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盐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者在做指引服务。受访单位供图
“文明微友”向社区居民派发文明手册。受访单位供图
在盐田区壹海城中央公园大榕树下,社区居民齐诵国学经典。
受访单位供图
盐田区习学书院。受访单位供图
■特区四十年跃变看盐田
9月21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亲子阅读活动在盐田街道沿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上演。“今天的主题是和孩子们一起阅读《战疫情》,我们觉得这个活动非常有意义,所以就报名参加了。”深圳市民黄小姐说。
类似这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每周都会在盐田区的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公园举办,文明之风吹进了盐田的大街小巷。在盐田区沙头角街道,“左邻右里·守望相助”社区音乐会成为民生幸福街区基层治理品牌项目的一个缩影;在盐田区海山街道鹏湾社区,业委会带领着住户自发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在盐田港后方陆域,科学破解“停车难”问题不仅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也提升了市容市貌……
日前,盐田区召开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进会,会议总结深圳市2019年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结果,研究部署今年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和创文工作。2019年,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深圳市创建文明城市取得明显成效,盐田区在全市“文明城市创建”绩效考核中排名第一。
今年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决战决胜的“大考”之年,责任重、任务艰。“盐田把创建文明城市作为推动文明建设长远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契机,发动群众,提高群众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凝聚文明创建的强大合力,为深圳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贡献盐田力量。”盐田区委书记陈清说。
撰文:张秀娟
建机制
打造“1+4+19+N”组织矩阵,探索城市基层文明实践新路径
走进盐田街道沿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人民为中心”的党群服务中心标识牌和“盐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标识牌分外引人注目。步入实践站,爱心超市、四点半学校、党建书吧、志愿者服务站、新时代大讲堂等功能室一应俱全,确保各类资源充分发挥文明实践作用。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是我们打造成面向基层群众、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阵地,通过整合文体服务中心、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整合场所、活动、人员等资源,搭建集"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便民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宣教服务平台,将打通群众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沿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相关负责人说。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是盐田文明创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6月3日,盐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践所、实践站正式揭牌。同时,结合盐田实际,依托其他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建设特色实践站,形成“1+4+19+N”的组织矩阵和服务网络。每一个实践阵地都按照“有阵地、有机构、有队伍、有机制、有菜单、有标识”的“六有”标准开展建设。
随着文明实践工作的持续开展,盐田区各街道、社区以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契机,结合群众实际需要,运用基层优势资源,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开展活动,努力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在基层取得新成效。
坐落在广东省沙头角林场的新时代文明特色实践站,便是一个典型例子。“开展以森林为主题的自然教育活动,是我们实践站的一大特色。在疫情防控期间,我们研发了特色线上线下双互动自然教育公益品牌活动——争当"梧桐山之王",可全程无直接接触下安全体验自然、认知自然,参与近百人,受到学生及家长的追捧。参与人员范围辐射珠三角各大城市,甚至北京,做出了品牌效应。”广东省沙头角林场(广东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自然教育负责人安然说。
