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承载着多功能居民服务。
深圳晚报讯 (记者 易芬 通讯员 张一鎏 陈杏花) “现在的活动更加贴合居民需求了,退休之后过来做义工、上上课,日子过得还挺乐呵。”成阿姨是居住在罗湖区和平社区30多年的居民,自从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开设后,她可以参加的活动种类更加丰富了。“我们老人家可以上上手工课、舞蹈课,小孩子还可以在这里看书、写作业,居民议事会也在这里开呢!”
成阿姨所说的和平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是罗湖区文明创建示范点之一。这个正致力于打造成“党建活动、为民服务、教育培训、协商议事、文化宣传”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阵地,成为党团引领的政治中心、共建联系的枢纽中心、宣传教育的文化中心、服务群众的便民中心。
走进位于罗湖区和平路1195号中怡大厦3层的和平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门口的标志很显眼。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内各功能区分布明确。党建书吧、四点半学校、志愿者服务站……在每一个区域内,居民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四点半学校尤其受欢迎,一到那个时候,就有很多居民如约而至。”和平社区工作站站长姜德荣告诉深晚记者。
姜德荣认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免费向社区居民和社会组织开放,激发了大家组织社区活动的积极性。“我们年均组织大型活动20多场、小型活动100多场,平均两天就有一场。活动是免费的,居民参与度很高。”
除了满足居民的日常文化活动需求,该中心聚焦青少年发展并提供服务空间。开设心理辅导室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拟和专业心理机构合作对社区700多名青少年开展心理健康筛查;组织“儿童议事会”,吸引儿童对社区建设建言献策,使孩子在参与社区共建共治期间逐步成长。
在离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不远的街角,还有一个占地70平方米的党群活动空间——“和平里”,门口挂着明亮黄色的招牌,屋内摆放整齐的书架、整洁的休憩桌椅,还有微波炉等,设有无线网络和冷气,市民可以在这里看书,环卫工人在休息时也可以在这里热饭、打水。
新闻推荐
(记者文灿)深圳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日前公布5月环卫指数测评,其中南湾街道、民治街道、东湖街道排名前三,石井街道、大鹏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