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潘文婷)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让各行各业都面临着或大或小的困境。疫情期间的复工复产,也成为了大部分中小型企业不得不回答的全新考题。但仍有一些企业逆势上涨保持着平稳的发展态势。2月21日,市派驻街道指导服务组组长曹宇率吉华街道相关部门一行来到辖区恒信科技集团指导复工复产工作,记者随同采访时获悉,该集团在抗疫期间同比增长了30%的海外订单。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很多企业的计划,其中也包括龙岗区吉华街道的恒信科技集团。
恒信科技集团董事长姚继德告诉深圳商报记者,因为恒信的产品主要是以国际市场为主,大部分的订单也是来自海外。在疫情暴发之前,正逢中国的春节来临,考虑到国内大部分厂家会停业过节,因此恒信在节前要求厂家加班加点。“我们的海外客户知道中国每年的春节所有企业都是放假的,所以根据往年的经验,我们必须要存足够用的产品。”姚继德表示,如果不出意外,年前所生产的产品量是完全足够供应春节这段“真空期”的。
“当时快要过节的时候我还在国外,期间也陆陆续续了解到国内的疫情情况。但等到年初二的时候我已经感觉不对劲了,所以就赶紧召集了我们的团队进行电话会议来商讨此次应对疫情的方法。”大年初二,姚继德了解到疫情的态势后,就从国外连夜赶回深圳。
在疫情逐步严峻的时候,因为国家针对疫情的相关政策要求,工厂企业不能按时开工,“我就赶紧联系了我们的品牌销售团队,和他们说了这次疫情可能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让他们和客户说明国内的疫情情况,向客户做好安抚和解释。”其实,姚继德最为担心的是企业工厂无法按时开工,就算把原来年前的存货全交付上,年前堆积的订单也可能无法按时供应产品,这样有可能会让企业的经济、名誉受损。
“公司当时就先让销售团队把还未供应的订单、客户的需求搜集起来,同时赶紧做好复工的准备和手续。”姚继德担忧,会不会因疫情的影响国内市场和产品受到限制封锁。因为生产恢复过程迟滞、交货时间尚难确定,较多订单也将面临延误或取消。甚至只能采取把所有的生产线压到国外进行生产的措施,以此来尽快交付订单,但这将会产生更高的交货成本,可能面临更大的损失。
当姚继德与销售团队一起和客户说明中国此次疫情的情况时,姚继德心里也做了最坏的打算。“当时和客户解释了很多,包括针对此次疫情做出的相应措施、未来供应的计划,都一一作出了说明,海外客户给到的反馈都是对中国的疫情防控是充满信心的。”姚继德说,因为在这次疫情当中,客户看到了中国举全国之力防控疫情,他们更看到了中国政府所做出的努力,他们对恒信充分认可,“所以他们在原来的订单上也"加码"了。今年我们的订单不降反升,产量同比增加了30%。”
新闻推荐
晶报讯(记者谢丽雯)王海波是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支队龙岗大队的一名执法人员,也是龙岗大队横岗中队的负责人。作为基层执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