在参加了“梦想森林”之“建造植物城堡”活动后,一个名叫“紫罗兰”的孩子说:“我不再害怕和抵触泥土,也真切地感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孩子们能在体验中感受到自然之美,产生自然之情,传播正能量,这是我们自然主题教育要实现的价值。”安然说。
围绕文明实践主题,沙头角林场新时代文明特色实践站正积极探索梧桐山在地资源,编写梧桐山自然教育教材《广东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手绘昆虫笔记》,开展系列性、体系性自然教育活动。其中,针对鸳鸯谷景区,打造“以父母为导师,孩童为学院”的“亲子科普型”自然教育解说系统。还在盐田区面向各类人群、不同体验方式建立不同的自然教育功能区,深化自然教育基地基础建设,同时打造对残障人士真正友好的“全民无障碍”示范径。
办活动
“五大平台”开展16类活动,市民“点单”点出幸福感
润物无声、以文化人。在一场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中,文明之风拂润人心。
今年以来,盐田区打造“五大平台”开展16类活动,共发布“文明实践菜单”20期,开展特色文明实践活动800余场,为基层文明实践特别是城市基层文明实践提供了“盐田经验”。
自2020年1月开始,盐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各成员单位通过搜集群众意愿,每周推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菜单,常态化、高质量开展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健体服务、志愿服务等活动,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成为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重要活动阵地,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推进创文工作提质增效。
如果你问一个盐田居民,周末可以做什么?你会得到很多答案:在尽显海洋风的区图书馆听一场名家讲座、欣赏各式各样的展览领略艺术的魅力、去盐田会堂邂逅古典音乐、逛离大海最近的书吧,自由、静谧地享受读书和听海的乐趣……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每周六、日清晨,盐田区壹海城中央公园大榕树下,或是盐田双拥公园河岸边,都会传来社区居民的朗朗读书声。经典诵读,成为盐田区清晨的一道风景。这是由盐田区委区政府主办、习学书院承办的面向辖区居民开放的免费发书、免费教学的经典能量诵读活动。在老师的带领下,社区居民将诵读与健身相结合,通过调整站姿、坐姿,运用气沉丹田、吐纳呼吸的方法齐诵国学经典。
学习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在盐田成为了新时尚。“如今,孩子在家也喜欢看国学方面的书,能背诵《论语》《大学》里的不少经典篇目。”盐田居民刘女士自豪地说。
除了经典国学活动,盐田区委宣传部(区文联)、盐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还为在疫情防控期间辛苦付出的一线干部群众,精心策划了“文明实践——盐田艺术家"走基层·暖一线"慰问系列演出”,在全区19个社区开展38场文艺演出。
“盐田区文联通过组织艺术家制作涵盖曲艺、舞蹈等60余个节目的"演出菜单",实现社区群众"点单",盐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派单"、盐田区文联"送单"、群众"评单"的新模式,让慰问演出接地气、受欢迎。”盐田区文联相关负责人说。
当前,围绕市民素养提升,盐田区大力开展“修心”“养德”“守法”“尚智”“崇文”“健体”等六大行动,让城区公共文明指数始终保持在全市前列。
见成效
“文明微行动”蔚然成风,文明创建从自愿变成自觉
“周边的环境卫生相比以前有很大改善,乱扔垃圾的现象很少见到了!”“在盐田经常可以看到义工在维持交通秩序、督导垃圾分类,各方面都还做得挺好的。”在盐田辖区的商场、公园、社区等场所,辖区居民谈起盐田创文工作,频频点赞。
过去一年,盐田区建立完善文明城市创建巡查制度,发动全区上下投身创建工作。全年发现整改问题744项,其中公益宣传369项,公共秩序176项,环境卫生123项,基础设施76项。广泛宣传创建工作动态,推出“创文知识有奖问答”,参与人数50余万人次。在辖区200余处户外广告平台和2000余辆绿动自行车张贴公益广告。把“消费优惠券”融入“盐田区市民文明手册”,让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福利,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文化是一座城市文明的底色。去年以来,盐田区坚持文化软实力与硬实力并重,国学、国乐、传统文化普及和海洋生态保护等文明实践活动守正创新,结出硕果。国学“晨诵”常态化,今年开展238余场活动,近两万人次参与。“中英街3·18警示日”系列活动不断创新,线上线下互动,参与人数创新高,达到36万余人次。“山海小雅·国乐盐田”周末嘉年华场场爆满,为辖区群众呈现了瑰丽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大梅沙海底种植13000多株珊瑚苗,文明的种子播撒进市民和游客心中。
