目前南山区共有退役军人约1.5万人,总体上分为五个群体,包括退役士兵群体、军队转业干部群体、优抚对象群体、由政府安排工作的转业士官群体以及无军籍退休职工、残疾军人等。为更好地服务退役军人,南山区积极贯彻落实上级机构改革精神,于今年3月挂牌成立南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此举成为南山机构改革的显著亮点。
挂牌运作伊始,南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就投入到具体工作中,发扬南山改革创新精神,积极探索退役军人管理和服务工作新举措。“五指工作法”就是南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摸索出来的服务经验。
如今,南山退役军人事务局正以“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为导向,以“五指工作法”为载体,探索建立、完善、创新各项退役军人工作机制,努力形成一批退役军人工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破解服务保障退役军人“最后一公里”问题,增强广大退役军人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让他们在“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继续发挥先锋作用。
围绕中心
坚持“六有”原则强化管理服务工作
为更好地服务社区退伍军人,3月21日下午,南山区桃源街道桃源社区在社区党群服务站举行退伍军人之家成立仪式。目前,桃源社区登记在册的退伍军人有500余名,分别来自两参(参战、参核)、拓荒牛(机械工程兵),深圳武警、边防、消防等各条战线退役军人。退伍军人之家的成立旨在让社区退伍老兵有一个学习、交流、娱乐的平台,让老兵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继续发挥余热融入到社区的各项建设当中。当天,在社区党委的指导下,还成立了南山首家社区退伍军人党支部,组建了退伍军人之家委员会、社区军人义工服务队。社区退役军人党支部积极投身长者关爱、社区义务巡逻、风灾清理、校园国防大讲堂爱国主义教育等多项社区公益活动中。
像桃源社区一样,服务好退役军人,鼓励退役军人参与社会建设,正是南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重要工作内容。南山辖区内的退役军人,是南山退役军人事务局服务的核心对象,是“首屈一指”的重点工作。做好退役军人的管理和服务,必须坚持党建引领,加强退役军人的思想建设工作。为此,南山区在全省第一个出台党建引领退役军人文件《南山区关于加强党建引领退役军人工作实施方案》,坚持“六有”原则(有思想、有创新、有特色、有看点、有记录、有总结),强化“规范化”,全覆盖铺开退役军人党的建设工作,着力形成“载体鲜明、各具特色,成效明显、亮点突出”的退役军人党建工作格局。
目前,南山区、街道、社区三个层面已经全面铺开退役军人党建工作。今年7月,南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100余名退役军人党员到党建公园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请党建专家以“铭记党史,砥砺前行”为主题,结合“红船精神”开讲座,激励大家不忘初心,为实现新时代中国梦而贡献力量,为“先行示范区”建设再立新功。
为增强退役军人理想信念,南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充分运用南山区委组织部搭建的“智慧党建”运行平台,以信息化手段实现“党建活动化、活动系列化”,探索运行“微党课+实践”的方式加强退役军人思想建设。引导退役军人党员下载智慧党建平台、注册登录,与每名退役军人党员建立联系,并在退役军人党支部的安排下完成相应的系列党建活动。
截至目前,南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已组织优秀现役士兵、退役军人进学校、进大学、进企业、进社区讲课,累计开展各项主题活动230场。
多方参与
撬动社会资源搭建多元服务平台
10月19日,由南山退役军人事务局主办、菲特拥军创业服务中心承办的南山区2019年度退役军人全员适应性培训圆满结束。141名退役军人通过为期5天的全员适应性培训,有效提升了退役军人的自主就业、创业竞争能力。
培训课程设置不仅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发扬特区精神等思想理论课,更有实用的职业生涯规划、简历与面试技巧、就业创业形势及政策、创业知识、深圳典型创业案例解读等实用课程,还有退役老兵以自身经历分享退役军人角色转变、成功创业的经验。主办方还带领退役军人走进前海、企业参观,让退役军人更加深入透彻地理解敢闯、敢干、敢拼、勇于创新、勇于开拓的特区精神。
当天,在南山科技园还举行了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华侨城集团、中建一局、华润集团、顺丰速运等70多家企业提供260多个工种近2000个工作岗位供退役军人及家属选择。本次招聘企业提供的岗位普遍月薪在5000元以上,企业人力资源主管纷纷表示,前来应聘的退役军人素质普遍较好,企业非常欢迎退役军人,原意提供更多机会供他们选择。
南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余富荣表示,要做好退役军人及家属安置保障工作,让更多人以军人为荣,提升军人的荣誉感、幸福感。希望更多的企业、更多的热心人士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给退役军人,也希望广大退役军人保持退伍不褪色的光荣传统,在新的人生岗位上扬帆出发,建功立业。
