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洲路与莲花路交汇路口,水务部门派出工作人员将排水口打开,避免大面积水浸出现。
▲商报东路第壹世界广场路段积水较深,一辆小汽车通过时水花四溅。本版图片均由深圳晚报记者 李晶川 摄
深圳晚报讯(记者 李晶川) 6月7日,深圳迎来大范围强降雨过程,市区内多处道路积水。水务部门派出数千工作人员前往积水路段处置,有效缓解了水浸情况。其中,以往极易水浸的新洲路和莲花路交汇处的十几处雨水口被全部打开,路面没有出现大面积积水,交通秩序井然。不过,新洲红荔西路口依然出现了水浸现象。为此,有专家建议尽快采取措施对新洲路排水系统进行整改,确保城市安全度汛。
现场:第壹世界广场周围出现水浸
昨日上午9时,福田中心区雨势增大,水务部门派出的工作人员赶到莲花路和新洲路交汇处。他们迅速将路口四面所有雨水口的挡板打开,清理挡板下的树枝和落叶,竖起警示牌并在每个排水口派专人值守。深晚记者在现场看到,尽管雨势持续增强,但积水很快顺着排水口进入新洲河,路面上看不到明显的积水。
不过,在靠近红荔西路的第壹世界广场门前,还是形成了长约10余米的积水路段,水深大约10厘米。深晚记者在现场看到,积水很快流到了红荔西路和新洲路口交会处,每当车辆经过,都会溅起不小的水花。私家车和电单车经过第壹世界广场门前时,大多都选择减速小心通过,个别司机则掉头回到红荔西路避开严重积水路面。
调查:新洲路面雨水为何不能顺利流入新洲河?
新洲莲花路口以往在遇到强降雨时屡屡水浸,往往导致四个方向严重堵车。不久前,深圳市市政工程咨询中心副总工程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排水领域专家、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城市给水排水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绿源环保志愿者协会“深圳民间河长”项目总顾问熊杨在接到群众反映后,专门沿新洲河从北环立交至红荔西路涵洞对排水口进行了考察,并根据现场调查情况进行了计算,发现该路段雨水排水口设计计算方法未尽准确、多条入河雨水口被封堵影响雨水及时排放、雨水口设置不尽合理影响路面雨水收集问题。
据熊杨介绍,新洲河既是梅林水库泄洪道,又是福田区下梅林片区和中心区西片区雨水排放通道。主管部门先后多次对新洲河开展治理,水质得到明显改善,但新洲路莲花路口至红荔路口是内涝渍水严重区域。新洲路与新洲河近在咫尺,为何路面雨水不能顺利流入新洲河?
在对新洲河明渠河段沿岸41个入河雨水管及路口雨水口进行了多次调查后,熊杨发现新洲河东(左)、西(右)两岸因截污而被封堵的入河雨水管共6条,经推算受堵后排水能力共减少4290升/秒,约占6条入河雨水管总排水能力的34.32%。另外,截污管道设计计算上游梅林片区最大初期雨水量2.65立方米/秒是按照《广东省暴雨径流查算图表》对应汇水面积5.2平方千米查算得出的,而有关专家认为《广东省暴雨径流查算图表》并不完全适用于市政雨水管网计算,所以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偏差。此外,路口雨水口设置也存在不合理现象,由于新洲路北环路至红荔路段东侧为地势较高的莲花山,而新洲路东侧雨水口数量不足,路口覆盖的河道箱涵顶无直通雨水口,加之两岸人行道高于机动车道,导致路面雨水不能及时排除。
专家建议:尽快优化河道截污系统
为此,熊杨建议尽快组织第三方专业机构对相关河道截污系统设计进行全面复核,尽快出台补救整改方案;排查全市各条河流沿河截污工程对雨水管(渠)封堵情况,立即恢复因截污而封堵的新洲河及其他河流入河雨水管(渠)排水口过水断面,保障防洪排涝设施顺利度汛;取消新洲路及市内其他渍水路段雨水口中防蚊防臭板,改善暴雨时雨水收集条件;适当增加新洲路渍水路段雨水口数量,采用侧边进水的联合式雨水口,同时,在新洲河涵洞范围增设由路面直入箱涵的雨水口;采取必要工程措施拦截莲花山倾泻至新洲路的山洪,建设专用排洪渠疏解洪水;重新复核新洲河水质改善工程截污管系统设计断面,对于不足部分进行必要改造。
新闻推荐
福田区120所幼儿园昨开园复课 “萌娃”分批次、分时段安全有序重返幼儿园
6月2日,福田区120所幼儿园喜迎开园复课“第一天”。深圳晚报讯(记者宋月白通讯员颜慧敏)继福田区中小学生顺利返校复课后,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