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突发疫情,通宵达旦的罗湖医院集团医学检测中心。受访者供图
8月14日,一名在深圳水贝IBC盒马鲜生超市工作的员工确诊新冠肺炎。
“应检尽检!”8月16日,罗湖区委副书记、区长刘智勇在新闻发布会上,对疫情防控作出了这样的承诺。
事实上,从14日起,罗湖医院集团员工的朋友圈就很一致了:核酸采样的各种现场,背景是骄阳、暴雨、白天和深夜。身穿防护服,看不出谁是谁。妇产科主任、肿瘤科主任和社康护士全科医生一起上阵,全员参与。
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罗湖辖区紧急设置了51个采样点,罗湖医院集团1100多名医护人员迅速集结,组成了采样团队;整合区直部门、街道、社区力量,3000余名工作人员深入小区协助医护团队开展采样工作。
深圳市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北大医院等也派出援手予以支持。
一顶顶蓝色的帐篷搭了起来,在大雨中,在烈日下,罗湖医院集团医护人员穿戴上厚厚的防护装备,加班加点进行核酸采样工作。
8月16日上午7时30分,罗湖医院集团口腔中心正畸科医生关融子只休息了不到5个小时,就来到IBC商场采样点,“希望用尽可能快的速度,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完成采样,让来这做核酸检测的市民不用等太久。”
“从天亮到天黑,再到凌晨灯火通明,雨滴滴到脸上,睁不开眼睛的感觉。深夜不晚安,明早继续再战。”一名医护人员在朋友圈这样写道。
他们用坚持与汗水,奋力为公众健康筑起一道防护墙。辖区百姓也都看在眼里,“收到小区物业在微信群里的通知后就过来了,从来到现场至完成采样离开,大概花了不到10分钟,工作效率挺快的。”“今天来罗湖做核酸检测,医护人员的辛苦付出值得敬佩!”“大家做好防护,有人在为我们遮风挡雨。”
另一方面,罗湖医院集团医学检验中心也超负荷运转。这个实验室在疫情期间成为深圳核酸检测的一支重要力量。截至目前,罗湖医院集团核酸检测总量近70万例,是广东公立医院的第一名。
截至8月18日17时,全区累计采样300054份,已出结果282381份,除此前已通报的两例无症状感染者外,均为阴性。其中,8月14日至17日4天累计采集样本数272014份,全部已出结果。8月16日单日采样量达到121748份。
突如其来的疫情是一场大考,罗湖凭借医联体强大整合力,统一调配资源,用极强的行动力和过硬的医学检验实力,交出了一张让居民满意的答卷。
●南方日报记者夏凡杨溢子
1检测能力过硬四大口岸核酸检测20余万例
8月14日早上7时,在文锦渡口岸,身穿防护服、戴着手套、口罩与面罩等防护用具的罗湖医院集团护士们,首先查阅司机的入境健康认证码核对个人信息以及之前的核酸检测记录,再引导司机脱下口罩等待取样,随后护士熟练地完成咽拭子的采集。
罗湖医院集团护士李锦梅从7月31日开始负责文锦渡口岸的采样工作,她介绍,目前文锦渡口岸开设了3个采样点,入境口1个,出境口1个,退港点1个。大部分司机会在核酸检测证明有效期内的最后期限,再次进行核酸检测以便顺利通关,如错过最后期限,司机可在退港点进行再次核酸检测。
从早上7时工作到晚上10时,在夏日超过30℃的户外,尽管集装箱简易采样点内装有空调,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内依旧闷热难耐。“每日完成工作脱下防护服,我们里面的衣服都可以拧出水来。”李锦梅说。
受近期香港新冠肺炎疫情变化影响,从7月23日开始,跨境货车司机由香港经深港口岸入境,须持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证明。由于货车司机核酸检测证明有效期由原先的7天缩短至3天,采样护士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加。“我们安排了7名护士和2名登记员,分两班轮班上岗工作,每隔一个小时会有医护人员过来收集样本,最高峰日采样量达800多份。”李锦梅介绍,自开展口岸核酸检测至今,文锦渡口岸采集样本数量达到5万多份。
文锦渡口岸只是其中之一。自4月10日起,深圳口岸开始严格执行健康认证码和核酸检测报告验核措施,跨境货车司机在深圳口岸入境现场需提供手机显示的“i深圳”健康认证码、在有限期内的核酸检测阴性结果纸质报告或有效期内标有“已采样”字样的《跨境车辆驾驶员健康记录表》(不含当日),供深圳海关工作人员验核。
