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泥岗校区气派的图书馆。
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揭牌仪式。
南华小学高科技预制校园教学楼。
昨天,是深圳中小学、幼儿园开学的日子,踏入校园各种惊喜不断:新校园、新老师,还有各种小礼物,让同学们心情如阳光般灿烂。开学首日,都有哪些让你感兴趣的新闻发生?一起去看一看吧。
关键词: 新学校
深中泥岗校区:
深圳“小斯坦福”来了
今秋新学期,备受关注的有小斯坦福之称的深圳中学(泥岗校区)投入使用。开学首日,晶报记者来到实地一探究竟。
据深中泥岗校区学生处副主任郭峰介绍,学校外观有“斯坦福的味道”。目前,有3000名左右的学生入驻泥岗校区,包括高一44个班的新生2140人、高二学生800余人以及高三出国方向的学生。
“漂亮”“有特色”,可谓是学生们口中的高频词。深中泥岗校区项目总投资13.7亿元,规划75个班,3750个学位。据深中泥岗校区筹备负责人黎治国介绍,教学楼主要分为4栋,每一栋之间都有风雨长廊连接;每栋二层及其中2栋的一层互相环通,形成5000多平方米的超大平层的图书馆,使学生可随时随地看书。
新校区食宿方面亮点也颇多!深中泥岗校区设有2个餐厅和6个室内外就餐区域,其中,有一处长廊设有木质吧台、高脚椅,长廊直通校园室内餐厅,学生们可在此就餐或学习,欣赏河道风光及美丽校园,因而被称为“河道餐厅”。学生宿舍采用“2个独立的宿舍+1个共用卫生间”模式,每个宿舍住4人,配备木质床及书桌、空调、热水器等。
运动场地方面配备了网球场、游泳中心、羽毛球场、篮球场、攀岩墙和天然草的标准足球场等各类设施。晶报记者 王文丽/文、图
中大深圳附属学校:
传承中大基因,内含光明气质
9月1日,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立校典礼在该校新落成的千人大礼堂举行。中山大学校长罗俊一行、光明区委书记王宏彬等出席了立校典礼,共同见证了这一所传承中大基因、内含光明气质的学校展露新颜。
王宏彬相信,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必将成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科技型学校,必将有力推进光明加快打造教育高地、“学有优教,幼有善育”的光明样本。
罗俊希望同学们传承中大“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校训,努力成为德才兼备、具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优秀人才;嘱咐老师们以担当负责之心对待社会、心怀天下、服务大众,笃学实干,打造名校。
晶报记者 刘梦娇 通讯员 梁楚贤 许葵/文 学校供图
关键词:喜迁“新居”
红桂小学:
告别“一校三址” 新起点再出发
昨天是开学首日,走进深圳市红桂小学新校区,印着“我们回家啦”字样的拱门分外喜庆,告别历时2年半“一校三址”的尴尬局面,红桂小学师生终于“回家啦”。校长叶育枢用“感恩、珍惜、奋斗”这6个字表达了他激动的心情和对学校未来的期许。
红桂小学原名燕贻小学,1929年由华侨捐资创办,1993年因兴建地王大厦搬迁至现址,2018年由罗湖区政府投资,学校整体拆除重建。拆建期间,红桂小学“一校三址”,借百草园小学、红岭小学、红桂中学的校园办学。新校园建筑面积17358平方米,功能场馆齐全,现代化程度高、教育教学环境优雅。这所91岁的老校又焕发了新春。晶报记者 顾蓉
塘家学校:办一所令人向往的优美学校
9月1日,光明区塘家学校新校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
在开学典礼上,塘家学校校长张丽娜表示,学校将秉承“崇优扬美”的办学理念,以“培养美好生活的创造者”为目标,遵循教育规律,办一所令人向往的优美学校。