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盐田区“文明微友”积极响应,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1000余场,一万多人次参与,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强保障。微友们坚守在社区、企业园区检疫点,开展体温测量等活动;协助网格员、民警、社康医生排查返盐居民情况;成立“守护菜篮子”服务队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秩序;线上线下宣传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的相关权威信息。2020年3月5日,“文明微友”骨干李广慧受邀参加广东省人民政府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文明微友”用最朴实的志愿服务汇聚成一股“红色暖流”。
“文明微行动”蔚然成风,文明创建也从志愿变成一种自觉。在盐田的路口做文明指引,在大梅沙海滨公园、中英街关口,身着红马甲的文明微友们为游客提供贴心志愿服务,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文明如水,润物无声。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与"微友"们一起点亮文明,让文明的阳光照耀在每个盐田人的心头。”李广慧说。
■南方观察
文明成风潮,盐田做对了什么?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总抓手。创文迫切需要凝聚多方力量,上到领导班子,下到人民群众,每一个群体都是创文中的一环,缺少一环,创文就会异常艰难。
随着今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进入冲刺阶段,盐田创建的步子加快、措施强化。每周对辖区进行全面巡查,在“两微一端”对巡查问题进行及时曝光,从实从严抓紧对标整改,把创文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做出成效。“打开大门搞创文”,汇民意、聚民智,让更多市民群众共建共治共享创文成果。
城区文明基因被唤醒,居民文明习惯逐渐养成。一场场文明实践活动,活动环节设计视市民为活动参与主体,开放灵活的参与方式更让其便于并乐于参与,市民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由“要我做”变为“我要做”。这激起了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不断汇聚文明城区共建的合力。
在盐田区的文明微行动队伍中,同事、朋友、家庭成员互相影响带动,共同参加文明微行动。在文明的感召及周围人的带动下,文明微行动队伍日益发展壮大,各活动小分队可以独自也可联合开展活动,使文明微行动既能常态化持续开展,又颇具个性化和生命力,形成“影响一人、感染一片”的局面。
“微友”们纷纷表示,“文明微行动让我们更快乐”“感觉活动非常有意思有意义”“我是参与者更是收获者”……
可以看到,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也是一次政民互动的过程。当政府部门以问题为导向,把文明创建的重心更多放在补齐城市短板上,市民就会把它当成自己的事。而在做一件件“文明小事”的过程中,也让市民养成了文明习惯、传播文明理念,更收获了勇气、信任、友谊、社会认同和自我成就感。在党委政府搭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养成平台上,他们汇聚爱心,积极创造、传播正能量,不断拓展着活动的内容、形式和范围。
通过创文,菜市场不乱了,老旧小区、破损道路等城市基础设施大有改观,文化体育设施也更便民利民了,甚至法治、营商环境也得到改善……
在盐田,“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建文明城”,成了一股风潮。
■一线走访
传统文化活动扎根基层社区
走进习学书院,拾级而上进入书院的二楼,一股浓厚的书香气息扑面而来,再往里走,走廊左侧设有以朝代命名的“大汉”“宗周”“盛唐”书房,市民读者可在走廊右侧依次入座,各自安静地徜徉在书海中。
位于官上路3号蓝色海福居二层的盐田区习学书院,在今年8月被正式揭牌为新时代文明特色实践站,场馆面积近1000平方米,分为公共阅读区、榻榻米绘本馆、展览馆、多媒体教室、练琴房和青少年国乐馆。其中阅读区藏书17000余册,主要为国学类、家庭教育类、亲子绘本类、商务类等书籍。
“自古书与兰相伴,读书多了,吐气如兰。”习学书院院长刘洋说。作为盐田区唯一一座以兰花为主题的国学类图书馆,馆内种植兰花71种。“书院的环境布置得十分古色古香,能够让人心静下来,并且,这里书籍种类多样,都是小孩子感兴趣的国学书籍,是孩子们课后学习的好去处。”深圳市民李女士表示。
围绕“读好书、明事理、立人格”为主题,习学书院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深入扎根社区基层群众,常态化开展经典诵读、亲子共读、中华传统文化绘本课、国学小讲堂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活动。“习学书院作为盐田区新时代文明特色实践站,在辖区开展了一系列传统文化普及推广活动,产生了很好的影响力。”盐田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明办主任姚银泽说。
“国学经典亲子共读课堂”“能量诵读”等一系列公益课程,自推出以来,惠及了近7万居民。刘洋表示,接下来,习学书院将依托新时代文明特色实践站,在经典诵读、亲子共读等原有活动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课程覆盖面,深入扎根于社区基层群众,为盐田区乃至深圳市市民提供更加便利、优质的课程及相关服务。
新闻推荐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徐兴东)记者从市公路客货运输服务中心获悉,国庆中秋假期长途汽车票将于9月11日起全面预售,包括罗湖、福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