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福田的岗厦北交通枢纽正在建设中。工地四周围挡,喷淋系统正持续降尘。南方日报记者鲁力摄
下穿深南大道、四线交会,位于福田中心区的岗厦北交通枢纽正在热火朝天建设中。在工地四周围挡上方,一圈围挡喷淋系统正持续不断地工作,利用水雾为施工场地降尘,防止灰尘大规模蔓延至城市建成区,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
“安装围挡喷淋系统是福田区落实工地"7个100%",做好相关防尘措施,营造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方式。”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福田管理局局长杨军介绍。
高楼林立、车水马龙是一座繁华城市的常态,深圳福田作为经济特区的中心城区,坐拥繁华的背后,生态文明是它最亮的底色。
今年上半年,福田区用心用力用情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数据显示,2020年1-5月福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同比去年再次得到了提高。在近日召开的深圳市2019年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现场评审会中,福田区在深圳各区中荣获第一名。
●南方日报记者陈熊海
严格执法震慑环境违法行为
在岗厦北交通枢纽工地,围挡喷淋系统、雾炮机、防尘网、电动自卸车、(总悬浮颗粒物)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系统、车辆自动冲洗系统等共同构成了一张防尘“大网”。
“雾炮机喷射距离最远50米,具有俯仰旋转角度广、覆盖面积较大、雾化效果良好等特点,让易起尘的施工作业面表面湿润,防止起尘。而车辆自动冲洗系统能够对运输车辆前后轮同时进行冲洗,车身、车轮、底盘必须冲洗干净后方能上路。”杨军这样介绍。
为保证工地扬尘不对城市居民生活带来影响,福田区推动工地“7个100%”措施——即工地100%施工围挡及外架100%全封闭,出入口及车行道100%硬底化,出入口100%安装冲洗设施,易起尘作业面100%湿法施工,裸露土及易起尘物料100%覆盖,出入口100%安装TSP(总悬浮颗粒物)在线监测设备。
除了在工地之外推动各项防尘措施外,福田区还通过各项措施持续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政府主管部门,数据显示,2020年至今,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福田管理局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立案160余宗,实施查封扣押4宗,以高压的执法态势震慑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精细化管理方面,该局每周开展一次“利剑四号”行动,对入河、入管两类排污口开展“查、测、溯、治”溯源执法。推进“降尘”“减排”“削峰”攻坚行动,针对工地扬尘、餐饮油烟、汽修、印刷等主要大气污染源开展集中整治。指导建筑工地从控制噪声源、保护被传播者和切断传播途径“三大要素”着手,降低施工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搭建与产废企业、医疗机构的交流平台,保障辖区危险废物100%集中处置,疫情期间医疗废物实现“日产日清”。
在空气质量方面,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福田管理局对辖区环境质量进行动态分析。4—5月,因大气污染物扩散条件不利,福田区启动了4次应急减排联动,联合区住建局、各街道办累计检查工地530家次,整改155家次,检查印刷企业10家次;监测非道移动机械23台次,并组织汽修企业、印刷企业等排放挥发性有机物企业实施错峰生产。
福田区各项环境指标亮眼
采取系列环境保护措施有着明显效果,今年1-5月,福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同比去年再次得到了提高。
在空气环境质量方面,2020年1-5月,福田区空气优良率为98.6%,同比改善0.6个百分点,在深圳并列第2名。PM2.5平均浓度21.7微克/立方米,同比降低10个百分点。臭氧浓度11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9个百分点。
在水环境质量方面,深圳河、新洲河、福田河、皇岗河、小沙河、凤塘河等六条河流水质全部达标,其中福田河1-5月平均污染指数同比去年下降超过60%,深圳河口水质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为1982年有监测数据以来的最好水平。
在噪声污染方面,1-5月,福田区各类功能区声环境达标率同比去年至少持平或有所提升。环境噪声信访投诉量在去年下降了19.35%的前提下同比再下降了7.86%。
6月12日,深圳市生态文明建设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召开深圳市2019年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现场评审会,深圳11个区(新区、合作区)、18个市直部门和12家重点企业依次汇报2019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实绩情况,并接受由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环保专家、环保组织代表、居民代表共50人组成的评审团的现场评审。最终,福田区以93.5分的优异成绩在各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实绩评审中荣获第一名。
杨军表示,2020年是污染防治攻坚决战年,该局将全力攻坚“治水”“治气”“治废”“治污”各项工作,从生态文明建设到污染防治攻坚、治污保洁、污染减排等具体工作制定了一套组合方案,精准地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分工以及时间节点,为福田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总目标和具体工作指引。
■链接
工地“7个100%”及相关防尘措施
施工围挡及外架100%全封闭:按照深圳建设工程施工围挡改造提升的工作要求和标准设围挡,做到连续、坚固、稳定、整洁、美观。工地外脚手架须按规定安装密目式安全网进行密实封闭。
出入口及车行道100%硬底化:工地出入口、主要场地、道路、材料加工区须按规定进行硬底化,并定期对路面进行冲洗,保持路面干净整洁。
出入口100%安装冲洗设施:工地出入口须按规定配备车辆自动冲洗设备和沉淀过滤设施,保证出工地的车身、车轮、底盘冲洗干净后方能上路。
易起尘作业面100%湿法施工:工地内干燥易起尘的施工作业面须洒水维持表面湿润。施工现场主要道路、围挡和其他易产生扬尘污染的部位须安装固定喷雾、喷淋装置。拆除工程、基础施工及土方作业工地须每1000平方米配置一台移动雾炮设施,单个雾炮机覆盖半径不小于30米。
裸露土及易起尘物料100%覆盖:裸露泥地须覆盖防尘网或进行绿化,做到边施工、边覆盖、边绿化;水泥、石膏粉、腻子粉等易起尘物料应采用专用仓库、储藏罐等形式分类存放;砂石、建筑土方等细散颗粒物料应采用防尘网进行覆盖。
出入口100%安装TSP(总悬浮颗粒物)在线监测设备:工地出入口应按规定安装TSP在线自动监测设施和视频监控系统。视频监控设备应能清晰监控车辆出场冲洗情况及运输车辆车牌号码等情况。在线监测设备应接入深圳统一监测、监管平台,实现数据实时监测、实时上传。
新闻推荐
晶报讯(记者谢丽雯)皇岗口岸临时交通接驳场站于6月24日正式启用,12条公交线路拟调整,这是晶报记者从深圳市交通运输局获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