据悉,为了更好地满足辖区退役军人多样化的诉求,搭建专业的服务对接平台,南山区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性,调动各种社会资源服务退役军人。
目前,根据退役军人群体的不同需要,相继成立浪陀拥军基金会、拥军优属促进会、菲特拥军创业服务中心等拥军社会组织,并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保障和就业指导工作,通过加强对社会组织机构的引导,不断提高退役军人服务管理保障水平,不断探索服务退役军人的创新方法,借助社会组织力量,形成一系列的品牌服务活动。
8月10日下午,深圳市浪陀拥军基金会组织众位爱心会员前往驻港部队某部开展慰问活动,为部队官兵送去慰问品一批。活动中,在部队官兵的带领下,慰问团一行先后参观部队的荣誉室,学习部队先进的武器装备,近距离观看部队官兵们的体能训练,随后慰问团一行更亲自体验射击训练环节。在与部队官兵的交流中了解军人每天都开展如此高强度、高要求的训练后,慰问团一行切实感受到部队官兵的付出与辛劳。
深圳市浪陀拥军基金会负责人表示,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是基金会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积极开展慰问活动加深军民鱼水情谊,希望能有更多的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加入爱国拥军的队伍中。
据了解,深圳市浪陀拥军基金会是注册在南山,经深圳市民政局批准成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公募性质基金会。基金会的主要职能是解决在职官兵切实困难,资助退伍军人再创业,资助在职官兵特困家庭,帮扶因功受伤的官兵、警察,按照捐赠者的意愿进行资助项目等。
服务引导
首创退役军人沟通交流平台
今年5月份,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区司法局成立退役军人事务人民调解委员会,下设“老干工作室”,负责回应诉求,引导退役军人参与社会服务。这是南山服务退役军人首创的沟通交流平台。
“老干工作室”的负责人干节省,1958年出生,现年61岁,本科学历,法律专业,转业至南山区任区委政法委副书记(正处级),退休后便投入到退役军人服务工作中。
作为一名退休干部,他政治敏锐,大局观念强,为人正派,群众威信高。在区委政法委工作期间,长期从事调解工作,经验丰富。
对部队和退役军人事务他怀有极大热情,“老干工作室”成立后,他密切联系退役军人,积极服务退役军人,认真及时回应退伍军人诉求。在他的带领下,目前“老干工作室”由2名专职人员加3名辅助人员组成,五名人员均为退役军人转业干部,“老干工作室”通过“战友情、班长情”将党的方针政策、普法宣传、心理危机干预融入工作,着力构建“法、理、情”调解服务“联合体”,在引导依法表达合理诉求中发挥积极作用。
数据显示,“老干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已化解矛盾纠纷31宗,解答群众法律、政策咨询60余人次,得到来访退役军人的一致好评。此外,依托“老干工作室”相继组织“3·15”“八一”“9·30”等慰问、缅怀纪念活动,通过对退役军人的关心和慰问,增强退役军人的归属感、存在感和凝聚力。
此外,“老干工作室”还积极参与退役军人党建工作,激发退役军人荣誉,引导建立退役军人党支部,成立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在退役军人创业、慰问退役军人家属、关心关爱特困群众方面发挥好“老干工作室”和退役军人党员志愿服务的作用;通过座谈、上党课、重温入党誓词、组织退役军人党员参观改革开放博物馆等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
三级网络
实现退役军人服务全覆盖
退役军人服务是一项长期性工作,需要专业化的服务机构。今年5月份,南山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挂牌运营,并结合工作实际,全市率先出台《南山区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建设“1+4”实施方案(试行)》,方案包含《南山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建设与工作实施细则》《南山区退役军人服务体系服务规范》《南山区退役军人服务体系职责》《南山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信访工作指引》。“1+4”实施方案规范各项工作,明确有机构、有编制、有人员、有经费、有保障,明确区、街道、社区服务站工作内容。
围绕退役军人的专业化服务,南山区构建三级服务体系,形成1个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8个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和101个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作为南山最专业最核心的服务架构,实现辖区退役军人全覆盖,每一名退役军人均可以在社区、街道、区级层面找到对应的服务机构。
