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人类的重要蛋白质来源、世界第二大养殖鱼类——罗非鱼发生了疫情。一种新的RNA病毒感染了全球三大洲的养殖场。这种病目前无药可医,也没有疫苗。
罗非鱼是全球第二大商业鱼类(第一大是鲤鱼)。2018年,全球罗非鱼产量达到了630万吨,相当于一亿成年人的体重之和。全世界120个国家都参与养殖罗非鱼,其中产量最大的就是我国。
大约在10年前,以色列的罗非鱼开始大批神秘死亡。这些罗非鱼皮肤溃烂,内脏出血,被感染的罗非鱼看起来有点像被人暴揍后的鲤鱼王。2014年,研究者终于找到了这种神秘传染病的罪魁祸首,原来这是一种病毒,后来它被命名为罗湖病毒(TiLV),这种病毒导致的病被叫做罗湖病。罗湖病毒是一种全新的RNA病毒,它除了和丙型流感病毒有微弱的亲缘关系外,和其他已知病毒并不相关。
罗湖病的感染性极强,可以感染常见的商业罗非鱼品种和一些野生罗非鱼(罗湖病并不感染人类),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90%,而且无药无疫苗。更可怕的是,大概5年前,罗湖病毒开始在全球的罗非鱼养殖场蔓延。在罗非鱼主要养殖地的亚洲、非洲和美洲都相继爆发了罗湖病疫情,其中包括以色列、厄瓜多尔、墨西哥、泰国、印尼、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和中国台湾。2018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发布了一项罗湖鱼病毒评估报告,报告称中国的风险“很高”,并建议中国限制进口罗非鱼以保护本国产业。
基因变异有望战胜致命病毒
研究人员正在与爱丁堡大学罗斯林研究所合作,培育能够抵抗这种病毒的尼罗河罗非鱼。2018年在马来西亚世界鱼塘的爆发帮助他们识别有希望的基因变异。总的来说,这个池塘包含了1821条单独标记的罗非鱼,属于124组同胞。每一组都有不同的双亲。近40%的鱼死亡;这足以让研究人员挑选出那些兄弟姐妹的存活率最高的。
研究人员还发现,体型较大且更有价值的鱼和体型较小的鱼一样有可能抵抗这种疾病。尽管如此,要让耐药的罗非鱼进入世界的池塘可能需要数年时间。
文字整理:蒋林图片来源于网络
新闻推荐
东湖立交工程A匝道今晚通车 可实现由丹平快速路南行通往布心路主路快速通行
▲东湖立交工程示意图。深圳晚报讯(记者董玉含)3月14日,记者从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建设中心获悉,东湖立交工程A匝道将于今晚9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