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初,省委政法委专门对南山试点工作进行了验收,要求尽快在全市推广,为全省创造经验。图为深圳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推广应用现场会。南山区委政法委供图
改革先锋再下一城!电子卷宗流转速度提高15倍,送达换押证从原来人工跑腿6次,变成网上批量盖章一步换押。近日,深圳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推广应用现场会在南山区举行。南山历时八年探索的跨部门大数据办案模式将向深圳推广,以科技创新为驱动,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智能化手段,实现案件全流程网上办理,提高执法效能,破解司法难题。
架起政法各部门数据互通的“立交桥”
今年疫情期间,南山法院知识产权庭通过跨部门大数据网上办案平台,快速办结了一宗涉嫌销售假冒伪劣口罩案,并将判决书电子版一键回流至检察院、公安机关。案件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办结,得益于跨部门大数据网上办案平台让政法机关之间实现了电子卷宗、法律文书等办案信息的及时、快速、全程网上流转。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犹如在政法系统各部门之间架起一座“立交桥”,高效、安全解决系统存在的网络壁垒、信息烟囱、数据孤岛等问题。
智能辅助提升司法办案效率。卷宗流转从原来线下移送6小时缩短至线上流转3分钟,工作效能取得了质的飞跃。以南山法院刑庭速裁团队为例,2019年,速裁团队两名法官四名助理,其中1名法官因办理专案,近半年暂停办案,这相当于全年平均1.5名法官,办理了1300多宗案件,办案周期平均缩短2.5天。
科技创新促进司法公平正义。通过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案件全流程网上办理,各个工作环节的信息公开共享,提升了司法办案透明度。平台在全国率先采用“区块链”技术,构建政法“联盟链”,对电子卷宗流转过程中节点信息保全,实现多点存储、互为镜像,确保电子卷宗可互信、可溯源、防丢失、防篡改,促进了司法办案的公平公正。同时,随着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的平稳运行,大量案件信息将汇聚成一个政法“大数据池”。通过数据对比、分析、研判,可为加强治安防范、打击刑事犯罪、创新社会治理提供强有力的决策支撑。
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不仅从技术上保障了数据的安全与案件流转的效率,在提升办案质效的体验上,每一位办案人员都是获益者。
南山试点经验显著走在全国最前列
南山区作为深圳市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唯一试点,可以追溯到8年前。2012年,深圳市被中央政法委确定为全国第一批“政法跨部门网上协同办案”试点城市,并在南山区试点探索。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建设历经8年,经历了从怕用到会用、再到好用的过程。
特别是2018年以来,在中央政法委、省委政法委指导下,市委政法委和市直政法各部门全面梳理总结全国试点普遍存在的问题和经验,推动平台建设理念从“数据共享”向“业务协同”转变,通过全流程无纸化的“单轨制”办案模式破除“线上线下两张皮”、解决办案人员“不愿用”问题;
通过区块链、第三方保全的技术确保电子卷宗可溯源、防丢失、防篡改,解决办案人员“不敢用”问题;
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辅助办案,解决系统“不好用”问题;
通过办案材料全扫描、办案信息全留痕,解决队伍建设、执法司法“监督难”问题。
建网络、搭平台、强机制、立制度、优程序,南山区在全国率先构建起政法跨部门网上协同办案工作体系。目前,南山区累计跨部门网上协同办案4000多宗、电子换押9500多次、业务协同2.5万次,案件流转效能提高了15倍以上。同时,网上协同办案对加强执法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平公正的作用明显。2019年,南山区刑事案件上诉比例同比下降60%,涉法涉诉信访事件同比下降58%。以南山为代表的深圳平台建设及网上协同办案工作,已经走在全国最前列。
对南山的试点工作,中央政法委郭声琨书记、陈一新秘书长和省委政法委张虎书记都深入实地开展了调研,给予充分肯定。今年7月初,省委政法委专门对试点工作进行了验收,要求尽快在全市推广,为全省创造经验。
南方日报记者何可人任笑一
■链接
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
如何运作?
记者从技术提供方科大讯飞了解到,整个平台采用“一中心、多平台”的部署架构,每个子平台对应链接公、检、法、司、监察等部门各自的系统,并针对各部门需要,在子平台上定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
在公安端,公安子平台集成突出以侦查为中心的多功能智能辅助模块,语音转写笔录、单一证据校验和多份证据同屏比对等功能,极大提升了一线办案人员使用获得感。值得一提的是,“辅助办案”系统模块能够自动“阅卷”、自动排查出“瑕疵证据”,极大地提升了主办侦查员、法制员办案阅卷效率,同时,设置在辅助办案系统模块内还有不同案件证据收集的标准,随时引导、指导证据收集和矛盾证据排除。
在检察院端,检察官只需登录检察业务办案系统的案件收案界面,点击“一键受理”后,大数据平台将自动从随案移送的文书中抽取起诉意见书中的犯罪嫌疑人基本信息、文书号、案情摘要等结构化数据提取填入案卡对应位置,无需人工操作,界面切换流畅且方便快捷,案卡即时生成,从而将案管人员的工作简化成只需核对案卡信息和电子卷宗材料无误后一键分案,案件便能自动分配到具体检察官,且系统的自动纠错提示功能,更能够为承办人提供纠错提醒,提高文书质量。
在法院端,通过平台智能化辅助手段,审判人员可以更好地实现简案快审、繁案精审,进一步深化了以审判为中心的庭审实质化改革。比如,南山法院在郭某清、黄某鑫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口罩案中,经办法官通过平台进行电子阅卷,对重点案件信息进行标注;通过对被告人前后多次供述的比对,确定庭审重点;通过三方远程视频系统进行视频开庭,语音转写庭审笔录,庭审质证系统辅助展示证据,对争议焦点进行重点审查,提升庭审质量和效率,并当庭宣判。
在司法端,为适配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市司法局专门开发了“智慧社矫”系统。系统与平台实时流转相关文书,填补了传统的邮寄法律文书方式所产生的管理真空,从而使刑事裁判到矫正执行之间的衔接更加顺畅,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实现了部分公文的全程线上工作留痕,确保了公文在各部门间流转的保密性和有效性。
新闻推荐
深圳晚报讯(记者曾贤平通讯员伍玉媚)《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已实施一周,9月1日以来,南山区城管执法部门已向垃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