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倚梧桐山,眺望盐田港的盐田区云海学校。
2017年4月,深圳市盐田区印发《盐田区教育品质提升行动计划(2017—2019年)》,盐田教育进入品质快速提升的新阶段。就在这一年,背倚梧桐山,眺望盐田港的盐田区云海学校正式成立。这所以“科技创新”为特色,科技创新教育为引领的智慧学校,同样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为打造特色鲜明的深圳东部优质品牌学校而来。
为助力打造教育的“盐田质量”,成为探索科技创新教育的智慧校,办学两年来,云海学校秉承“教育成就人生幸福”的办学理念,以“高标准、强特色、推改革”为总体要求,在文化创建、课程建构及师资配备方面进行高标准配置,铸造学生幸福人生。
行幸福教育成幸福之人
“梧桐山下,盐田港畔,大校始兴,其名云海。”走进校园,“云海学校幸福教育铭”值得驻足品读。建校之初,在首任校长温克强的引领下,云海学校就以“云海学校幸福教育铭”的方式明确了建校宗旨,即以“幸福”名之,立幸福之心,赋幸福之能,成幸福之人。
作为盐田区第一所现代化、高起点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云海学校努力践行盐田教育“有人性、有温度、有故事、有美感”的新样态理念,在基础课程之外,根植盐田文化,整合教育力量,开发德育校本课程,优化育人效果。
在这样的理念下,云海学校通过“幸福”课程体系及新样态教育体系建设,紧紧围绕温克强校长提出的五个“学会”,即: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新,立足“让世界因我而更美丽”的校训,让师生和谐发展,让学校可持续发展,将学校建成一所幸福型、学习型、数字化、国际化特质的现代化未来学校。
幸福教育成果初现
作为一所诞生于盐田区推动教育品质提升过程中的新学校,云海学校从一开始就以高标准建设成就发展的高起点。建校两年来,从顶层设计到师资队伍,从课程开发到空间再造,该校经历了飞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教风如云、学风如海良好局面,教育成果初现。
两年来,云海学校构建了以教师共同体为活动形式的“未来教育研究中心”以及下属的教师戏剧、思维品质、语言素养和STEM跨学科学习等四个研究所,开发完成了国学中心、STEM教室、科创工坊等工具课程、学科课程共20多门。学校物联网设备实施配备到位,STEM课程体系构建完成,成功承办“新样态学校建设专场展示活动”,并呈现云海开展教育戏剧、高阶思维课堂的阶段性成果。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8年2月至2019年11月,该校科创老师近30人次参加了广东省教育学会、香港中文大学创业研究中心、深圳市教科院和盐田区教科院组织的STEM师资岗前培训、PBL交流展示活动、人工智能教师培训、科创与项目式学习等相关的培训,为学校创新教育提供了深厚保障。近日,该校龙西仔老师在全国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办学仅两年,该校就成为中国教科院“未来教育联盟实验校”、“STEM教育2029计划领航校”。此外,该校被评为“年度最具未来特色学校”,被教育部授予“校本课程实验校”称号。该校校长温克强、副校长曾焕、副校长王维松先后在江西南昌中国教育管理学学术年会、重庆第五届中国未来学校大会和山西运城全国新样态论坛分享学校建设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该校以“科技创新”为特色,与华大基因开展教育合作,开设的云海一百社团课程逐渐得到完善,就在12月10日,云海学校还被深圳市政府评为“深圳市创意文化示范学校”,科创教育再受认可。在创新教育方面,学生研发了一系列的科创作品,如云海学校午餐午托管理机器人。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这个午餐选餐系统还将投入使用。
除此之外,云海师生也在创客教育、CBA课堂等方面收获诸国家级、省市区级多奖项。在盐田区2019年第二十一届科技节荣获第一名;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的2019年教育装备展中,“云海智造”成为闪亮的学校名片,获得深圳市2018年创客机器人项目一等奖、深圳市2019年电脑机器人一等奖等;学生分别获得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智能创新大赛全国三等奖、广东省一等奖。
