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山大剧院逐渐成长为一个全新的文化地标,成为市民精神修养的艺术殿堂。南方日报记者朱洪波摄
今年8月14日,坪山大剧院迎来疫情之后首场演出:钢琴演奏家郎朗2020巴赫《哥德堡变奏曲》世界巡演——中国首站。南方日报记者朱洪波摄
一座剧院能够给一座城市带来什么?
有人说,剧院是城市的精神城堡,建好剧院这个精神城堡,才能寄托人们对优质文化资源的渴望,让人们徜徉于五彩斑斓的精神世界,剧院才能承载不同个体细致微妙的情感、容得下每个人的期待和想象。
对于坪山大剧院而言,过去一年,64场精彩演出,10场世界顶级戏剧放映,10余场精心安排的艺术活动交织成这一年来的点点滴滴,而透过这背后,是一座定位为开放、先锋、品位的剧院,将城市的公共空间和市民的精神享受紧密相连,将人文情怀与经济发展相对接,不仅作为这座创新城区文化生长的一种表达,更是在思想、生活方式等方面影响整个城区的发展,正如大剧院一周年活动主题所言:戏剧生,万物长。
●徐剑
1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公共空间建筑
每一座大剧院都是它所在的那个城市最亮丽风景之一,例如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被誉为世界上公认的本世纪最美丽的建筑物之一,已成为悉尼的标志。挪威奥斯陆歌剧院,从峡湾中拔起,美丽惊人的大理石和花岗岩屋顶让她看起来就像一座出水的冰川。
坪山大剧院同样不例外,从外部看,坪山大剧院就像一个疏松多孔的盒子。这个被称为“戏剧方盒”的建筑,从正式打开之际,便成为了市民打卡游玩的公共空间,通过一系列演出与活动,坪山大剧院更逐渐成长为一个全新的文化地标,成为市民精神修养的艺术殿堂。
坪山大剧院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其简洁的外表下容纳了极其丰富的内容,拥有一个1200座的综合剧场、260座的多功能“黑匣子”小剧场以及30多个功能室,内部有空中花园、休憩区域等综合配套空间,是深圳集演出演艺、原创孵化、戏剧教育、休闲餐饮等功能于一体的高端综合性演艺中心。
建筑内部空间叙事围绕着“正式”与“非正式”而展开,核心是大剧场,一个穿越建筑各层并出入于室内外的公共步道系统,围绕着大剧场,串联起不同高度的小广场、空中花园等室外“公园”,和“黑匣子”小剧场、舞蹈教室、乐器室、合唱室、餐厅等室内演艺“非正式”空间。
正式与非正式、高端与大众、传统与前卫,在这个“戏剧方盒”里若即若离,又相联互补,构成丰富而有趣的文化体验。坪山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大剧院致力于摆脱传统剧院建筑类型的单一功能模式,将"正式"的剧院功能和"非正式"的市民文化教育活动及文化消费功能结合,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公共空间建筑。”
过去一年,坪山大剧院先后举办64场精彩演出,“坪剧场·Live”连续10场世界顶级戏剧放映,先后策划推出了“方盒现场”“戏剧坪山系列讲座”“坪艺云赏”10余场精心安排的艺术活动,通过引进打造高水准的艺术作品,为观众奉献更多兼具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精品力作。
无论是建筑本身带来的市民空间,还是通过演出、活动带给人们对于舞台艺术的感观,一年来,坪山大剧院正通过构建起与人们日常生活连接的方式,在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同时,更让人们从中得到有深层意义的文化体验,不断朝着真正意义上的公共空间建筑前行。
2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选择
今年8月14日,坪山大剧院迎来疫情之后首场演出:钢琴演奏家郎朗2020巴赫《哥德堡变奏曲》世界巡演——中国首站。“带有郎朗印记的此曲,有望列为最好版本之一。”知名乐评人辜晓进点评道,《哥德堡变奏曲》100个人有100种处理方式,郎朗的琴声饱满凝重而若有所思,优美的旋律延绵不绝。
