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科学馆天台分享拍摄到的日食照片。
市民亲子观看日食。
(记者 刘娥 文/图)X光片、小孔成像、双手观测、树叶观测……昨日,本世纪最壮观的“日环食”天文大戏拉开帷幕。为了观测到这难得一见的天象,市民用各式花样方法拍摄,甚至还有中学生发明了“贴片式手机日食滤镜”。一时间,市民朋友圈掀起“日环食”摄影大赛。
据天文专家介绍,本次日环食是21世纪以来食分最大的一次,同时也是8年来我国观测条件最好的一次,这样的日环食也被称为“金边日食”。2020年6月21日夏至日作为“最长白天”,恰逢“金边日食”,并且在中国全境可见,可以说是“百年一遇”的天文奇观。就深圳而言,本次日环食见到的是偏食,但是食分依然可以达到0.90,观赏效果相当不错。此次深圳见食时刻是:初亏14:36:26,食甚16:07:52,复圆17:24:07。
昨日下午,市民纷纷分享了这次“手边的天象”,一场“日环食”摄影大赛在朋友圈刷屏。在深圳科学馆天台,数十人戴着专业观测眼镜共同观看了这一天象奇观。
“没有专业观测眼镜,X光片也能行!”在南山区科苑学里天台,多位居民拿出家里的X光片观测日食天象。
还有深圳学子用硬核发明,晒出了手机拍摄的日食图像。作为资深天文爱好者,第二实验学校学子陈俊宇发明了“贴片式手机日食滤镜”观看日环食。
新闻推荐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罗立兰)进入6月,南山有两家企业接连上市。记者在南山区采访时获得的信息,截至目前,南山已经累计培育出164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