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园片区效果图。
平安里学校改扩建工程。
大运新城效果图。
兰著学校。
■ 深圳特区报记者 段琳筠
勇立潮头,奋楫争先。深圳经济特区,迎来了自己40岁的生日。四十不惑,先行示范。深圳,正以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姿态,向全世界展示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奇迹。
无论城市建设,还是经济发展,都与土地息息相关,都离不开土地的厚重承载。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全力对标全球最高最好最优最强,谋在前列、干在实处。龙岗区作为深圳发展的重要东部引擎,勇于创新,善于探索,甘于实践,充分发挥高位发展优势,以大运新城为龙岗东核心、坂雪岗科技城为龙岗西核心,聚焦国际高等教育、深港合作、高端商务、源头创新、先进制造、文化体育等中心功能,全力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城区。
敢于探路先行 打造东部高地
山海龙岗,宜居宜业。龙岗,作为深圳市面积第二大城区,在不断迈向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的前路上,愈发凸显出“东部引擎”的重要作用。众所周知,深圳特区在土地改革方面,曾历经两次土地统征统转。龙岗区作为土地改革的重点试验田片区,一直都是探路者和先行者。然而,发展的脚步太快,跟所有的城市和区域一样,深圳在发展进程中也会面临土地资源紧约,尤其是大面积产业空间不足等等。然而困境中总是蕴含着勃勃生机,挑战总是与机遇并存。
2018年,龙岗区与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签订“规划国土管理改革与实践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 “框架协议”),率先在深圳市实现了委、区合作。双方致力在城市规划及城市设计、土地管理、土地整备、违建查处、生态线管理、田园综合体建设等多方面紧密加强合作,创新机制,精准施策,共促发展。全力将龙岗区打造成为深圳东部中心,并充分发挥区域辐射作用,支撑深圳东部高新发展。
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院常务副院长肖靖宇认为,这一改革创新探索,是一次宝贵的实践探索,不仅立足于解决城区的实际发展问题,更是响应了市场的需求和需要,在强区放权的背景和促进下,优先保障民生领域供给和服务,令规划决策更贴近实际,凸显服务型政府特色。同时,也进一步“简政提效”“权责统一”,有效提升了国土管理部门的体制机制改革效能,“是真正意义上的直面土地发展现实,有力破解实际问题。”
根据签订的“框架协议”,约定将项目规划研究范围按照“片区统筹”的模式,扩大到以道路、山体、河流等边界城市功能单元,积极探索“统一规划、政策联动、主体协同、分步实施”的片区统筹开发新模式,而这,也为更多地区土地规划和改革探索带来实际利好。龙岗上井片区土地整备规划就是其中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根据“框架协议”提供的探索新模式,上井片区系统考虑了整体规划与统筹开发实施安排,统一规划、综合施策,分主体协同实施等情况,后在政府相关部门和相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完成了公配设施、生态清退与违建管控,有效改善了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面貌,盘活了潜力用地,为政府收储了成片的潜力产业用地空间;在改善民生上,落实了九年一贯制学校、文体活动中心、公园等公配设施,以及政府安置房或人才房;在城市交通建设上,落实了蛇岭大道南段、龙沛路西段等城市干道,新井路等城市支路的建设,对片区土地价值和空间环境品质的提升意义重大,也是对探索土地整备实施新模式的积极实践。
创新产业用地 引领经济支撑
龙岗区是深圳产业大区。产业用地行政划拨,是龙岗“摸着石头过河”的重要探索。2018年7月8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完善国有土地供应管理的若干意见》(深府规〔2018〕11号)实施,为行政划拨界定了范围:一是公益性、非营利性用地;二是产权归政府;三是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对划拨用地的权利限制,明确了划拨用地“不得转让、互换、出资、赠与或者抵押,不得改变用途”。同时,也明确提出了“只租不售”的创新型产业用房用地,可以以行政划拨方式供应。
