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在深圳有100条生产线,在长沙有30条生产线,目前口罩日产量达到500万只。比亚迪供图
深圳晚报记者 李其聪 通讯员 张枫
位于深圳龙岗区的比亚迪宝龙工业园,是一个拥有完备、先进智造产线的现代化厂区,一天可生产50万台高端手机。但一个多月以前,这里却建起了一个与电子产品生产不相干的特殊车间,上百个工人每天两班倒、机器24小时昼夜不停,压痕、超声波缝合、切片、密封包装……3月12日,深晚记者在现场看到,百台口罩机不停地运转,工作人员穿着统一的洁净服进行机器维护、产品监测和包装等。
“作为中国制造业的一个代表,我们应该站出来,动用一切力量援产口罩。”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如是说。据悉,比亚迪于2月8日正式宣布援产口罩、消毒凝胶。如今,其口罩产线和消毒凝胶产线均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日产能分别实现了500万只和30万瓶。
20多年前的创业场景重现
1月底,在向湖北省捐赠1000万元现金,为抗疫前线人员捐赠价值100万元防护物资的同时,比亚迪决定援产口罩、消毒凝胶,为抗疫助力。同时,比亚迪迅速组建研发团队,成立了由王传福任责任人的专项小组。泡在实验室,调设备、盯产线,成了王传福的工作日常。
王传福认为,在国家防疫任务艰巨的时期,在人民迫切需要口罩的时候,作为中国制造业的一个代表,比亚迪应该站出来,动用一切力量援产口罩。于是,王传福带队亲自盯产线,厂长、主任下场赶包装,比亚迪在创立之初时曾发生过的场景,时隔20多年后再次重现。
记者了解到,这项防疫物资援产任务,集结了比亚迪从新能源汽车到电池、电子再到轨道交通,几乎各个事业群的精锐部队。该集团12个事业部的一把手与涉及研发、设计、加工等多个工作条线的3000多位工程师,以及春节期间留守深圳的其他员工,在过去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克服重重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惊人的“比亚迪速度”。据悉,他们用3天时间画出了400多张设备图纸,7天时间完成了口罩机生产设备的研发制造。而在市面上,造一台口罩机,快则要15天,慢则要30天。
一天造出十几台口罩机
如何在短时间内完成跨界产品的产线布局并快速实现量产?比亚迪总裁办主任李巍表示,“这个主要源于比亚迪的技术资源。”和其他所有产品一样,口罩的生产离不开产线和原材料,而口罩产线需要洁净房和设备。对于前者,比亚迪有现成的手机组装生产车间,只对净化等级做提升就可直接用作生产口罩的净化室,但由于春节期间市场买不到设备,而订购交货周期又太长,一度成了瓶颈。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比亚迪完成了一系列“硬核”操作——自己造口罩机,一天能造出十几台。“一条口罩机的生产线,各种齿轮、链条、滚轴、滚轮大概需要1300个零部件,其中90%都是比亚迪的自制件。”李巍介绍。
比亚迪从成立之初,就组建了一支专业的装备研发和制造团队,一直从事电子、电池、新能源汽车等复杂生产线及设备的自主研发制造,整个集团有几万个加工中心,更有各种各样的磨床、模具等高精设备。强大的硬件条件和专业技术人员储备,让比亚迪在过去多年形成了开展大批量精密制造的能力和丰富经验。
“以比亚迪电子业务为例,我们做的高端手机对质量、防水性等各方面要求非常高,对相应的模具、自动化设备、制造工艺等的要求也非常高。也就是说,我们其实是用加工高端精密产品的设备去加工口罩机的,做出来的精度、质量各方面都远高于口罩的要求。”比亚迪品质处总经理赵俭平说。
据比亚迪内部透露,在一次性医用口罩方面,比亚迪在深圳有100条生产线,在长沙有30条生产线,目前已达到每天500万只口罩的产能,相当于之前全国产能的四分之一,比亚迪也成了全球最大日产量的口罩厂。
生产线最高可增至200条
“国家有需要,比亚迪就应该冲到最前面去。”李巍告诉深晚记者,作为中国先进制造业的代表,这时候更要担起社会责任。除了跨界援产口罩、消毒凝胶,此前,比亚迪一直在向抗疫一线捐款捐物、联合合作伙伴为抗疫提供保障。
截至3月10日,比亚迪已累计向湖北及其他受疫情影响地区中参与及支援抗疫工作的96家单位和公益组织,捐赠口罩超过500万只。目前,仍有超过100万件防疫物资正准备前往受疫情影响区域。
李巍介绍,针对一次性医用口罩,比亚迪后续规划一共能增加到200条生产线,每条产线的日产能是4万到5万只口罩。预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生产的口罩每天将以30万只至50万只的速度进行增加。
新闻推荐
深圳晚报讯(记者李其聪通讯员靳银凤唐永国)3月9日,深晚记者从龙岗区住建局了解到,该局发布了《龙岗区住房和建设局关于公租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