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赵立(右七)等人出席项目开题会。
把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学科融合在一起,33所学校、从幼儿园到高中4个学段学生参与进来,开展项目式学习,会有怎样的效果?
6月12日,基于大湾区的跨学科学习(STEAM教育)实践共同体建设开启大幕,这是教育部科技司立项的20个2019年度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之一,同时也是广东唯一入选的国家级项目。在其他项目均以教育局、信息(技术)中心甚至是大学牵头的情况下,该项目由深圳市龙岗区麓城外国语小学牵头,这是全国少有的以小学为牵头单位的项目,这所小学缘何能够站在如此重要的地位?在今后的实践共同体项目中,麓城外国语小学又会如何协同各成员校共同发展?
开题收获多方赞赏 “四跨四共”将助力33所学校共同进步
在开题报告环节,共同体总牵头校、麓城外国语小学校长邬丽萍介绍说,围绕“大湾区STEAM教育应用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这一目标,共同体确定的三项建设内容包括:形成与大湾区多元文化交融、高新科技开发有机结合的粤港澳STEAM教育协同发展的6~8个典型案例与应用指南;探索大湾区“跨区域、跨学校、跨学科、跨年级”“共师、共生、共享、共发展”的“四跨四共”粤港澳STEAM课程混合教学模式;建设大湾区STEAM教育共同体的网络共享平台学习社区。
为了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共同体制定了专家指导机制、成员联动机制等“五大”运行机制。邬丽萍说:“五大运行机制让大湾区共同体的运营更专业更规范,确保了各成员校在教授专家们的指导下,先对STEAM教育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再开发"四跨四共"的课程,使得大湾区STEAM课程的开发过程有方向性、特色性;STEAM课程的模式有完整性、逻辑性;最终开发的STEAM课程具有前沿性和可行性。”
在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赵立看来,该项目有助于打造大湾区独具特色的STEAM教育生态体系,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为STEAM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服务支撑。他说:“在中央电教馆的引领下,在省电教馆的指导下,33所学校可以拓宽STEAM教育的新视野,提高大湾区STEAM教育新高度,深圳市教育局也会全力支持和配合该项目的落地和实施。”南方科技大学教授赵建华对项目表示认可,他说:“在项目实施方案中,在技术、地缘、文化层面上做好整体设计,借助共同体平台,发挥成员校的力量,提炼成果和经验。”
牵头大湾区STEAM教育项目 麓城外国语小学准备好了!
麓城外国语小学的办学愿景是“办蓝天下传统与创新相融的外国语小学”。第一个五年“质量立校”,五年来,麓城外小的教学成绩名列前茅,并摆脱了旧有课程和实践框架的束缚,以全新的管理机制结出具有大湾区特色与时代特征的 STEAM 教育果实,构建了囊括“蓝色湾区”“岭南文化”“国际视野”等六大模块的STEAM校本课程体系。至今已有机器人社团、天台农耕植物社团、无人机社团……走出了一条校内与校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STEAM教育探索之路。
邬丽萍表示,作为一所年轻的小学,要牵头完成如此重要的一个项目,时间紧、难度大。不过她认为,该项目对老师和学生的影响尤其大。“如今学校有近三成的老师参与该项目的学习,他们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学中汲取智慧,促进自身专业素养快速提升,这种变化切切实实地影响到课堂,给每一个孩子新的养分。”
共同体的成立是为了落实国家教育部提出的积极探索跨学科学习新模式,探索区域与区域、区域与学校、学校与学校协同推进信息化教学应用的机制和手段,通过跨区域协同实践带动大湾区强校优势互补、弱校对口帮扶,共同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
这一初衷和麓城外国语小学探索未来办学方向不谋而合。项目成功开题是大湾区STEAM教育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也是麓城外国语小学“质量立校”与“科研兴校”第二个五年奋斗目标的重要节点,更是推动麓城外国语小学迈上历史新台阶的重要契机。晶报记者 陈利城 通讯员 吴金樱/文、图
新闻推荐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罗实宜)记者从龙岗区图书馆获悉,昨日起,龙岗区图书馆全面恢复开馆,每天预约进馆名额增加到3000人。今年3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