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垃圾中转站加大消毒消杀频次。
深圳垃圾焚烧厂实施全封闭管理。
凌晨4点半,环卫工人佩戴好口罩和手套,开始清扫工作。
环卫工人对下水道进行喷洒消毒。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人们居家预防,全市环卫工人勇做“逆行者”,奋战在防疫一线,为深圳筑起了一道“橙色防线”。据统计,春节期间,深圳出动环卫工人8万余人次。
为最大程度确保一线环卫工人的作业安全,全面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环境卫生保障工作,市、区城管部门提早部署,按照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紧急印发的《环卫行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预防性消毒工作指引》等文件,购置防护物资配发给每一名环卫工人,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近期,各环卫企业的储备物资日渐短缺且自筹难度较大,深圳城管部门呼吁社会各界向环卫工人捐赠防护物资,一起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
上下班都要测量体温
为每一位环卫工人配备防疫物资
“36.3℃,体温正常,下班再来测一次,回家要用酒精把衣服消一遍毒。”
凌晨4点半,在福田区八卦岭的环卫工具房,福田区某清洁公司的工作人员按照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的要求叮嘱每一个环卫工人。
福田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环卫部副部长程威说,在空气流通的地方扫马路的环卫工人每天每人两个口罩,在相对密闭的垃圾转运站等地方工作的环卫工人每人每天三到四个口罩。
据统计,1月24日至2月12日,全市共出动环卫工人832313人次,环卫作业车辆79745台次,全力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确保不留盲区,不留死角,减少病毒滋生和传播。
为努力保障环卫工人生命和健康安全,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要求,要切实保障防疫物资,督促一线作业人员作业时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装备,勤洗手、勤消毒,并做好其健康监测工作。建立环卫工人每日健康检查制度。
确保不留盲区和死角
增加中转站、垃圾桶消毒频次
“我们增加了中转站的消毒频次,以前一天两次,现在几乎每隔两小时就进行一次消毒。”在前海公园垃圾转运站,环卫工人邱秀林穿着白色的防护服,背着50多斤重的消杀设备正在对转运站进行消杀作业,干起活来很利索。据了解,疫情发生后,邱师傅每天对中转站定时消毒灭菌。
清晨6点,在南山区中心路路段,环卫工人文秀容说,疫情发生后,除了正常的路面清扫保洁外,她还要把果皮箱、玻璃钢塑料垃圾桶用消毒水抹一遍。下午换班后,她的同事还会再消一遍毒。
根据防控疫情的需要,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要求,垃圾收集点要随满随清,每日对垃圾桶点及周边环境、清运车辆和垃圾转运站进行消毒,特别是转运站和转运车辆等收运工具,每次作业后必须冲洗干净并消毒,公共厕所保洁员每天要对公厕全面冲洗,对蹲位、水阀、门把手等位置进行擦拭或湿拖,并消毒。
垃圾焚烧厂实施全封闭管理
守好卫生防疫“最后一道防线”
“请入厂垃圾车辆驾驶人员先下车测量体温,将车辆停放在指定位置,我们将对车辆进行全面消毒……”这一幕发生在深圳南山能源生态园的现场。
据了解,目前,南山、盐田、宝安、龙岗4座能源生态园实施全封闭管理,厂内不外出、外人不进入。南山能源生态园运行总监姚建兵介绍,鉴于疫情发生后垃圾可能存在的潜在危险性,所有生活垃圾通过密闭运输进入卸料平台卸料,高温焚烧,保证病菌不外泄。目前厂区的卸料平台、垃圾池每天进行两次消毒。焚烧炉24小时运转不停休。
为守好深圳卫生防疫“最后一道防线”,日前,深圳市环境卫生管理处联合DJI大疆农业迅速开展了空中战疫行动,对深圳4座餐厨垃圾处理厂、盐田焚烧厂、下坪环境园、废物处置中心进行消杀。据统计,从春节到2月12日,深圳共收运处理生活垃圾154840.26吨、餐厨垃圾8231吨,生活垃圾已实现日产日清,全量焚烧,这对疫情的防控无疑起到重要作用。
新闻推荐
不畏疫情 全市环卫工人呵护城市洁净 城管部门协调防疫物资,为环卫工人做好防护
环卫工人对垃圾转运设施进行消毒。南山能源生态园封闭管理,运转正常,保障垃圾及时处理。保洁人员擦洗公厕洗手台,提供干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