按照深圳市统一部署,罗湖医院集团分别组织人员前往文锦渡口岸、皇岗口岸、福田口岸和沙头角口岸,为来往深港两地的货车司机检测核酸。在四个口岸中,皇岗口岸的货车流量最大,且24小时通关,其核酸采样数量也最多。
据统计,截至8月13日0时,皇岗口岸核酸检测量130931例、福田口岸核酸检测量5596例、沙头角口岸核酸检测量21289例、文锦渡口岸核酸检测量50678例,共计208494例。
2做大做强社康83个“三位一体”工作小组守护社区健康
18岁的姑娘小欣家住香港,今年5月,她刚刚参加完香港中学文凭考试,过关来到深圳后,根据防控需要,开始了14天的医学观察。住进驿站后,她出现了情绪不稳定、失眠等问题,并抗拒与医生交流。
后来,驿站请来了罗湖区慢性病防治院的音乐治疗师沈芊宜。通过“音乐想象”等方式引导小欣积极表达,释放情绪。几次治疗后,小欣在“音乐想象”中看到的不再是沙漠、独树,而是绿树、鲜花,感觉轻松愉快了,失眠问题也得到改善。
疫情期间,罗湖区统筹多方资源,设立了“哨声驿站”“天使驿站”“安心驿站”“健康驿站”“归雁驿站”五大驿站,打造立体的防疫网络。
罗湖卫生健康系统近5000名工作人员、83个“三位一体”工作小组始终坚守在罗湖抗疫一线,并不遗余力支持口岸边检、高速卡口、交通站点以及兄弟区。罗湖医院集团的三家医院早早设立了发热门诊,对重点人员进行管控。
“如果说医务人员是防控的一线,那么社区"三位一体"工作人员就是冲在最前的"排头兵"。”罗湖区卫健局副局长孔舒说。
8月16日凌晨,罗湖区的社康中心仍然亮着灯光。来自区直部门、街道、社区的3000余名工作人员,与家庭医生一道,坚守在核酸采样一线。工作间隙,穿着红马甲的身影席地而坐,靠墙休息一会,又再次投入工作。
自1月17日起,罗湖区共有1400名社康一线工作人员投入战斗。其中,474人参加社区“三位一体”工作小组,与社区工作站、警务室联动,围绕“重点人员排查管控”“居民健康监测管理”“企业复工技术指导”和“公共卫生健康教育”四个关键环节,推进了社区联防联控,确保了社区居民健康。
“重基层,强社康”是罗湖医改的重中之重,将基层的社康做大做强,让家庭医生来到每个辖区居民身边,是罗湖医改的最大成就之一。
通过资源整合,医院集团加强了对社康机构的药物配备、检验检测、影像诊断、远程会诊、消毒供应等资源保障和技术支持,实现社康信息系统与医院检验、检查、处方审查系统互联互通,成功破解社康机构“少药没检查”的问题。
在疫情大考中,家庭医生积极做好社区居民健康监测、发热人员排查追踪、居家隔离居民健康服务以及核酸采样等工作,担当起了“社区健康守门人”的重要职责。
3推进“医卫融合”复工以来未发生企业内聚集性疫情
一例确诊病例的背后,藏着更大的防疫风险。要把这些风险找出来,一一排除,就需要“流调”,即流行病学调查。
一次流行病学调查包括哪些内容?要了解患者发病前14天到被隔离的每一天、每个行程和每一个接触的人;去过哪里,和什么人接触过,怎样接触的,有没有防护;有没有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具体的车次、座位号;有没有去餐厅聚餐,哪个餐桌……这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就是罗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职责之一。
平时,疾控中心主要承担辖区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等7项职责。而疫情期间,疾控中心担负着疫情防控总体技术支持的职责,包括疫情控制,防止疫情反弹,公众宣传教育,分析研判疫情并提出防控建议等工作。
“疾控中心是专业和技术上参谋和智囊。”罗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陈伟红说,疫情期间,罗湖医改“医防融合”的特点得到了充分发挥,疾控中心与医院集团形成紧密合作的战斗团队,分工协作,精准有序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以复工复产为例,罗湖医院集团抽调136名医生,加上疾控中心22名工作人员,组成复工保障队伍。经过统一培训后,分成3个工作组,其中驻点指导组负责辖区的高层写字楼和大型商场卫生防疫指导;街道指导组分10个小队分派到10个街道,对一般企业进行现场指导。这两个工作组在现场指导发现疑难问题时,及时反馈到疾控中心的专家指导组。
