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程玉珂
11月6日,“强基计划”背景下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协同培养研讨会在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政策研究专家、知名高校管理者、全国各派教育实践者近500人,共话“强基计划”背景下的新高考与人才培养。此次研讨会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学院主办,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等承办。
专家把脉“强基计划”
在主旨报告环节,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韩民作了题为《“强基计划”的政策分析与战略思考》的报告。他从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内容改革、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强化教师能力培养、深化教育评价改革5个方面提出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建议。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高中教育大数据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蒋承在题为《“强基计划”与高中教育发展》的报告中强调,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越来越重要,要聚焦新高考新教材,重视高中阶段基础学科的“学科高地”建设。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理论所教育制度研究室主任、博士后导师、北京大学人文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陈金芳作了题为《新时期学校考改、课改动态及应对策略》的报告,从“新时期中、高考改革动态”“新时期课程”等4个方面作了分享,并提出建议。
探索人才培育新路径
在主题演讲环节,北京大学数学学院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数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柳彬,从数学学科角度介绍了北京大学对于数学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理念、培养方案以及创新和改革举措。
特级教师、清华附中教学副校长徐文兵从数学学科入手,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典型案例,介绍了清华附中丰富的课程体系、特色的课堂教学及多样化的发展平台等。
深圳高级中学(集团)校长邵爱国讲解了深圳高级中学对“强基计划”的理解:首先是战略性尖端人才的培养问题,而不仅仅是招生方式变革应对问题。他还分享了深圳高级中学的特色课程与育人路径。
在圆桌论坛环节,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石室中学、青岛二中等校的嘉宾代表就“如何构建中学—大学一体化育人模式”这一主题展开研讨,并通过现场问卷调研的方式,就“强基计划需要选拔什么样的学生”展开了话题互动。嘉宾代表一致强调,“强基计划”是要选拔和培养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学生,因此要围绕这3点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探索,做好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的衔接。
来自河北省衡水中学、湖北省襄阳四中、深圳市育才中学等校的嘉宾代表就“高中教育如何应对强基计划的机遇与挑战”展开对话,同时就“高中是否有必要组建强基计划的教学班”这一话题展开互动。在场嘉宾认为,学校没有必要专门组建“强基计划”教学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中学教育始终在做的事情,因此可在以往人才培养的基础上针对“强基计划”作出理念、课程、德育、师资等方面的调整,以培养更多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拔尖创新人才。
新闻推荐
深圳晚报讯(见习记者郑淑仪)11月11日,由深圳市南山区工商联、深圳市越众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慈善会·关爱深圳拓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