一场精妙绝伦的演奏会在坪山上演,吸引了众多观众来到坪山感受音乐的魅力,甚至有观众从北京不远千里前来倾听。不仅如此,在直播过程中,不少坪山人同样感慨于坪山大剧院与坪山文化聚落所带来的文化享受。
事实上,身处剧院当中,无论是戏剧、音乐剧、歌剧还是演奏会等,这些演出都是极其考验观众耐心的场景形式,他们需要静心端坐在或远或近的观众席上,数小时里,关掉手机,专注到舞台上,为他人的生活悲伤哭泣、喜悦欢腾,这是讲究快速消费的当下时代的奢侈品。
可以看到,在过去一年间,坪山大剧院不少演出都出现了一票难求的情况。当暮色逐渐渲染了城市的每个角落,大剧院的灯光开始如天上的繁星闪烁,吸引着人们走进剧院,不少观众从福田、南山,甚至是全国各地飞来深圳,来到坪山大剧院,通过舞台艺术的呈现,开启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对话。
而在这些现象的背后,观众的欣赏习惯与大剧院的培育、与城市的滋养息息相关。在培育观众上,通过推动戏剧文化、戏剧体验,戏剧消费和城市消费新场景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与明星大咖面对面交流学习艺术的机会,坪山大剧院正不断提升观众的艺术鉴赏能力,使演出的社会效益最大化为坪山市民的生活带来更多的诗和远方。
不久前,坪山大剧院开展“剧院里的童话世界”活动,发出信息后,招募人数“秒”满,众多小朋友和家长一起近距离感受剧院建筑美学,体验艺术的碰撞和升华,揭开舞台的神秘面纱。
在不少人眼中,如果这座城市的民众喜欢戏剧、歌剧等舞台艺术,那必定是一座精神生活受到高度滋养的城市,对于生活在坪山的市民而言,一座全新的高品质的大剧院,让他们有了文化生活的一个全新的选择,获得更加美好的精神文化享受。
3与城市共生的文化新地标
坪山为什么要建一所大剧院?对于坪山大剧院而言,这里既是一个城区的文化地标,展现着一个城市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品位,更是植根于这座城区的发展之中,通过城区文化的滋养,与这座城区形成共生关系。
在坪山大剧院开馆之际,坪山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坪山大剧院定位为开放、先锋、品位的剧院,打开这个"戏剧方盒"犹如打开戏剧文化的缤纷宝盒,这里将打造成为一个戏剧文化的综合空间、一个先锋戏剧的原创基地、一个品质引领的文化地标,承载起坪山文化创新和品质发展的担当和作为。”
此前坪山区主要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曾表示,坪山要打造成深圳高新区两个核心区之一当中最具有国际化,而且面向未来的一种创新生态。定位为开放、先锋、品位的坪山大剧院,契合的正是坪山这座创新城区的特质。
在定位开放上,坪山大剧院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面对标先行示范区要求,突出国际化导向,加强与港澳地区文化交流合作,着力建设成为一个开放、包容的戏剧文化综合体。
过去一年,来自全球各地的名家名团来到坪山:由香港芭蕾舞团带来的《天鹅湖》打开戏剧方盒之门,格莱美提名作品非洲祖鲁音乐舞蹈剧《INALA》带来从感官到心灵的双重震撼;法国原版音乐剧《巴黎圣母院》掀起音乐剧热潮;音乐会:波兰克拉科夫皇家首都管弦乐团首现古典音乐的魅力……坪山大剧院就像一个窗口,将坪山的发展置于更宏大的视野下进行艺术化的审视。
在定位先锋上,坪山大剧院充分发挥“黑匣子”剧场的多元演艺功能,探索戏剧文化创新创意发展,培养青年艺术家、集聚首演剧目、孵化原创作品、打造实验剧场。创新,正是坪山这座城区与生俱来的城区基因,坪山大剧院同样通过扎根坪山,挖掘坪山本地文化元素和特色资源,鼓励在地原创,培育孵化在地精品,以先锋、实验、原创,推动坪山文化的国际化思考和拉动城区戏剧文化生活,努力成为戏剧创新的重要发生地和集聚地。