在这个工作团队的努力下,罗湖区复工以来未发生企业内聚集性疫情;报告1例企业职工无症状感染者,得到及时有效处置,未发生扩散。
每一个防控关键环节,都可以看到罗湖医防双方并肩作战的身影。“医防融合”的成功,也是罗湖医改的重要成果之一。
经过5年的努力,罗湖社康公共卫生医师队伍不断壮大,从2016年的8人增加到2019年的83人,社康公共卫生医师的能力得到大幅的提升,社康公共卫生医师成为第二支疾病预防控制队伍;整个罗湖区的公共卫生网底得到夯实,防控能力显著增强。
社康中心的传染病监测能力大幅提升。2015年由社康报告的传染病报告卡只有393张,2019年由社康报告传染病报告卡达到1.8万多张,社康传染病报告卡数量占全区总数的比例从2015年的3%左右增加到2019年的45%左右。
“辖区居民得了传染病后,在社康就诊就能够发现并被报告,这表示传染病防控关口前移的效果非常明显。”陈伟红说。
■观察
4天完成近28万份核酸检测
检验中心,为什么能?
成立医学检验中心
4天完成近28万份核酸检测,在医改之前,这对罗湖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假如,假如六前年的罗湖遇上今天的疫情……现在知道,一切要靠自己努力而不能靠假如。”一位罗湖医院集团的员工在微信朋友圈里感慨万千。
今年,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罗湖多了一张“王牌”——罗湖医院集团医学检验中心。
截至目前,罗湖医院集团核酸检测总量近70万例,是广东公立医院的第一名。
获评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近5年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32项;“复旦版”华南地区检验医学排行榜中排名第十、深圳第一……
这样一个“王牌科室”是怎么炼成的?
“没有罗湖医改,就没有检验中心如今的强劲战斗力。”罗湖医院集团医学检验中心主任张秀明说。
集医、教、研、用于一身
2015年8月,作为罗湖医改医联体建设的重要一步,罗湖医院集团整合罗湖区公立医疗机构的检测部门,成立了罗湖医院集团医学检验中心。
2019年4月,医学检验中心经广东省卫健委批准成为罗湖区政府主导、罗湖医院集团监管、非独立法人的独立医疗机构,是政府主办的公立第三方检验机构,可以接受别的医疗机构委托的样本检测。
2019年5月31日,罗湖医院集团医学检验实验室正式开业,其前身是罗湖医院集团医学检验中心。
这个实验室是罗湖医院集团6大资源共享中心之一,是广东省医疗安全协会检验医学分会主委单位,是深圳市“三名工程”府伟灵教授检验医学团队依托科室。其拥有近5000平方米的面积,是一所集医、教、研、用于一身的大型、综合型、现代化、研究型医学实验室。
目前,医学检验中心拥有标准化的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2个,全自动升华免疫分析流水线3条;质谱分析仪6台,全自动荧光定量PCR扩增仪13台,全自动核酸提取扩增一体机2台。员工122名,博士7名,硕士13名,本科以上学历占所有员工的90%以上,平均年龄35岁。
五年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32项
硬件设备领先,医学检验中心的软实力同样不可小觑。
2016年,成功引进深圳市“三名工程”项目“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府伟灵教授检验医学团队”;2017年被评为罗湖区医学重点专科;2019年1月,临床基因扩增(PCR)检验实验室顺利通过广东省卫健委的复审技术验收,检验项目由首次通过的1项增加到23项。
2017年以来,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项、深圳市科创委基础研究项目1项、深圳市卫生计生委项目2项,发表SCI论文8篇,获发明专利和软件版权证书4项。
同时,该中心承担汕头大学、安徽理工大学、新乡医学院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广东医科大学、汕头大学医学院等学校检验医学教学及实习生临床带教任务。科研和教学水平获得了社会和同行的好评和广泛认可。
