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由人民网和中央党校联合主办的2019年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征集结果出炉,坪山区参选案例《以民生诉求改革为抓手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从众多案例中脱颖而出,获评最佳案例。
自2017年以来,坪山区委区政府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以打造“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为”的服务型政府为目标,通过三轮流程优化,逐步实现了“整渠道、统分拨”“并表单、缩时限”“抓实效、优体验”“融智慧、助治理”的改革目标,取得良好的成效和社会反响,在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契机下,为加快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贡献了坪山经验。
“@坪山”助力服务型政府建设
“"@坪山"真的有用,真受理、真督办、真有效。”说起“@坪山”,龙田街道老坑社区的陈先生忍不住竖起大拇指。陈先生发现高芯路18号对面50米处井盖丢失,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提交了问题,没想到59分钟后丢失的井盖就修复好了。”
“每天都能收到市民发来各类投诉、建议、咨询信息。”“@坪山”工作人员介绍,整个过程就像网上购物一样简单,流水线生产、沙龙式服务,你“下单”,我“打包”,订单转到各部门,限时办理,再火速“发货”,还帮你实时跟踪“包裹”。
8月8日,坪山区民生诉求系统“@坪山”完成第三轮流程优化升级,官方微信公众号“创新坪山”也同步改版上线,助力打造“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为”的服务型政府。
“经过第三轮升级的"@坪山"在客户端实现了事件处置全流程可视,市民可随时获悉处置的进度。同时在服务评价上更多维,采用"五星评分法",市民从处置速度、处置效果、服务体验、系统体验四个维度进行满意度评价,利于更清晰、准确、全面地收集评价信息。”坪山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负责人介绍。
为配合“@坪山”升级上线,坪山区同步印发《民生诉求事件管理办法(第三版)》《网格化服务管理事件分级分类标准(第二版)》,为实现“精准分拨、快速处置、有效落实”保驾护航。
2019年受理各类事件39328条,是去年同期的2.35倍,按期办结率高达99.56%,其中近一半事件一天办结,三天内办结事件达88%。
“百姓有所呼,政府有所应。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我们不怕烦、不敷衍,再小也要用心去做,再难也要尽力去办。”坪山区委书记陶永欣表示,未来,坪山区将以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为目标,继续打造一体化诉求收集和服务管理平台,全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精准施策优化营商环境
“营业执照很快就办下来了,在坪山区行政服务大厅"开办企业一窗通"就可以一次搞定,太方便了!”家住坑梓街道的黄小姐拿到刚办好的营业执照开心地说。
今年9月,坪山区开通了“开办企业一窗通”专区,通过推行商事登记、公安、税务、银行等部门系统的互联互通,并联审批,为企业开办提供“一次提交、共享交换,同步办理、限时办结”的服务新模式,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办事企业。
11月中旬,坪山区依托市电子证照系统和区大数据中心数据仓库,正式推出34项政务服务事项“秒批”便民服务,其中13项为坪山区独有的“秒批”便民服务,加上80项深圳市直部门“秒批”便民服务,坪山目前一共有114项“秒批”便民服务。
作为全市营商环境七个试点改革区之一,近日,坪山区在全市率先推出《深圳市坪山区打造更优营商环境改革行动方案(2019-2021年)》,聚焦企业发展突出问题,深入300余家企业查找他们办事遇到的痛点难点和堵点,提出亟需解决的营商环境问题72项,梳理形成《深圳市坪山区优化营商环境调研问题清单》,找准突破口和关键点,精准施策。
坪山区设立了三个“小目标”:到2019年底,在开办企业、纳税、政务服务、市场监管等方面补齐短板;到2020年底,在办理建筑许可、获得电力、登记财产、获得信贷等方面办事体验明显改善;到2021年底,力争实现企业全生命周期、投资吸引力、监管与服务中流程环节最少、时间最短、成本最低、服务最优。
为实现三个“小目标”,坪山区细化任务,在企业开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电力服务等方面推出16项改革措施和55项具体工作任务,全力打造流程环节最少、时间最短、成本最低、服务最优的综合营商环境,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国际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努力打造成为全国营商环境改革先行区。
坪山智慧城市建设先行一步
9月6日,坪山区新型智慧城市与“数字政府”专家委员会正式成立。由北京大学教授和博士、广东省电子政务大数据专家任伏虎等20名知名专家、学者组成智囊团献策坪山区新型智慧城市与“数字政府”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坪山区全面推行了首席隐私官制度,大数据专家涂子沛不仅作为专家委员会委员,还受聘为首席隐私顾问,坪山区巧借“外脑”推动“数字政府”建设,高质量推进科学决策。
“坪山已初步形成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体系。”深圳市智慧城市研究会会长马祥斌非常看好坪山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他指出,坪山将智慧城市的建设融入到城市建设中,同时坪山结合自身产业优势、创新优势,解决了很多基础性问题,让坪山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上先行一步。
据介绍,坪山区自2009年起便启动智慧城市建设,2013年被住建部确定为全国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城区。坪山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以“网格化”促进治理体系现代化,以“信息化”助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两化并驱”路径,充分利用街道分设、成立行政区、机构改革等契机,突出小政府、大数据、云平台等优势,大刀阔斧进行了体制、机制、流程方面的改革创新。构建“1+6+N”的智慧城市指挥运行体系,集中受理、统一分拨、实时联动、全程监督,成立坪山区值班应急与智慧管理指挥中心,着力打造智慧城市建设的“内核”。
通过积极引入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构建区域信息共享共建共治体系,坪山实现了5个“率先”,即率先出台全市首部智慧城市规划、率先打造全市首个公共基础信息数据库、率先成立城市运行管理机构、率先整合全区事件分拨平台和率先成为深圳首个5G通讯试点区。
坪山区将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的叠加优势,对标最高最好最优,推动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探索完善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努力建设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城区。
本版撰文:潘咏 刘育銮 陈俊
新闻推荐
为文明城市创建助力添彩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坪山监管局积极发挥职能优势推动创文纵深开展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坪山监管局执法人员在坑梓市场检查。执法人员到第一幼教集团第七分园检查。执法人员整治乱摆卖。改造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