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向行人售卖自己包的粽子。
“穆三班”的学生和家长在书城读书时拍照打卡。
□ 本报记者 邹晨璐
“水受到了污染,应该从哪里开始治理?”“当然是源头。”这个问题,对于福田区岗厦小学五年级三班的学生和家长来说,不仅仅是一个环保问题。班主任穆罕莉从一年级起,就用这个问题警醒班里的每一位家长:家庭环境和父母对学习的态度,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在这个全校闻名的“穆三班”里,不仅抓学生的学习,家长也要参与读书打卡,“构建学习型家庭”这一课题在该班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1
学生家长叫她“老妈”
采访当天,正是穆罕莉58岁生日,在她的办公室,好几张贺卡上都写着:“老妈,生日快乐!”这些叫穆罕莉老妈的,不是她自己的孩子,也不是她的学生,而是班上学生的家长们。这一声声“老妈”源于穆罕莉在“构建学习型家庭”时,对每个家庭如母亲般负责的态度、严苛的要求。
“阅读是一颗种子,让知识在学生心间萌芽。穆老师从一年级开始就给孩子们种下了这颗种子,她坚持带领和引导孩子们阅读,从绘本到童话故事,从国内经典文学到世界名著,从诗词歌赋到上下五千年,从科普文学到《十万个为什么》,等等。”“穆三班”家长华虎说,穆老师精心挑选读物,四年来,为了让孩子们坚持阅读,她不断思考和探索。
重视学生阅读的老师很多,但是连家长阅读也要管的就很少见了。穆罕莉就是这么一个“多管闲事”的老师。在班上,每一本书她都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读完后,她还自己出卷子,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阅读考试。与此同时,她要求家长每周必须带孩子去书城看书,拍照打卡发在群里;要求家长和孩子出门书不离身,随时随地都能阅读。此外,每个学期还举办一次话剧比赛,要求孩子和家长内化读过的书,将自己的理解表达、演绎出来。
家长们从最初被动打卡、怀着不情愿的心情读书考试,到后来,慢慢把阅读变成了一种习惯,当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这样的好习惯也深刻地影响着孩子们。大家觉得,穆老师严厉的背后大有深意,更像一位“大家长”“妈妈”,守护着整个班的学生和家长。
2
“大小学生”都成“诗人”
从三年级开始,穆罕莉把亲子共读内容进行了一次升级改造。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她要求孩子们大量背诵古诗词,并且鼓励学生家长一起背诵。
家长们一开始也有点犯难。班里有位家长文化程度只有小学四年级,但是积极性很高,不管是在买菜的路上还是出门游玩,经常会自己把背的诗录下来,发到群里。“虽然这位家长经常背错,但是积极性很高,大家都鼓励她。”穆罕莉说,这位家长的积极态度也影响了其他家长,大家都迎难而上,拾起毕业后就没读过的诗词,开始背诵。两年下来,《唐诗三百首》和《宋词》来回背了好几遍,《中华古诗词》也背了3遍。
有输入就要看输出,“穆三班”每个学期都会举办一场盛大的诗词大赛,大小同学共同参与,“输出”成果一目了然。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大量的阅读和诗词背诵让学生和家长们肚子里的“墨水”从量变产生了质变。今年的中秋节恰逢国庆,各位大小“诗人”在群里诗兴大发:“一轮明月当空照,三班师生共此时!”“天空一圆月,地下两红灯。他日摘桂枝,忘却心酸苦。”“一片乡秋何以消,鹏城不夜,月明天高。”
在穆罕莉看来,坚持的成果不仅是孩子们可以出口成章,更重要的是,家长们的气质改变了。“我们班有个学生的妈妈以前特别爱打麻将,不管孩子也不打理生活,孩子爸爸意见很大,一度要闹离婚。”穆罕莉说,自从被要求读书考试、背诗词打卡后,这个妈妈打麻将的时间减少了,“被迫”花时间陪孩子阅读,也被班里的家长经常拉出去参加亲子活动。慢慢地,这个妈妈也变得懂得生活、关心孩子和丈夫,夫妻关系和睦了,孩子也变得更自信、更优秀了。
3
社会实践+家访成为学习的“延长线”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一个有着41年教龄的教师,穆罕莉深知学习和实践是不可分割的,学习要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于是,穆罕莉每个学期开学前都会提前精心设计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方案,贯穿整个学期。比如,有以传统佳节端午节为主题的包粽子、自制香包、销售香包和粽子的社会实践活动;有以爱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之家为主题的捡垃圾活动;有体验父母工作辛苦、懂得金钱来之不易,以“我工作的一天”为主题的活动;有以了解浩瀚宇宙、了解人类居住的地球气象为主题的天文台之旅等。
家长们表示,每次活动都能增强亲子沟通和互动,活动结束后都会让孩子们总结收获和体会。一次次行动,一次次体验,让孩子们从实践活动中收获爱,收获团结,收获友谊,收获知识,收获自信……
今年1月20日,寒假刚刚开始,穆罕莉就开始了一次特别的家访之旅。穆罕莉得知班里很多同学是潮汕人,过节都要回老家。在了解到潮汕地区家族意识很强的情况后,穆罕莉牺牲了自己的假期,希望通过家访、家族的力量促进学生和家长重视家风,特别是学习型家风的建设。
此次家访穆罕莉全程自费自驾。她提前让被家访的学生们做好功课,介绍家乡的人文历史和传统民俗。不少爷爷奶奶搬出了家族族谱,说起了当年求学的故事,这些让学生们感受深刻,得知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不少爷爷奶奶也自愿当起了孩子学习的监督员,开始关心孙辈们的学习生活。
通过对学生家族的家访,不仅让孩子更加了解家乡的人文历史和传统民俗,也让穆罕莉深入了解了孩子的家庭文化和背景。此次接受家访的几个学生在开学后都有了较大的转变。
校长点评
福田区岗厦小学校长 曾科:
穆罕莉老师是一名特级教师。数十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她坚持教好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在她的班里,不乏品学兼优的佼佼者,但更多的是全班学生齐头并进,共同进步。她坚持把教育工作深入到家庭,致力于培养和协助每一个家庭构建学习型家庭。她和学生、家长打成一片,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在同事的眼里,“穆特”不“特”,她平易近人,老师们都亲切地称她“穆奶奶”。她总是毫无保留地辅导青年教师,帮忙他们成长、腾飞。
左手是爱,右手是责任,穆老师托举着无数学子的明天,放飞一份又一份希望。
新闻推荐
深圳晚报讯(记者温银妮通讯员谭晓萍郭跃华)10月24日,福田区双拥办联合中国人寿深圳分公司在莲花山公园开展福田区“情系边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