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吉 通讯员 庞翠琼)“出现疫情后,我们在电视上看到一线的医护人员护目镜上起了雾,严重影响工作。当时我们就在想,作为科研人员,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南科大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孙大陟急医护人员之急,带领团队紧急研发,只用了3天就研发出可以防止护目镜起雾的酒精湿巾和喷剂。2月26日,60万片防雾酒精湿巾和2万瓶防雾酒精喷剂从南科大出发,火速驰援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主战场湖北省。
此次捐赠的防雾新材料由孙大陟和南科大首届本科毕业生张至共同发起创立的深圳南科新材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孙大陟课题组学生创业团队共同紧急研发赶制。据介绍,这款消毒湿巾引入了此前团队自主研发的安全无毒纳米亲水材料,提升了湿巾擦拭护目镜的去雾效果和防雾持久性。用研发的湿巾擦拭后,能在镜片等表面形成一层持久的透明亲水保护膜。这层保护膜会降低水滴表面张力,使小水滴形成水膜,大大降低光线被散射的可能性,可保证至少24小时的防雾效果。同时,团队在湿巾采用了75%酒精作为溶剂成分,将自主研发的高效防雾配方成分合理分散在其中,对细菌病毒的有机结构有极强的破坏作用,使之可以有效灭活病毒、细菌等。目前,产品已通过SGS安全测试,证实无毒、无刺激性。
此前,孙大陟团队首批研制出的护目镜防雾酒精湿巾产品已捐赠给南科大第二附属医院(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一线医护工作人员使用后反馈,该湿巾效果非常好。随后,孙大陟团队结合抗疫一线的实际需求情况,又在湿巾产品的基础上,研发出喷剂产品。
为了支持团队的创新,南科大协调学校相关部门,在疫情防控期间,为公司研究人员特批使用相关实验室和相关设备,协调原料物资,推动防雾湿巾迅速研发和量化生产。产品研发出来以后,按照深圳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批量生产、全力支持湖北武汉疫情一线的指示精神,在市防控指挥部的指导支持下,市卫健委和坪山区委区政府协调了相关企业帮助生产。为了尽快生产出第一批产品,孙大陟和张至几乎3天无眠,赶制出了第一批护目镜防雾酒精湿巾产品。目前,孙大陟和张至带领的生产团队也在逐渐扩大,并转移到了更大的场地,现在产能达到每天6万片。
孙大陟表示,该产品有自主知识产权,可以广泛应用在医护人员的日常工作中。在得知他们的研发成果后,很多医院都表达了需求。团队将先保障抗疫一线的供应,此后也将对产品不断改进,力争为医护人员保驾护航。此外,针对眼镜、玻璃、车窗等不同材料,该研究成果也可以延伸出很多应用场景,团队今后将进行细分化的开发。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南科大充分发挥新时代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和科研优势,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南科大校长陈十一表示,除了孙大陟团队研制的防雾消毒材料,南科大在抗疫科研攻关和科普方面还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南科大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程鑫教授带领团队研发桌面型高效灭菌消毒设备;未来网络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牵头研发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示踪与预警系统;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教授邓巍巍第一时间发表气溶胶科普文章,引起极大关注。下一步,南科大将继续加紧科研攻关,把更多自主研发的科技成果送到防疫一线。
新闻推荐
在坪山区震雄工业园的生产车间,工人们佩戴口罩工作,正在装配注塑机。目前,该园已有大批员工陆续到岗。南方日报记者朱洪波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