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港而兴”的盐田,正着力规划建设盐田港东港区,朝国际航运枢纽的目标前进。图为盐田港全景。南方日报记者鲁力摄
“产业兴盐”风生水起,科技创新热潮涌动,招商引资高歌猛进,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建设捷报频传……踏过弱冠之年的盐田区渐入发展佳境。
日前,中共深圳市委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指引》,列出了“10+1”区在大湾区建设中的不同定位。其中,盐田区被定位为“国际航运枢纽”,将重点推进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建设。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提速、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等重大机遇,盐田也迎来自己新的使命。
“在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道路上,盐田将紧紧围绕"加快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滨海城区"的目标,以"产业兴盐"战略为主线,打造"六个区",即深港深度合作先行区、特色科技产业创新区、全域全季旅游示范区、民主法治建设先进区、可持续发展先锋区、民生幸福标杆引领区。”盐田区委书记陈清说。
●南方日报记者张秀娟
抢抓大湾区机遇
加快推进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建设
位于深圳市盐田区沙头角的中英街街口,一家香港店铺门口立着印有“中英街”字样的黑白路牌,路牌下的方形界碑边缘已被磨平棱角,依稀可以认出“中英地界”的字样。
盐田与香港水陆相连、人文相融、经济相通,中英街区域更是全国唯一与香港海陆直接接壤的区域,比其他任何地方更加具备与香港深度合作、融合发展的基础和优势。
暑假期间,中英街人流涌动,热闹非凡。琳琅满目的商品争奇斗艳,南来北往的游客满心欢喜,这条承载了数代人集体记忆的百年老街宛若时间的玫瑰,在历经时代的风云变幻后正重新绽放光芒。
自2015年国家层面第一次提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构想以来,盐田立足实际,积极谋划以中英街为依托,主动融入和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思路举措,并逐步丰富完善,形成了建设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的战略部署。该合作区将聚焦“一核、一圈、两带”建设,打造集跨境旅游合作区、国际商贸消费先行地、深港先行先试承载平台、大湾区深度合作示范区于一体的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的区域范例。
“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是深圳市推进深港合作重大战略平台之一,盐田将加快形成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新引擎,在深港合作、跨境商贸、边境旅游、社会融合等方面大胆探索,将中英街打造成为旅游发展的主要引流点及改革创新的重要支撑点,打造深港门户和改革先锋。”盐田区委副书记、区长邓飞波说。
聚焦“产业兴盐”
重大项目跑出加速度新基建项目陆续落地生根
8月6日,西起盘山公路、东至大鹏,长度约69公里的半山公园带项目正式动工建设。作为2020年盐田区的重点建设项目,建成后将实现3处瀑布、4个水库、6个公园、13个山海观景平台及23个登山入口的有机串联,打造成为具有盐田特色的“生态翡翠项链”。
重点项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一个项目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为此,盐田整合资源、加强调度、集中突破、提高效率,跑出重点项目建设加速度。
1—6月,全区98个重大项目完成额占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84.8%。从投资主体看,政府投资增长55.9%;社会投资完成47.22亿元,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3.3个百分点。
在山上,规划建设的半山公园带项目,依托现有风景区、森林公园、绿道和登山环道,新建及改造的半山健步道,精心打造具有盐田特色的“生态翡翠项链”;城市空间方面,太平洋工业区一期、协和电厂等项目主体施工完成,田心工业区、沙保片区、创智核心区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城市更新,正在为产业发展释放更多空间。
以项目促发展,向创新要动力。“因港而兴”的盐田,正着力规划建设盐田港东港区,朝国际航运枢纽的目标前进。“东港区的建设将结合5G和无人驾驶等最新技术。相比于传统码头,智慧港区可做到最大限度的自动化。以吊桥为例,以往培养一名熟练的吊桥司机需要多年的时间,一旦建成智慧码头,这些都可以实现无人驾驶,大大提高效率,也节省了人工成本。”盐田东港区码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喆说。未来,盐田港还有望成为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区。
一系列5G、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新基建项目陆续在盐田落地生根。“区别于过去的零星开发,现在盐田区的重大工程项目连成一片,它们产生着集聚效应,无不服务于"建立以高端航运服务、生命健康、人工智能、产业金融为重点和总部经济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这一定位。”盐田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刘丹表示,“今年年底到明年,城区就能看到显著变化,未来五到十年,盐田更将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融合山、海、港、城资源
打造世界级滨海旅游盐田样本
漫步纵贯盐田的海滨栈道,蜿蜒的绿与一望无际的蓝在身边交融。山海间流淌的风让人沉醉于这个滨海城区惊人的美,大街小巷里,食肆的人间烟火与行人的欢声笑语共同交织着这座滨海城区的开放与温柔。
2019年,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首批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盐田区榜上有名。
一直以来,盐田区牢牢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重大历史机遇,确立了加快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滨海城区的新定位新目标。盐田区以“全域+全季”旅游发展理念,大力实施“旅游+”和“+旅游”战略,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全力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过去一年,盐田区旅游业总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达101.64亿元,增长10.6%。
“旅游是盐田的传统产业,也是支柱产业。我们把"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串起来,将旅游消费链条拉得更长,旅游经济得到持续发展,成为"产业兴盐"不可或缺的重要产业。”据盐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彭洁介绍,盐田在全市率先出台了《盐田区全域旅游产业发展扶持办法》,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商贸等产业有机融合,培育优质文旅企业根植盐田,形成政府引领、企业主导、全员参与、全域推进的新局面。
在“全域旅游”蓝图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产业主动与旅游相加,释放出“1+1>2”的倍增效应。比如,通过举办国际非遗创新主题展、黄金珠宝创意大赛,让黄金珠宝这一盐田传统支柱产业因旅游重新迸发活力;东部通航精心打造的“空中礼佛”“山海盐田”“俯瞰港岛”等空中游览项目成为航空旅游的代表;东部华侨城成为康养旅游的好去处;世界海岸赛艇沙滩冲刺赛、世界杯国标舞和环球巨星公开赛等国际品牌活动赛事,成为体旅融合的新亮点;还有以盐田海鲜街等为串联的美食产业链,以及大梅沙村滨海文旅小镇等,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逐渐成形。
“新时期,盐田正以对标国际一流、争当湾区典范的势头,扎实推进世界级滨海旅游盐田样本的蝶变。”彭洁说。
展望未来,一幅更高质量的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滨海城区画卷正徐徐展开,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愿景也在盐田一步一个脚印的实践中逐渐绽放光辉。
新闻推荐
(记者任建新)记者自深圳市交警局了解到,盐田车管所搬新址了,将于8月10日起对外办理业务。新地址位于深圳市盐田区深盐路与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