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田区坐拥山海,砥砺前进,正朝着“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滨海城区”的目标阔步前进。图为盐田城区。受访单位供图
大鹏新区拥有丰富的山海资源,正加快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和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朱洪波摄
11月24日,在云南省红河州举办的“2020年第二届中国天然氧吧产业发展大会”上,深圳市盐田区、大鹏新区被同时授予“中国天然氧吧”称号。
“在深圳这样的经济高度发达、人口密集的一线城市里,居然有这样环境质量如此优异的城区,真的是没想到。”相关评审专家谈及两区时直呼意外。
接下来,盐田区、大鹏新区将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创建“中国天然氧吧”为契机,整合生态资源,将生态优势充分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打造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路径,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盐田区
碧海青山倾城色产兴人和相益彰
走在深圳市盐田区海滨栈道上,满眼郁郁葱葱,不远处是蔚蓝的大海和洁白的沙滩,区内错落有致的产业园区、住宅小区与森林山体和谐共存。
45°腾出水面!旋转、跳跃、180°劈波疾行……在深圳盐田港海域,近年来,时常能看到中华白海豚的身影。海豚的频频现身,不仅是盐田海域水质改善的缘故,更是近年来盐田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直接体现。
“未来,盐田将以"中国天然氧吧"建设为契机,整合全区山水、海洋、森林、气候等元素,突出盐田区生态旅游特色,提升生态旅游品牌,将生态优势充分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盐田区主要负责人说。
自然禀赋山海城港风光优美人居环境舒适度高
什么样的地方,才能被称为“中国天然氧吧”?业内专家表示,天然氧吧是指负氧离子水平较高、空气质量较好、气候环境优越、设施配套完善,适宜旅游、休闲、养生的地区。“中国天然氧吧”创建活动由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于2016年发起,评价指标由发展规划、生态环境、旅游配套、地区特色以及获得荣誉等组成。“"中国天然氧吧"是国家气候标志品牌,也是评价区域或景区旅游气候及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盐田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盐田区依山面海、风光秀丽,生态资源极为丰富,北部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雄伟险峻、三洲田山青水碧,南部大小梅沙海滩沙柔风顺、“黄金海岸”闻名遐迩,是“中国最美的八大海岸”之一,构成了“山、海、港、城”系列优美风光。
如今,“好山好水好生态”已经成为盐田的一块金字招牌。数据显示,盐田一年舒适月份长达6个月,适游期长达9个月;空气清新怡人,2019年PM2.5浓度19.4微克/立方米,连续五年优于欧盟标准;空气质量指数(AQI)达标率为94.5%;全域空气负氧离子资源丰富,区域年平均值达到2053个/cm3,适游期均值为2037个/cm3;地表水质总体优良,连续13年无黑臭水体,主要河流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建成全国首个自来水直饮示范区,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较为理想。
“生活在盐田很开心。”今年111岁的盐田老人黄长娇是深圳最长寿者,谈起她的百年生活,幸福满满。
“5年前,我从深圳城市中心搬到盐田区梅沙街道居住,看中的便是这里的人居环境。”深圳市民刘小姐说。目前,盐田全区森林覆盖高达65%,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3.1平方米,约为深圳平均水平的1.54倍,全国平均水平的1.64倍,是深圳市名副其实的“生态基石”。
机制创新践行两山理论创建城市GEP核算体系
优异的生态环境是如何炼成的?盐田区主要负责人给出了答案:“我们在全国率先建立了既体现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又体现人类改善环境所作贡献的城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体系,改变"唯GDP"的政绩观。”
城市GEP核算分为两大部分:自然生态系统价值和人居环境生态系统价值。通俗地讲,就是以科学的方式给生态环境算一笔账,而且评估标准是动态的。通过让城市GEP进规划、进项目、进决策、进考核,迄今盐田已连续多年实现了GEP与GDP双提升。据统计,2016年至2020年一季度,盐田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辖区万元GDP能耗年均下降4.36%,累计下降16.2%,超额完成“十三五”能耗强度降低目标进度,连续四年荣获全市节能考核第一名。