据了解,南山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要承担全面做好就业创业扶持、走访慰问、帮扶解困、信访接待、权益保障等退役军人事务领域服务性、保障性、事务性和延伸性工作,打通服务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最后一公里”;搭建政策咨询、沟通联系、学习交流等活动场所,把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传递给每一个退役军人。
该中心位于南山区桃园路西部城建大厦一楼,占地面积700余平方米,设立了多个对外服务窗口和荣誉展览室、军史体验馆、多功能活动室等场所,各项配套设施设备齐全。中心切实打通解决政策落实、服务保障“最后一公里”。
走进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接待大厅设有咨询台、取号机、饮水机等便民设施,整个设计体现“刚柔并济”的特色,刚是符合军人本色,柔是满足各种服务功能。中心还在功能上注重架起军队、地方政府、军民的桥梁,实现“三个融合”。
余富荣表示,成立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是南山区落实中央、省、市有关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服务中心将不断强化服务意识,丰富服务内容,充分发挥“政策咨询窗口、感情联络纽带、信息沟通渠道、帮扶援助平台”的功能作用,用心用情用力为退役军人提供高标准、高质量服务。
政府兜底
制定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
建立长效的服务管理体系,需要制度保障。目前南山已经形成完善的、制度化的综合保障体系。在“管”的同时,南山也强化“服”,并积极搭建阵地和队伍。为发挥退役军人党员的先锋作用,引导广大退役军人进入城市建设、志愿服务等领域,南山退役军人事务局探索建立退役军人党支部,成立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成员由退伍军人党员组成,发扬其革命军人本色,并结合志愿服务队的人群特点,帮助辖区退伍军人创业、慰问退伍军人家属、关心关爱特困群众。
南山还在服务中心建立全市第一个军史体验馆,面积200余平方米,里面设置有10大英模人物,包括张思德、董存瑞、黄继光等。这里成为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相继开展青少年红色夏令营等活动。依托中心结合红色文化教育、国防教育、军事教育等知识,不断讲好军人故事,传播正能量,激发退役军人荣誉感。
南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林道勇介绍,服务好退役军人生活和发挥好退役军人作用,是新时期退役军人事务的两大核心工作,南山区1.5万余名退役军人,犹如1.5万面军旗插在南山101个社区,这些退役军人一半以上是党员,在服务保障他们自身美好生活的同时,也进一步激励他们成为丰富和满足群众美好生活向往的先锋队。
万里长征走好第一步。南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探索的“五指工作法”,有效地服务和保障广大退役军人生产生活“最后一公里”,积极发挥退役军人参与社会建设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全国开展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形成良好的示范案例。
■释义
五指工作法
管理和服务辖区退役军人,需要调动各方力量,多措并举地开展工作。南山退役军人事务局以为退役军人服务为核心目标,充分发挥辖区社会组织多样、退休干部经验丰富、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专业、制度保障体系完善的优势,形成“五指工作法”。就像人的手掌有五个指头,每根手指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都是服务退役军人的重要参与力量,五指合并就是一个强有力的服务拳头。全方位做好退役军人的管理和服务工作,需要各参与方有效分工、合理配合,正如人的五指一样,每根手指都发挥不同的功能,缺一不可。
“五指工作法”,服务对象首先便是退役军人,它是退役军人事务局服务的核心人群,是手掌的大拇指。食指是最能干的,吃饭、拿东西都需要它,所以它是服务类的手指,围绕着退役军人提供各种服务的社会组织便是食指;手掌的中指,即是最高的,也是最中间的,立场观点中立、不偏不倚并且高瞻远瞩,南山区新成立的“老干工作室”在处理事务、服务退役军人方面最具有效率,便是中指;无名指是戴结婚戒指的手指,是手上最值钱的部分,更需要自律自爱,新成立的南山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就是南山服务退役军人最专业的机构,也是最重要的服务体系,便是无名指。同时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也承担一定的管理功能;而小拇指,则代表着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
这五个手指,缺一不可,正如弹钢琴,既有轻重缓急,又要协调运作,才能产生动听和谐的乐章,五指工作法助力南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在服务退役军人方面谱写出一曲动听的乐章。
文/图:丁侃李欢欢龙梦瑶
新闻推荐
深圳特区报讯正值深圳文学季期间,南山区文联设立了“永葆青春文学奖”,表彰多年来在文坛笔耕不辍,为南山区的文学事业发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