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特区报记者 庄瑞玉
近日,在罗湖区北斗小学附近的罗湖疫情期间人员临时安置点,来自湖北孝感的曲先生在民政工作人员的介绍下,重新踏上了工作岗位——到坪山区当一名保安,他接近一个半月的流浪生活终于画上句号。
为了不让一个群众因为疫情“流落街头”,深圳市民政部门全力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全面落实救助安置措施,为那些回不了家的人找到庇护的“港湾”,确保对流浪人员应收尽收、应救尽救、应帮尽帮。截至3月19日,累计救助各类临时困难群众1815人次。
“晚上11点多,我们工作人员就会出去火车站、汽车站、街区公园、桥洞等重点区域巡查,看看有没有需要救助的人员。”罗湖区民政局工作人员张先生告诉记者。
“帮人帮到底,很多人是因为疫情暂时找不到工作才遇到困难的,对于有工作意愿的,我们帮忙牵线搭桥。”张先生介绍,光北斗小学附近这个临时安置点,就已经为20多位临时救助人员成功介绍了工作。
记者了解到,深圳市民政局迅速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战时指挥体系,健全应急救助网络。目前深圳市已形成了由市、区3个救助管理站,各区(新区)共46个临时庇护点组成,涵盖市、区、街道三级的应急救助网络。
新闻推荐
谁是坪山图书馆最亮眼的“拼图”,是他是她,还是你?坪山图书馆将迎来一周岁生日,举办多场线上活动与读者互动
坪山图书馆将迎来一周岁生日,举办多场线上活动与读者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