一流的城市需要一流的经济发展,一流的城市更需要一流的文化表达。当剧院融入城市,成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剧院与城市才能水乳交融,为人们提供更多滋养。可以说,坪山大剧院正是坪山这座城区气质的一个缩影:坚定开放,勇于创新,坚持品位。
■相关
坪山大剧院签约多个
名家名团合作工作室
10月12日,坪山大剧院迎来自己一周年纪念日,连日来,大剧院“戏剧生万物长”周年庆精彩活动陆续开展,从“戏剧坪山”系列讲座带你感悟戏剧人生,到即将到来的主题戏剧日Circle剧场日,全天候、跨场景、多类型演出带你直观戏剧魅力。
除此之外,中国新生代青年大提琴演奏家潘畅、爱丁堡前沿剧展创始人袁鸿,以舞蹈连接世界,以身体感知真实的陶身体,还有即将在circle剧场日开展精彩活动的鼓楼西剧场,纷纷在周年庆活动期间相聚坪山。
为进一步推进坪山大剧院国际文化交流、原创剧目孵化、多元化戏剧教育等工作,10月24日,坪山大剧院与广东交响乐团音乐家潘畅、爱丁堡前沿剧展创始人袁鸿、陶身体剧场、鼓楼西剧场等艺术家、艺术机构工作室分别签署框架合作协议。
仪式上,陶身体剧场代表王好表示:“陶身体剧场成立的初衷就是希望以舞蹈启发大众,通过“身体”的表达把舞蹈艺术分享给观众们。希望未来在坪山开展圆运动技术工作坊、艺术家对谈等不同类型的活动上,和深圳、坪山的观众们进行互动和交流。”
坪山大剧院总经理张军表示:“从"方盒现场"到"戏剧坪山",从弦音娓娓到万籁交响,坪山大剧院坚持开放、先锋、品位的定位,成为向世界展示坪山特色的重要文化窗口之一。未来,坪山大剧院将继续携手艺术家、艺术机构工作室,多途径开辟文化艺术惠民新渠道,更好满足坪山人民群众对艺术的美好期待。”
一直以来,坪山大剧院坚持开放、先锋、品位的定位,相继引进香港芭蕾舞团剧目新版《天鹅湖》、法语原版音乐剧《巴黎圣母院》等优秀剧目,策划“戏剧坪山”、坪剧场·Live等一系列艺术品牌活动,努力打造成为一个戏剧文化的综合空间,一个先锋戏剧的原创基地、一个品质引领的文化地标。
此次与名家名团工作室的合作,将会结合双方优势资源,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通过携手演出优质剧目、举办前沿戏剧论坛、孵化原创剧目、举办艺术教育等方式,进行深层次和多元化的合作,引导观众积极参与文化交流活动,共同推动舞蹈艺术、戏剧艺术以及古典音乐等在深圳、坪山的发展。
艺术家、艺术机构工作室介绍
潘畅
潘畅,中国新生代青年大提琴演奏家,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音乐学院,毕业时获得由耶鲁大学颁发的“阿尔多·帕里索特”大提琴贡献奖。潘畅曾以独奏大提琴家的身份在世界各地举办音乐会,期间得到了众多音乐界大师的青睐和提拔,现任广州交响乐团大提琴副首席。
袁鸿
袁鸿,爱丁堡前沿剧展制作人。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作为中国戏剧创作和市场发展重要的参与者与推动者,2000年参与创建全国第一家民营剧场北兵马司剧场;2001年创办发起并组织策划全国大学生戏剧节,2005年创办策划大学生戏剧节青年单元;2012年开始发起并担任“爱丁堡前沿剧展”制作人,2015年策划发起并担任杭州西溪国际艺术节、上海“表演艺术新天地”艺术节等重要艺术节的监制和制作人。
陶身体剧场
陶身体剧场由陶冶、段妮、王好共同创办。陶身体自创立以来,巡回演出已遍及五大洲四十多个国家,是国际舞台上最受瞩目的现代舞团之一。陶身体用身体的实践解读当代概念,回归舞蹈最本真的身体语汇,引导观众构建新认知。
鼓楼西剧场
鼓楼西剧场是一家依照市场化规律运营的独立民营艺术机构,集剧目制作与剧场经营为一体。鼓楼西剧场不求高产,一直精耕细作,力求将“鼓楼西制造”打造成精品戏剧品牌。因其演出风格独特、质量优良而受到观众的喜爱,成为了京城戏剧新地标。
新闻推荐
坪山牵手华为,打造国际一流智能网联创新生态双方将在智能网联交通测试示范平台建设等方面深度合作
双方将在智能网联交通测试示范平台建设等方面深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