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在充满变革与创新的当今世界,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培养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具有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打破思维定势,不走寻常路,能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具有融会贯通、无学科界限的知识结构;具有坚强的意志力和灵活的应变力;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坪山教育秉承创新型人才培养从娃娃抓起的理念,以“品质课程系列”作出了课程体系构建和教学实践的先行探索,以创新型人才培养打通教育通往未来的桥梁。
高起点区域品质课程结构化变革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领域,是育人的核心载体。坪山区的课程改革基于育人方式变革的视角、基于坪山教育生态的特征,以顶层设计力推区域课程结构化变革,为推动坪山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探索新路径。构建“引领性课程、普及性课程、个性化课程”三维一体课程框架,形成从课程规划、实施到评价完整的管理与实践体系,是课程信念、课程文化、课程内涵、课程特色、课程质量、课程信誉的系统化建构,是描绘具有一致性和差异性、渐进性与发展性特征的课改蓝图。
引领性把握当下与融通未来
在第五次科技革命大背景下,基础教育课程变革理当与时俱进。通过引领性课程重点项目生涯教育课程、跨学科融合课程、人工智能课程、STREAM课程,发展学生具备21世纪5C素养,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竞争力,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创新型人才。
2018年起,坪山率先开展区域性STREAM课程探索,构建跨学科、跨学段的STREAM课程群,发掘和推广STREAM教育的成功实践范例,努力让STREAM教育惠及全区师生,让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成为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基因。他们尝试在中小学系统开设人工智能课程,将智能素养做为坪山学子核心素养的重要维度,全面开展跨学科融合课程实践,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动手实践、创造性思维、合作沟通、责任担当等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普及性五育融合建立人生坐标
坪山课程变革着力以五育融合建立课程图谱,以家校共育“燃”课程、阳光阅读“亮”课程、底色艺术“炫”课程、悦动体育“嗨”课程、乐创劳动“润”课程,加大五育融合的课程普及力度,加强学校五育群课程、群项目设计与实施,树立育人方式变革的大德育、大艺术、大体育、大阅读、大劳动的新型课程观。通过节庆学习、行走学习、场馆学习、实践学习、服务学习、鉴赏学习、表演学习等多样化行动的学习方式,开阔视野与胸襟,点燃梦想与激情,激发兴趣与活力,丰富学生学习体验与经历,全面提升学生的品德素养、阅读素养、体艺素养、劳动素养。
个性化关注差异的特色课程设计
加强学校个性化品质课程建设,从学校办学理念与育人宗旨出发,以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以课堂革命为动力,加强学校课程文化建设和学校课程规划与实施,实现育人方式全面转型。
突出价值引领,助力学校形成独特的育人智慧与特色经验,通过一校一课程规划、一校一课程图谱、一校一课程特色,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多元课程,切实满足学生综合素养与个性化发展需求。突出专业引领,以现代化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理念,促进课堂教学深度变革,通过优化“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的教与学方式,重塑教学新生态。
正如坪山区政协副主席、教育局局长彭尧所言,坪山区“品质课程系列”是以独具特色的前沿、创新课程统领区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的、具有坪山特色和示范效应的课程体系,让科学和创新成为每个孩子的成长基因,推动坪山教育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为深圳教育先行示范探索“坪山经验”、贡献“坪山智慧”。
(安康)
新闻推荐
坪山区政协副主席、教育局局长彭尧:办坪山人民满意的优质创新教育
位于坪山区的新学校——坪山区新合实验学校(一期),开学首日师生参加升旗仪式。受访单位供图坪山百姓满意的教育、面向未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