挂牌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获评全国首个区级SUC国际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的盐田,还借鉴碳排放交易理念,在全国率先落实以“碳币”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全民行动计划。近年来,盐田每年投入1000万元专项资金,对参与垃圾分类的民众赠送可兑现手机流量充值、公交出行、免费看电影的“碳币”和小礼物,努力引导居民自觉参与、源头分类、家庭分拣、精确投放,养成垃圾分类良好习惯。
“蓝天碧海、绿水青山,这是我们共同的财富。”在盐田生活了20年的市民陈先生谈到垃圾分类时自豪地说,越来越多的盐田人正在自发加入到盐田生态文明建设中。
以过去的“污染大户”盐田港为例,盐田港区241台龙门吊已100%完成“油改电”,减少港区80%柴油消耗和废气排放,成为全国首先大规模推广龙门吊油改电项目的码头。截至目前,盐田港区单位标箱能耗减少16%,碳排放减少13%;岸电系统替代燃油量约为1053万升,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3141吨。
不仅如此,盐田区全部珠宝加工企业目前均已改造或配套建设了废气处理设施,实现100%达标排放且在感官上达到“无色无味无噪”要求。“绿色政策在推进产业升级的过程中,也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更高空气质量、更优居住环境的需求。”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盐田管理局党支部书记许洁忠说。
无论是在全国首创城市GEP核算体系,开展GDP和GEP双核算、双运行、双提升实践,还是率先建立生态文明“碳币”服务平台,打造生态文明建设“人人参与、人人行动、人人享有”新格局,抑或是绿色政策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盐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积极探索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有机统一的发展路径,让高颜值的生态环境与高质量的经济发展齐头并进,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盐田方案。
产业赋能推动全域全季旅游发展释放倍增效应
“只有描绘好山海盐田的生态画卷,才能为全域旅游的持续发展做好铺垫。”盐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彭洁说。
循着这样一个思路,盐田将旅游产业布局与城区空间布局整合起来,构建“山海港城皆可观光、春夏秋冬皆可畅玩”的全域全季旅游格局。11月18日,文化和旅游部官网发布《关于公示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的公告》,深圳市盐田区位列其中。
当前,盐田正发挥山海自然资源及产业资源优势,大力推动“全域+全季”旅游发展,全面完善全域旅游软硬件建设,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形成功能完整、开放融合、具有盐田特色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打造旅游区与产业区、城区“三区融合”的国际一流的滨海休闲生态旅游胜地。
在“全域旅游”蓝图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产业主动与旅游相加,释放出1+1>2的倍增效应。比如,通过举办国际非遗创新主题展、黄金珠宝创意大赛,让黄金珠宝这一盐田传统支柱产业因旅游重新迸发活力;东部通航精心打造的“空中礼佛”“山海盐田”“俯瞰港岛”等空中游览项目成为航空旅游的代表;东部华侨城成为康养旅游的好去处;世界海岸赛艇沙滩冲刺赛、世界杯国标舞和环球巨星公开赛等国际品牌活动赛事,成为体旅融合的新亮点;还有以盐田海鲜街等为串联的美食产业链,以及大梅沙村滨海文旅小镇等,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逐渐成型。
“以生态反哺产业,为盐田带来优越的康养宜居品牌效益,助力"产业兴盐"战略,也将进一步擦亮盐田生态文明建设招牌。”许洁忠说。
一幅更高质量的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滨海城区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愿景也在盐田一步一个脚印的实践中逐渐绽放光辉。
大鹏新区
绿水青山立生态向海而兴焕生机
深圳东南,一个半岛的蜿蜒海岸线于山海间逐渐清晰,这便是深圳“生态基石”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大鹏新区。这里有着海湾、河溪、森林、湿地、沙滩、岛屿,西涌、较场尾、杨梅坑、金沙湾、大鹏所城、坝光生物谷……如一颗颗明珠镶嵌在绿色半岛上,每年吸引千万人次游客。
近年来,新区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大鹏新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将以创建“中国天然氧吧”为契机,整合生态资源,将生态优势充分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为新区“生态立区、经济强区”发展战略实施、加速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和“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夯实生态基础。
坚守中创新破解传统矛盾高水平保护“山海宝库”
夜间的较场尾,海上月光皎洁如水,海风习习,清爽怡人,游客陆小姐感叹,“空气真好,让人突然想起四个字:泌人心脾!”
