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洋 (龙岗区外国语学校(集团)星河学校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我几乎每天都和书打交道,“读书是我的生存法宝”这句话准确地传达了我对书的感谢。
真正使我对书有强烈的渴望是在来深圳从教六年后,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帕夫雷什中学》《育人三部曲》第一次进入了我的阅读视野,我有了追求偶像的想法和思考。我第一次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的文章就是《帕夫雷什中学》读后感。学生时代的读书经验虽然不够丰富,但我却懂得读书要直奔经典。《四书章句集注》《史记》等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第一次在我眼前打开,就展现了它们迷人的魅力,我对它们一见如故。
开始阅读后的头三年是我读教育名著和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最专注、笔记最丰富、用力最深的三年。最深刻的美好记忆是和李大永老师用一个夜晚、一瓶白酒畅聊孔子和庄子不同的精神境界,神侃历史上的风云人物,阔谈要过一种怎样的人生。“不知东方之既白”,何其乐哉!
为了弥补语文理论修养的欠缺,大学教授孙绍振和赖瑞云老师的文本解读类书籍是我最重要的参考书。王荣生的《语文科课程论基础》虽然非常难啃,但我还是愿意挑战自己的学习力,最终让自己对课程教学的理解更有学理的依据。
教育教学本是融为一体的,教育类书籍一直没有离开我的视野。《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静悄悄的革命》《教师的挑战》是我最近几年读得最认真的四本书,每本至少完整地通读了两遍,也做了不少读书笔记。随时翻开,我都能感受到这些教育家对我的叮咛。
李政涛和李希贵老师每出一本新书,我都会第一时间购买。读他俩的书,我经常会不由自主地大声朗读。是他们,让我看到了当下中国理想的教育样态和前进方向;也是他们,带给我找寻相同价值观的愉悦感。
还有好多书让我着迷,《红楼梦》《史记》《苏东坡传》《道德经》……回忆着这一本本书,是它们给了我站立讲台的勇气,并激励我永不止步。如果我前进的方向是在一步步告别浅薄,如果我的生命还没有堕落,那都将归功于读书——在读书中生存,在读书中热爱。
新闻推荐
深圳晚报讯(记者伊宵鸿通讯员张建国)近日,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法院对一宗特大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夏某等36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