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梅丽小学腾挪校舍。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纳摄影报道)10月30日,“走向新校园:福田新校园行动计划——8+1建筑联展”将在深圳少年宫开幕。本次展览是对自2017年发轫的福田区“新校园行动计划”的首次完整记录和公开展示,将以三个相关核心创新事件——红岭实验小学实践、“8+1建筑联展”以及校舍腾挪为代表,向公众呈现出一幅“新校园行动计划”的全景图,并为深圳这一移民城市的学位供给问题给出了建筑界的专业思考与探索实践。
“新校园行动计划”的首批实施项目将福田区亟待开展设计的8所中小学和1所幼儿园项目协同起来,尝试在建筑设计管理体制上进行创新,输出“新校园”的共同理念。
截至目前,“新校园行动计划”的学校中绝大部分已经开工建设,其中新洲小学已建成;与红岭实验小学同期启动的石厦小学、作为“新校园行动计划”延伸板块的深国交新校区也已建成。
2018年1月,“新校园行动计划”正式推出之际,另一个崭新的建筑学议题也在前期困扰项目推进。这9所学校多为原址改扩建,在长达2-4年的校园建设期内需要原地交叉腾挪以轮换施工,这将严重影响正常教学,并存在一系列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隐患,还将严重掣肘新校园空间布局思路。为使联展不受校内交叉腾挪制约因素的影响,经过紧张多轮的调研和讨论,被业界称为“诺亚方舟计划”的“异地腾挪”策略横空出世。
本次展览的“校园腾挪”板块则清晰地展示了这一策略:利用城市暂时闲置而低效利用的土地或绿地,使用轻型建筑产品,轮动提供高品质的过渡校舍。
2018年底,以梅丽小学为典范的三所校舍相继落成。梅丽小学腾挪校舍采用由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朱竞翔教授团队研发的创新预制装配式轻型钢结构系统,使用梁柱框架与剪力格构混合受力,自重仅为传统钢筋混凝土项目的30%,它大幅降低地基要求,承载能力更强,施工也更快。采用标准通用构件,校舍各房间可灵活搭配使用,只需调整围护体、隔断及家具,即可自由转换功能。无论大班制或小班制教室、办公室或医务间、宿舍或卫生间,均能进行互换和调节。
新闻推荐
以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蜜湖片区、环中心公园活力城区“三驾马车”为总牵引 福田打造高质量发展“发动机”
▲深圳CBD。福宣供图深圳晚报讯(记者方壮芳通讯员福宣)“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国际开放创新中心”“香蜜湖土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