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讯 (记者 宋月白 通讯员 颜慧敏) 疫情期间,频繁往来广深,将国际返(来)深人士转运到深圳各区指定地点;在深圳湾口岸协助查验健康申报、安抚旅客情绪、担任现场翻译;站在福田社康预诊分诊台对来访患者进行体温测量、流行病学史调查,把好市民就诊第一道关卡……
谈及上述场景,大多数人脑海中第一时间闪过的是专职医务人员,可事实上,在深圳疫情防控期间,这些岗位上活跃着的却不只是这些白衣天使。当那些未能返校的孩子在家为一线抗疫人员加油鼓劲时,殊不知,他们的老师也是抗疫队伍中的一股中坚力量。
黄荣猛:国际来深人员“转运工”
作为福田区第一批主动报名支援防疫一线的党员教师,来自福田区教育局的黄荣猛承担了广州白云国际机场4号专线的转运任务,负责将国际返(来)深人士接送到深圳湾口岸或各区指定地点。身为福田转运小组的带队负责人,从接到任务之初,黄荣猛便深感责任重大。黄荣猛说,一天24小时自己都会随时待命,只要有任务就必须立刻召集人员出发,人员安排、物资调配、车辆消毒、返(来)深人士交接核查、人员安抚等工作。
沈文茜:口岸入境翻译员
3月,莲花小学“90后”英语教师沈文茜第一时间前往深圳湾口岸,担任现场翻译志愿者,协助做好查验健康申报、体温监测筛查、实施医学巡查等工作。“我们需要提前穿戴口罩、护目镜、防护服以及其他的防护用品,再坐巴士前往口岸。因入境的外国人不是特别的多,我的日常工作除了与外国人交流、帮助其他队友翻译之外,还需要与队友共同完成数据的录入和核对。”沈文茜说。
曾雅娴:守好社康预诊台
福田区红岭实验小学的曾雅娴与家人短暂的沟通后,第一时间就向学校提交了“志愿书”,“面对疫情,这是目前我能做到的,我随时做好被征召的准备。”这位刚工作后不久的90后女孩说。提交志愿申请的两天后,曾雅娴正式前往福田社康进行报到并接受相应的培训,1月31日正式上岗。作为一名志愿者,曾雅娴每天的主要职责是在预诊分诊台协助医护人员给来访患者进行测体温、做记录、询问流行病学史,并仔细做好登记。如有发热情况,则需要联系相应医护工作人员进行转移。
新闻推荐
晶报讯(记者冯燕通讯员易声卉)继深圳市福田区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科创政策上半年相继在福田高科馆发布之后,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