据了解,塘家学校成立于2019年9月,位于凤凰街道塘家社区,学校总体布局现代、雅致,文化氛围浓厚,目前已规划构建人文、科学、艺术、生活四大学习社区,让学校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学校办学规模54个班,提供义务教育学位2520个,其中初中学位900个,小学学位1620个。晶报记者 刘梦娇
关键词:迎新“大礼”
龙岗区56万师生上课啦!学生收到绿植和红包
9月1日,龙岗区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共56万师生,近13万新生迎来了2020年秋季开学。
对于新生们,每个学校精心准备了迎新“大礼”,龙岗外国语学校中心广场矗立了深圳版图彩绘拼图板,学生们通过手动拼图的方式了解深圳版图,寻找学校所在区域位置。东兴外国语学校一年级新生个个收到了校长亲笔签名的开学信和一盆可爱的小绿植。麓城外国语小学五(5)班的老师为孩子们颁发了新学年的大“红包”,希望能缓解孩子们的“开学焦虑症”,引发孩子们对新学期的期待和学习的兴趣。坂田实验学校校长张洪从学生进入校园到学生在校午餐午休,几乎全程陪同,学校为坂实学子制作了精美的签到卡。龙岗街道中心幼儿园以“遇见 成长”为主题的开学仪式,制作了手绘版的深圳地标模型、萌娃“深份证”,孩子们欣喜地与它们合影。
晶报记者 陈利城 通讯员 杨凡 殷文韬
关键词:高科技预制学校
红桂中学西校区:教室采光很好,各功能室齐全
昨天是开学首日,新落成的红桂中学西校区迎来了10个班372名初一新生。这是罗湖区首批建设的2所高科技预制学校之一。你完全想像不到仅用了一个月,这所高科技预制学校就从一片瓦砾中拔地而起并且如期开学。
晶报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所学校消毒液、洗手池、测温棚等防疫措施到位。教室内采光很好,室内温度舒适,没有新装修的异味。各功能室齐全,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校长凌志伟介绍,该校区是罗湖区为缓解学位紧张而建的一所高科技预制学校,是政府重点打造的民心工程。晶报记者 顾蓉
深大外国语中学:临时教学楼迎来348名新生
9月1日上午,深圳大学附属教育集团外国语中学举办了创校元年开学典礼及临时教学楼启动仪式,首届初一,8个班共348名新生进入崭新的教学楼,开启新学期的学习生活。
据悉,目前,深大外国语中学校园仍在建设中,预计明年上半年建成。为了满足大学城适龄学生的入学需求,南山区决定学校提前一年招生,并投资150万元,在深圳大学附属教育集团实验小学校园(原塘朗小学)内,新建一座钢结构高质量的过渡环保教学楼。
深圳大学附属教育集团总校长兼深大外国语中学、深大附属实验小学校长史亮表示,学校将以挖掘天赋为目标,发展特长为过程,将教育的本质贯穿学生培养的始终。晶报记者 吴佳丽
福田区南华小学:
1750名学生在此就读
9月1日,位于深圳中心公园田面村的福田区第三高科技预制学校正式启动办学,办学主体是福田区南华小学。据悉,该高科技预制学校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采用箱式钢结构集成模块化建筑,建有48个班,提供学位2415个。目前,南华小学有1-5年级共1750名学生在此高科技预制校园内就读。
南华小学创办于1987年,因深港科技合作区的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需要,暂时迁至田面校区(第三高科技预制学校)。
据介绍,南华小学田面校区学生体育活动空间足够,学校现有2个标准篮球场、1个羽毛球场,校园周围有较长的跑道可供师生跑步。此外,教学楼一楼为架空层,可供学生上体育课。科学实验室、创客室、舞蹈室等功能室相对齐全,可满足师生正常上课需求。晶报记者 吴佳丽/文 学校供图
新闻推荐
三条地铁线 完成消防验收 2号线三期、8号线一期、3号线三期年底前开通
(记者李秀瑜)市住建局近日对地铁2号线三期、8号线一期、3号线三期工程进行消防验收,经测试,车站各项功能均满足验收要求。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