借力政策“东风”,深圳龙岗区阿波罗未来产业园区完成了该区首次两地块产业用地行政划拨。该园区也是深圳市第一个以军民融合为特色、以发展航空航天产业为主的产业园区,划拨地块面积共2.7万平方米,供该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免地价使用,建设只租不售创新型产业用房。无疑,这个首次实施行政划拨意义重大。只租不售创新型产业用房租期稳定、租金优惠的产业保障房,为符合资质的企业提供低成本产业空间,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同时,将地块中间道路的地上、地下空间一并划拨,可以实现地块空间连通,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动节约、集约用地;此外,通过有针对性引导产业进驻,发挥产业聚集效应,促进产业协同互动及良性发展。
不只“以地招商”,“以房招商”等越来越多的创新模式也在龙岗产业用地创新探索中,呈现优势。2020年5月,龙岗区“发布”一份特殊的招商公告,并迅速吸引了众多企业关注:宝龙新能源产业基地三宗行政划拨用地,将向社会公开征集企业“定制化”厂房需求。发布不到一周时间,便有23家企业进行意向定制,定制面积约达项目总建筑面积的2倍。
据悉,这三宗划拨地块面积约3.8万平方米,是深圳首批高标准制造业用房项目之一,旨在为高端制造业企业提供定制化、个性化、精品化一站式空间载体解决方案,提质增效产业空间发展和使用价值。这三宗划拨地块将以“定制化厂房+预招商”模式,充分满足入围的9家高科技企业对制造业用房的具体需求。该用地项目已入列龙岗区年度重点项目,于2020年9月动工,2022年底前交付使用。入围企业之一的深圳都乐精密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此次入围"厂房定制"为企业发展解了燃眉之急。”
这三宗产业用地的规划和建设,也是龙岗区探索一线城市产业用地供给新模式的重要尝试。龙岗区以“定制化厂房+预招商”模式,不断破解企业需求与产业空间不匹配难题,在拓宽产业用地供给、保障产业发展空间、扶持实体经济、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如今,龙岗区正凭借着产业空间发展优势,积聚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势能。据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龙岗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保障工业发展空间,并吸引更多优秀工业企业在龙岗区深耕壮大,龙岗区计划出台《深圳市龙岗区高标准制造业用房建设工作行动方案(2020-2025)》,明确通过区政府新建、区属国企新建、国企合作新建、国企改造旧工业区、筹集创新型产业用房等五种方式,将用6年时间,推出 200 万平方米的高标准制造业用房。
目前,龙岗区正在着力建设集中连片乃至高端制造业承载区,全面提升营商环境、优化企业服务,助力一批有前景、有潜力、有梦想的优质制造业企业汇聚深圳、扎根龙岗;持续完善“先租后让”“联合竞买”新型土地供应模式,从试点项目的实操中总结经验,进一步优化用地供应流程和履约机制,形成在特区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创新经验。
以人民为中心,建设宜居宜业新城区
龙岗河畔,鱼游鸟飞。龙岗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高度重视民生领域的土地建设和空间投入。与其他一线城市城区相似,近年来,随着龙岗区的不断建设发展,该区人口快速增长带来学位供需矛盾突出,局部片区义务教育学位供给十分紧张,尤其是公办学位供给需求情况。针对如何实现土地供给与教育设施需求匹配,如何针对紧缺的教育设施做好提前谋划工作,如何打通项目生成到建设全流程中各部门之间的衔接,龙岗区全力创新举措,优先开展教育设施梳理及实施路径研究,全力解决教育、医疗等问题,全力为辖区居民生活谋划福祉。
以深圳市仙田外国语学校为例。仙田外国语学校位于龙岗街道盐龙大道与仙田路交会处东侧,用地面积3.8公顷,周边规划居住用地分布密集。由于周边学位供给相对富余,项目前期对接过程中该片区并未显现教育资源紧张等问题,但通过对该片区人口预测分析,仍存在较大的供需矛盾隐患;且片区内有具备条件的可开发建设教育用地。
为提前谋划解决学位问题,龙岗规资局提出该项目用地条件成熟、未来需求量大,建议纳入近期重点推进项目。明确用地后,该局积极协调区教育局向发改部门申请立项,实现了从“项目等地”向“地等项目”的转变。该项目用地自2017年8月通过全面梳理提出,到2018年10月核发完工程规划许可证,再到2019年9月正式开学,手续办理和建设工程同步开展。该校建成后,周边居住小区也陆陆续续开工,提前解决了可能因学位紧缺而上访的问题,体现了提前谋划的重要性。
