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区建筑工务署召开2020年第一次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会议。
随着疫情逐渐退去,生产生活逐步回归正轨,新基建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强力“发动机”。正值2020年深圳市重大项目建设攻关年的当口,站在“新基建”带来的“新风口”,福田区建筑工务署在福田区委区政府的带领下,在逆势中赢先“机”,承担了区委区政府大量的投资任务。相较往年,福田区建筑工务署2020年负责建设的政府投资项目共计90个,计划完成投资任务27亿元,为近年最高,年投资任务同比增长了50%。为高质量完成各项投资建设任务,该署于5月28日召开了2020年第一次工程项目管理会议,会议对今年3-4月在建工地外部专业机构安全质量巡查结果进行了通报,并就开启工程项目智慧建造提出具体部署,全面发力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政府工程。区建筑工务署领导班子,各建设项目代建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设计单位法人代表等出席会议。
晶报记者 刘宇斌 冯燕 通讯员 徐牡丹/文、图
以制度保质量 全面提高安全质量管理水平
具有国际水准的政府工程建设离不开高质量的项目管理。面对2020深圳市重大项目建设攻关年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和任务压力,福田区建工署从制度建设出发,按照打造国际建造、快速建造、智慧建造、绿色建造的整体思路推行精益建造模式,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政府工程提供有力保障。
会上,区建工署首发的其精心制作的《工程项目管理制度汇编》动画视频让制度通俗易懂。动画内容包括参建单位法人篇、项目策划篇、项目设计篇等10大篇章,详细讲述了包括法人参会制度、项目策划书审查办法等多项参建单位工程项目管理制度。而与之配套的还有福田区建筑工务署《工程项目管理制度汇编》,全面整合记录了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各类管理制度和办法。
“制度建设和精益管控相辅相成,制度建设为精益管控提供了支撑,精益管控又为制度优化提供了养料和养分。”福田区建工署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福田区工程管理制度体系当中,参建单位项目管控的优劣直接与项目合同、项目结算及后续政府投资项目参与机会挂钩,通过安全、质量问题台账建立等方式,与合同违约、履约评价、红黑榜等方式联动,按照严管重罚、鼓励先进的思路,最终将形成一个完善的管理闭环,为福田未来建设一个高质量、高标准的供应商库夯实基础,全面提高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的综合管理水平。
以巡查促落实 疫情期间“两手抓”不松懈
对于工程项目的管理,福田区建工署从未松懈。自2019年起,福田就建立起了外部专业机构巡查评估体系,一月一巡查,一月一通报,不断压实参建单位的主体责任,夯实项目质量和安全的基础。
即使在疫情期间,该项工作也从未停步。该署先后出台了《建设工程项目疫情防控和复工指引》《工程项目疫情防控方案审查办法》等管控制度,重点对项目疫情防控、复工安全生产、施工组织、技术管理、应急管理等内容把关,开展现场核查。今年3月,该署还专门将防疫考核纳入质量、安全巡查评估当中,以巡查促落实,全面强化各有关单位防控意识、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
以智慧谋发展 福田开启智慧建造“新时代”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福田区建工署积极响应全市新基建项目建设号召,以智为擎,着手搭建基于BIM技术的政府工程建设智慧管控平台(以下简称“智慧平台”),推广智慧工地建设,高质量推动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构建起适应智能经济和智慧城市发展需求的“新基建”体系,开启政府投资项目智慧建造元年。
智慧平台将深度融合BIM、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采集政府工程建设关键数据,实现政府工程建设的智慧管控。基于智慧平台建设,福田区建工署将打造一批“新基建+”示范项目。以智慧校园建设为例,福田区建工署将以福龙学校(莲塘尾学校)为突破口,开展一体化智慧校园建设试点。整合校内不同应用系统,建立统一的资源共享和应用平台,建设在线教学、混合式教学、沉浸式教学等多种类型教室,满足智慧型教学环境等共性化需求及不同教学模式等个性化需求。
新闻推荐
(记者刘娥)在深圳市福田区云推介大会发布2020年“1+9+N”产业政策后,福田区科技创新局推出“创新福田,湾区引擎”——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