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记者沈婷婷通讯员赵丙帅
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多名深圳大学医学部学子积极主动申请支援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他们在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承担起“危险系数最高”的工作——在发热门诊进行咽拭子采样。截至发稿,他们仍然在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坚持工作。
一线采集咽拭子
随着疫情蔓延,南山区人民医院感染科及发热门诊紧缺人手并向全院科室抽调人员支援。大年初二下夜班后,深圳大学2016级临床医学研究生赵志敏看到科室主任发出成立抗击疫情先锋队的通知,他主动报名成为其中一员。
作为耳鼻喉科医生,赵志敏成为发热门诊采集咽拭子检查室的一员。这一看似简单的操作却是在新冠肺炎患者诊疗过程中风险较高的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张嘴、咳嗽、呕吐的动作都有可能有携带病毒的气溶胶喷出,因此需要采取最严密的防护。
身着全副武装防护服的赵志敏感受是:呼吸费力及闷热,需要不断地调整呼吸以达舒适状态;口罩会使得鼻梁及耳廓上缘的持续压痛;以及较长时间的禁食禁水。
此后,赵志敏又进入社区,为南山区的湖北籍返深居家隔离人员进行采样工作。从联系社区工作人员、与居家隔离人员进行交接,到拖着沉重的采样物资、穿着严密的防护服行走,再到进入居民家里采样……一环紧扣一环。虽然社区采样会遇上更多的困难,但赵志敏认为自己的工作意义重大——通过努力开展采样工作能够更早地发现社区中的患者,及时地为社区防控“排雷”。
取消回家安排
深圳大学2013级临床医学本科生、2018级临床医学研究生陈金连大年初一在南山区人民医院值完班,本打算回家。但在收拾行李时,她看见主任通知取消假期的消息,陈金连就主动申请回科里支援,加入了采样组。从新人接受专业培训到正式上岗再到后来给新支援的医生培训,陈金连经历了很多——为节省防护服,每人排班7至8小时,期间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发热门诊采样量大,穿着防护服值完班下来已是十分疲惫;时而接到紧急任务,忙到凌晨已成为常态……
陈金连表示:“我是一名感染专业的住培医生,不久后我将撕掉医学生的标签成为一名正式的医生,我所能确定的是,当主任问我能否胜任采样的工作时,我的回答是‘我可以!’”
新闻推荐
南山区各环节紧密衔接,多措并举战疫情 各街道创新出招精准防控
▲粤桂社区“党员示范岗”把好防疫“第一关”。受访单位供图深圳晚报讯(记者马琳洁曾贤平)当前,疫情防控面临防输入、防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