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沙小学特色课程。
晶报讯(记者 冯燕 通讯员 何静/文、图)在福田,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所有的孩子都能上优质的学校。这是2017年福田区“城中村品牌学校联盟”成立时,福田区教育局局长田洪明的愿望,3年多的时间过去了,福田教育从“率先起步”过渡到“率先均衡”,涌现了一批新品牌学校,取得了项目阶段性成果,城中村学校提质升级已打造出福田样本。
2017年2月,福田区正式启动城中村品牌学校创新行动。3年多来,福田区坚持“教育质量优先,民生幸福至上”的办学原则,大力实施城中村学校教育均衡化改革工作。
校园环境提亮。福田区加大城中村学校改造力度,对部分学校进行整体拆除,总投资达到15亿元,2019年各项资金到位。经过改扩建、修缮改造、设备投资,校园文化提亮成效显著。
特色课程提优。2019年,福田区依托城中村品牌学校创建联盟,制定《以新品牌学校建设为重点促进义务教育均优发展行动方案》,在18所联盟学校中开展“特色品牌学校”创建活动,各学校在特色课程上齐齐发力,共创建特色品牌项目38个,初步形成“校校有特色”的局面,其中创客教育课程、阅读写作课程、艺体特色课程等享誉市内外。福田小学《创意纸艺》课程、上沙小学《民俗校本课程》、下沙小学的《红树林课程》分别荣获2019年深圳市好课程。荔园教育集团众孚校区被授予“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全国象棋特色学校”荣誉称号。
师资水平提升。持续开展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流动服务示范岗活动,近百名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深入到18所城中村学校,开展听课评课、教师培养、课题研究、示范辐射等工作,促进城中村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近4年来城中村品牌学校有近100位教师在省级以上各类教学比赛中获奖,有近200位教师在市级各类教学比赛中获奖,有近100项省、市、区级课题立项。2019年,福田区赴外定点招聘高校优秀毕业生共签约529人,硕博占比92.4%,都优先安排到城中村学校,提升城中村学校师资水平。
资源整合提力。福田区教育局积极创设机制、搭建平台,开展“名校+城中村学校”结对协同发展活动,促成18所城中村学校与传统品牌学校结对帮扶。由结对校向联盟校输出教育帮扶,通过采取跟岗研修、学科帮扶、项目结对等活动形式,建立跨校教师学习共同体,推动品牌学校建设。2019年度,结对帮扶活动所有城中村学校全覆盖,进入制度化、常态化、品牌化阶段,为城中村学校后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2019年,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主办的第六届全国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中,福田区城中村学校整体提升工程获“优胜奖”(全国共6名),评审专家在鉴定报告中表示,“这样的经验值得其他特大城市学习借鉴”。
缩影
现代化新品牌学校——下沙小学
如今的城中村学校是怎样的?6月10日下午,记者来到下沙小学实地探访。崭新宏伟的新校门、景致优美的空中花园、特色满满的“红树林课程体系”、先进智能的科学课堂、优秀专业的骨干名师……无不体现着学校新面貌、新特色。
2017年学校被评为深圳市先进单位、深圳市最具未来特色学校;2018年被评为全国活力校园100强、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全国湿地学校;2019年被评为广东省信息化中心校、广东省STEM教育示范校、深圳市人工智能示范校、深圳市教科研基地校……一项项荣誉的取得见证了下沙小学蜕变式的快速发展。
“学生综合素养和学业成绩快速提升、学校影响力日趋增大,学生、家长和社区满意度大幅度提升,这些是对我们的变化最直接最有力的肯定。”下沙小学杜丛英校长告诉记者,这几年学校以课堂改革为着眼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借力福田教科院智库助力教师专业发展,让教育质量实现历史性大跨越;借力新技术助力课堂效率提高,实现老师和学生上课智能化,让智慧课堂唱响下沙小学教改最强音。
据介绍,下沙小学以课程优化为突破口,构建了“红树林课程体系”,打造了一系列适合下沙小学学生特点和教师实际情况的特色课程,如STEM、软陶、儿童分级阅读等,均被评为深圳市的好课程,“学校、家庭、社区”三元联动模式的校园足球更是享誉全国。
新闻推荐
深圳晚报讯(记者刘丹青通讯员周萌)“我年轻时候梦想家楼下有个一亩三分地,种一些花花草草,没想到现在有这个机会,太开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