此外,百鸽笼九年一贯制学校、丹竹头九年一贯制学校、龙岗区耳鼻喉医院迁址重建等针对教育、医疗以及文体方面的规划整备也正在按照“预选址、预调整、预征拆、预协调、预生成”的理念持续推进中,持续发力增强人民满足感、幸福感。
龙岗区还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构建“三带四廊八片”的生态安全格局,形成全区生态系统网络。加快推进重点节点生态修复,严控节点内城市开发强度,确保区域生态安全;开展见缝插林、生态造林,多途径增加林地面积,积极拓展绿色发展空间;提高生态公益林比例,精准提升森林质量,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推进郊野公园建设,大力推进森林入城,打造高品质森林游憩体系。
智慧城建 绘就深圳东部璀璨未来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如今的龙岗,正以东西“双核”引领,织绘璀璨的远景和未来。东核将以大运新城和龙岗中心城为载体,建设城市核心功能高度完善、资源集聚和辐射能力强大、融合创新和生态特质的湾区东部知识创新及综合服务核;西核将以坂雪岗科技城为载体,依托全球领先的以5G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优势,强化区域科创引领和产业协同作用,建设坂雪岗国际化电子信息科技创新核。通过构建辐射周边的东部中心“双核”引擎,引领龙岗东、西片区均衡协同发展。
“一心”联动西核 拓展深圳都市圈北部扇面
龙岗区平湖北部新城位于深莞掌心地带,串联整合龙岗“双核”,是深圳北拓的前沿阵地,南联的枢纽节点。平湖北部新城地缘上与龙岗“西核”协作,产业上承载“西核”溢出,城市功能上与“西核”互补,在龙岗建设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承载区的产业定位下,平湖北部新城将打造成为深圳北部引领深莞协同发展的市级区域性专业化中心,进一步强化ICT产业功能的同时,提升以科技金融、创新服务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功能,同时兼有跨境电商、供应链管理及物流服务功能,建设成为深莞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中心和深莞高端制造业基地。
“多支点”驱动推进全区均衡协调一体化发展网络化
龙岗各重点区域以高水平的规划,高品质的建造,高质量的发展构建出多类型、差异化的“多支点”发展格局,以各重点片区优势特色产业为支撑,集聚高端发展要素,联动错位发展,建设宝龙科技城、东部高铁新城、国际低碳城、阿波罗未来产业城、布吉新城、云创小镇、盛平-龙园片区、龙西-五联片区、甘坑新镇、横岗南片区等重点区域中心。进一步强化“多支点”重点区域与“双核”引擎联动发展、互为支撑、互促共进,形成全域平衡、功能协同的发展格局,通过“多支点”重点区域的打造带动龙岗全区整体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网络化”聚合空间骨架支撑强化发展主轴
龙岗区将以国家铁路、城际轨道、高快速路网为骨架,在全市网络化格局的基础上,优化建立全区各功能组团和战略节点间高效便捷的网络化空间联系格局,重点突出四个方向的功能联系。一是优化提升城市功能联动轴,依托龙岗大道(轨道交通3号线),重点推进各级公共中心的功能联动和服务完善,整体提升沿线城市建设品质,推动龙岗综合服务功能的东进拓展;二是谋划打造深港科技合作东部轴线,依托莲塘口岸的开通,通过16号线南延以及东部过境通道,链接深圳国际大学园-香港科技园、香港浸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本部等深港协同创新节点,形成深圳东部直通香港的新型创新轴;三是大力发展北部区域联动轴,依托10号线、深惠城际线,强化龙岗与南山、龙华以及东莞凤岗、坪山等地区的空间联系,加快坂雪岗科技城、平湖北部新城、大运新城、东部高铁新城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强化形成深圳都市圈北部空间发展的“脊梁”,推动龙岗东西片区的整合及双核联动,并以坪山站枢纽为联系纽带,推动龙岗和坪山中心共建深圳东部中心;四是提升拓展中部产业联动轴线,依托广深铁路、清平高速等交通网络,强化从香港、罗湖到布吉到平湖的产业联动。其中香港、罗湖重点突出国际金融商务功能;布吉承接商贸、商务功能外溢,大力发展商贸现代服务业,平湖则承接坂雪岗制造业外溢功能,成为深莞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中心和深莞高端制造业基地。
新闻推荐
聂圣辉湖南麻阳人,生于六十年代末,九十年初来深,在电子厂做过员工,电子修理,管理,鞋厂管理,厂长等,现在物业公司做管理,居深圳。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