幸福课程体系奠基幸福教育
短短两年时间,云海学校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又有什么样的制胜法宝呢?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该校高起点规划幸福课程体系,为成就孩子的人生幸福奠基。
为打造一所“智趣并重、思维奔流”的未来学校,该校形成由三大课程分类、四大课程目标、四大课程序列构成的“幸福教育”课程体系结构。
该校课程体系,横向按深圳提出的新型课程体系课程分类进行划分,分为基础课程、拓展课程与特色课程;纵向结构依据学校学生发展目标与课程目标,构建四大课程序列,分别为完整思维课程序列、从容品格课程序列、美好情感课程序列、创新实践课程序列,涵盖了为实现幸福生活所必备的素养。
“幸福生活是创新的”,云海学校培养学生创新的实践素养,注重学生主动创造,在课程与生活中放飞想象、大胆创造,能以科学的路径将创新的想法变为创造性的实践。
在育人过程中,云海学校开创了特色“CBA科技创新”课程。该课程在满足国家课标要求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的实践素养。“科技创新”课程学习过程强调复杂性、完整性与自主性,学生通过明确项目目标、制定项目计划、实施计划、评价总结四个阶段,最终完成问题解决。整个过程,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升。
在完善的课程体系之外,培养一支契合云海教育发展理念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对助力学生成长同样至关重要。
在教师发展方面,云海学校副校长曾焕认为,营造良好的研修氛围,对教师的发展可以发挥出极大的促进作用。目前,该校“融入云海”师训课程涵盖了入职教师、骨干教师和资深教师不同程度的发展需求,该校以系列化、层递性为特征的教师培训体系也借此逐渐形成。该校以“云海书社”为代表的教师学习共同体,有效地组织了一批青年教师通过读书、定期交流分享的形式开展活动,培养大家的研修热情。此外,该校还通过加强专题研修、加强梯队培养、个人研修与集体研修相结合、加强新教师培训等方式,在培养好老师上下足功夫。
校长、副校长、名骨干教师带头做课题。建校两年多,目前该校是教育部全规办课题实验校,拥有省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7项,区级课题4项,校级课题12项,已经通过科研引领,让学校发展换入“快车道”。
“一中心四研究所”聚合了教育戏剧、思维研究、语言素养和STEM跨学科学习等领域的专家大咖、行政管理团队和学校的教研骨干力量。通过线上文献、研究成果分享、操作模式提炼,线下的专题研讨、实施执行和评价等方式,有效地引领了学校发展方向。温克强校长自豪地透露说,云海研究生比例超过了40%,这是学校得以快速发展的一个基石。
家校共育成就孩子幸福人生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这是温克强校长对教育本质的理解。面向未来,越来越多教育者意识到,育人从来都不只是学校的事情。培养幸福之人,少不了家长的参与。
走进云海学校教室,会发现每个教室后排都有“家长听课专座”。“只要家长预约,就可以到教室听课”,王维松副校长介绍,本学期,该校继续加强家长学校建设,继续在各班设立家长听课专座,让家长走进课堂,了解孩子上课情况。“家长听课成为常态,有效地促进了课堂品质的提升”。
此外,云海学校在家校共育方面也做出了许多具体措施,促进家校共育机制完善。该校家长公益讲师团数次开课,云海幸福家庭亲子秀、“家校杯”羽毛球赛、篮球赛,“环云海马拉松”等成为云海家校共育的品牌。学校还对家长义工进行专业培训,一学期内,该校家长义工参与校园服务总次数达万余人次。
统筹/文/图:伍曼娜 曾焕
制版:柴华 王娟娟 刘畅
新闻推荐
社工可申请人才房,享受完整职业发展体系 盐田:为社会工作赋能 让梦想照进现实
盐田为国内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建设路径提供了先行经验与方法。鲁力摄“已经申请了人才房,现在就等着拿钥匙了。”近些天来,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