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刘畅通讯员温现青)记者昨日获悉,深圳市福田区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围绕“创文”工作自查自纠,找问题、补短板,锁定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的目标不动摇,进一步落实把“创文”工作抓得更紧、更实、更有成效。福田区委书记郑红波表示,让“首善之区,幸福福田”从一句口号转化为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人文环境和生活环境,把“全国文明城市”这一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深深融入福田的城市气质中去。下一步,福田“创文”将严格按照会议要求部署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狠抓顶层设计和体系建设,完善文明城市建设的四梁八柱,进一步围绕全力以赴做好迎检、行走“创文”、建设智慧“创文”平台等十四项具体工作一一展开。未来还将成立“福田文明学院”。
据悉,福田区作为深圳的中心城区和“城市主客厅”,历来是文明城市创建检查的重点城区。前期福田区通过在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动员发动、检查督办等十大方面主动作为、持续发力、营造氛围,以“绣花”精神和“城市文明典范”的标准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在历次文明指数测评中排名优异。
率先制定《建设文明城市典范标准》
早在今年4月,福田区以倡导文明防疫为契机,聚焦民生问题,在全市率先制定《建设文明城市典范标准》,努力塑造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从市民公约、公益广告、文明标识等细处着眼进行规范,从“1米线”的市民有序排队距离,到公益广告的多样化内容,都有了统一的标准。
记者采访发现,福田区在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动员发动、检查督办等十大方面主动作为、持续发力、营造氛围,以“绣花”精神和“城市文明典范”的标准推动文明城市创建,把文明城市创建打造成“永不落幕的民生工程”。目前,福田共起草各类制度8项,工作方案50项,文明城市创建的四梁八柱正在初步形成。
据了解,目前福田区成立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担任组长,区长担任第一副组长。在全市首设“周六创文日”,由区主要领导牵头挂帅,每周六分赴挂点街道、社区、学校巡查文明城市创建各项工作;同时,力推“机制创文”。建立区委常委会研究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制度、每周文明城市建设调度会议、每周“创文”联席会等工作机制。福田区文明办充分发挥统筹协调、监督检查、制定标准、组织推进的职能作用,狠抓制度、机制和测评考核等工作,不断完善文明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
1547个社区网格“创文”全覆盖
为构建“创文”工作常态化、长效化机制,福田还建立了文明创建网格化巡查制度,由全区400多名处级领导干部挂点担任1547个社区网格的文明城市创建网格长。网格长每周带领社区、工作站、居委会负责人深入挂点社区实地“行走”、查缺补漏、监督落实,确保全部网格创建达标。
福田还率先打造现代城市文明典范,率先制定了《福田区城市文明典范城区建设标准》,在更高层次上对城市秩序、市容环境、人文素质等方面的建设提出224项标准,尽可能对标准量化、客观化,努力打造符合福田中心区城区定位的现代文明指标体系。打造39个文明创建示范点,以点带面将创建经验在全区范围复制推广。目前,该标准进一步升级,按照可视化、可量化、精细化要求,将进一步让“福田标准”看得见、摸得着。同时,将与智慧“创文”平台相结合,通过智慧化测评体系精准、及时地发现和反馈城市管理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让城市精细化管理更加科学化。
据悉,福田还将成立“福田文明学院”。创办全国首座线上线下交互式“文明学院”,结合“创文”内容,将文明学院打造成为展示现代城市文明的窗口、提升市民文明素养的课堂、培育未成年人心智的基地、践行文明社交礼仪的平台、孵化文明创建成果的摇篮。
新闻推荐
从160米的国贸大厦到近600米的平安金融中心 全球第四高楼锚定创新精神新高度
每一座城市都渴望有一座地标性建筑,人们可以用最简单的形态和最少的笔画来唤起对于它的记忆,一看到它就可以联想到其所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