2019年10月,实验室通过了ISO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专用要求》国际标准认可,认可领域内的检验结果可以得到全球互认。
近5年,中心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32项,其中包括肿瘤个体化精准诊断技术、临床检验标准化技术等。
检验医学华南地区排行榜中位列第十,为深圳第一
2019年11月,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了复旦版《2018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和《2018年度中国医院专科声誉和综合排行榜》。在华南地区检验医学排行榜中,罗湖医院集团医学检验中心排名第十,深圳市排名第一。
实力得到认可,软硬件配置充备完善,为实验室承接核酸检测工作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同时,面对疫情暴发,罗湖医院集团通过整合资源,能够快速组建核酸检测团队。
种种因素,共同推动罗湖医院集团医学检验中心成为深圳首批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之一。
6月19日,罗湖医院集团医学检验中心更凭借强大的临床能力、服务能力、科教能力被深圳市卫生健康委评选为深圳市的医学重点学科,成为深圳的王牌科室。
■案例
货车司机确诊后的紧张4小时
“凌晨3时做的检测,早上7时就出结果了,阴性!”时隔一个月,罗湖区畔山花园2栋一家超市的员工张先生还记得那个紧张的夜晚。
7月26日下午,一名港籍货车司机朱某康在香港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根据调查,该司机曾在畔山花园小区逗留。
从得到消息开始,罗湖区医疗卫生系统经历了紧张的4小时——成功为2343名居民完成了核酸采样。这是怎么做到的?
得到疫情消息后,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罗湖区委、区政府立即部署,按照疫情常态化防控“应检尽检、应隔尽隔”相关要求,连夜组织对该小区全体居民进行免费核酸检测,对确诊病例曾逗留的楼栋单元进行硬隔离,并做好通告提示、环境消杀等工作,全力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做到精准防控,要最大程度减少对居民的影响,要在最短时间出检测结果。”罗湖医院集团副院长林锦春表示。
人员准备到位。此前集团组建了应急采样队伍,已培训了近200名护士。紧急任务下发后,来自集团各家医院和社康中心的100余名医护人员主动报名,第一时间进驻小区,分别在16栋楼32个单元的楼下设置采样点。
物资迅速到位。采样试管、防护用品和标本的冷链运输等物资在半个小时内集中到位。
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到位,配合通知居民。
张先生说,当天23时左右,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在微信群发布通知,让居民排队做核酸检测。“大家都出来了,小区很多人排长队,我次日凌晨两点多才去排队。一直排到凌晨3点多,才做完采样。”
检验力量到位。在罗湖医院集团医学检验中心,工作人员昼夜忙碌,前方每采集200份样本,就迅速送到检验中心。
从7月26日23时30分至7月27日凌晨3时30分,4个小时内,小区逾七成居民完成了样本采集,检测结果于7月27日7时30分公布:全部为阴性。
部分老人、小孩等不适合夜间采样的人员,也均在7月27日内全部完成采样检测,整个小区累计采集2661份样本,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新闻推荐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出入口。受访者供图为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投诉热线在医院随处可见,各个预约平台也设有反馈机制;为缓解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