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海华 (原罗湖外语学校初中部教师)
作为一名曾经的语文教师,在罗湖外语学校那几年,我和时任校长袁良平的接触并不算多,但他留给我的印象是深刻的:有魄力,有能力,远见卓识,待人真诚,关心教师。
远远看去,袁校是威严的,气场十分强大。他批评人掷地有声、不留情面,说到激动处整张脸涨得通红。但当他开玩笑时,双眼立马眯成一条线,眼角皱成无数条线,眼神里的一丝丝狡黠和一丝丝童真,纷纷从线里泄露出来。
在袁校担任罗外校长的7年里,罗外可谓风生水起:国家级、省级、市级教改研讨会经常在罗外召开;罗外教师比赛拿一等奖成了现象级事件;深圳各大报刊屡见有关罗外教育教学成果的整版报道;罗外本科上线率从最初的31%左右,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攀升到91%。
那时,除了教语文,我还兼任学校宣传工作。2007年9月,罗外初中部正式分校办学。教师节后的第一天下午,时任罗湖区长鲁毅到罗外初中部检查工作,肯定罗外将优秀教师放到初中部、放大罗外品牌的做法。区领导的关怀和肯定,对刚刚诞生的初中部来说非常及时,也非常重要。袁校当即联系好了《深圳特区报》刘春生主任,嘱咐我一定要写好这篇新闻稿。记得那天快下班时,袁校把我叫去,专门就新闻稿作了指导。稿子写好后拿给袁校,袁校亲自作了一些修改和补充。9月13日,《深圳特区报》刊登了这篇稿子。
在定稿前,袁校问我:“"步步先人一步"说得通吧?”我想了想,答道:“可以。”后来想想,以袁校的水平,通不通他肯定是知道的,询问我的意见,是尊重我语文教师的身份,更是对我的信任。后来有人告诉我,袁校还特意嘱托刘主任把我的名字署上去。袁校这样做,也许是看到了我当天加班赶写新闻稿的认真劲儿,也许是对稿子质量的认可。尽管不署名也没什么,但署了名就体现出对作者劳动的尊重。
2016年教师节当天,我从朋友圈里得知了袁良平校长病逝的消息。
多年以来,我给不少人写过嵌名诗。例如,“业精缘老骥,铭德在人心”,是写给时任罗外学生处干事、返聘教师胡业铭老爷子的;“潇然语文味,人生再少;洒脱尘世间,谁和哄堂”,是写给时任深圳市语文教研员、“语文味”教学流派创立者程少堂先生的。出于尊重和敬佩,我当年也给袁良平校长写了两句,用短信发给了他:“良规来百骥,平地起春雷。”袁校很快回复:“谢谢!”过了大概一个学期,我作了修改,再次发给袁校,他很快回复:“有趣!谢谢!”我修改后的文字是——良规归百骥,平地睇春雷。
新闻推荐
8月26日刚开通的莲塘/香园围口岸,周边交通网络完备,口岸与城区密切联通。南方日报记者鲁力摄深圳站动车经过罗湖驶向广州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