大鹏半岛,号称深圳最后的桃花源,截至2020年10月底,新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28,排名全市第一,空气质量优良率97.4%,PM2.5年均浓度降至15.3微克/立方米,全域空气负氧离子资源丰富,建成区负氧离子均值高达2000多个/cm3,未开发区负氧离子均值高达3000多个/cm3,“氧吧”之誉可谓名副其实。
优越的生态环境归功于最严格的环境保护。500米长的坝光片区石鼓墩路和1000米长的生物谷路,因为珍稀古树“挡道”而改道建设;在坪葵路丰树山路段,经过的机动车都会被路边的尾气遥感监测系统测出尾气值并实时公示;实施生态补偿,与居民有无损害环境行为直接挂钩;率先试行领导干部生态审计,给领导干部套上一个“紧箍圈”……在大鹏,最严格保护的理念已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举措、制度,也内化为全体大鹏人的共识。
新区生态修复、治理工作也在同步推进,成效显著:在天空,刷爆朋友圈的“大鹏蓝”已经令人习以为常,PM2.5年均浓度由36微克/立方米下降到今年9月底的14.5微克/立方米;在水上,昔日坑塘湿地不断减少的新大河红树林复又郁郁葱葱,再现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美景;在山中,以往泥土裸露的地块已经覆绿,全区森林覆盖率由76%提升到77.58%;在海底,开展人工种植珊瑚行动,海底生态逐步恢复……
作为这座千万人口城市的“后花园”,大鹏的生态保护不能完全沿用传统的“封闭式”保护,还需要新的理念,既要满足民众不断增长的旅游需求,又要实现高水平保护,这个矛盾如何破解?
新区的答案是一方面强化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环境的承载力。新区成立以来,污水收集处理率由不足10%提升到98.3%,在全市率先并提前两年半完成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另一方面,在全国率先编写“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在全市率先拓展GEP核算应用,今年又完成了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预警研究、绿色经济活协评估体系、构建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生态文明评价考核体系研究,持续为新区生态文明建设探索提供智力支撑。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近年来大鹏新区形成了一批制度成果,初步构建了以量化评估为基础,生态产业化为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五大制度体系,成立深圳市大鹏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所、全省唯一环境资源“三合一”审判法庭。下一步,新区将以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着力构建最严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全力为深圳守护好大鹏这个弥足珍贵的“山海宝库”。
保护中发展以生态环境为导向重点片区率先践行绿色开发
如今的坝光,一片塔吊林立、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截至目前,坝光片区累计完成投资177.5亿元,引进储备生物及生命健康产业项目117个,国际生命科技中心、生物家园、绿岛国际等一批重大标志性项目加快建设。
生态保护与开发建设共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大难题,坝光交出了自己的“答卷”:坝光城市建设严格遵循生态优先原则,全域应用“海绵城市”技术,努力实现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其中不仅目前全国乃至全世界发现的最完整、树龄最长的天然古银叶树群落得到了完好保护,湿地面积还由2公顷扩大到96公顷。
相比坝光,南澳的产业绿色转型不但需要推动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发展的智慧,更需淘汰低端产能“壮士断腕”的勇气。这个被称为“东方夏威夷”的片区,由于历史原因,存在部分具有一定污染的低端产能,2018年10月底,新区通关停取缔、动员搬迁、帮助企业转型等手段,逐步淘汰低端产能,打造“无工业”特色小镇。今年新区与知名文旅企业共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塑造充满历史文化韵味及别具一格的滨海特色风貌的南澳墟镇,将其打造成滨海渔港风情特色小镇。
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推动绿色发展,以绿色发展促进更高水平保护。正是得益于生态保护,新区的生态资源优势正不断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西涌即为一例,2018年9月,西涌遭受超强台风破坏,新区抓住机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市区联合举办“大鹏新区南澳西涌城市设计国际咨询”活动,立足于推动西涌片区灾后重建工作和长远发展,实现保护与发展共赢,高起点、高标准地将西涌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最亮丽的生态旅游名片。
目前,以生态环境导向的产业绿色发展正进入“加速期”。前三季度,新区GDP同比增长2.7%,较一季度提高8.9个百分点,新区经济延续了恢复改善态势。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也在同步提升:截至6月30日,新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21,空气质量优良率98.9%,均排名全市第一。
治理中共享民间力量生长政府社会画出“同心圆”
“好可惜那天刚好有事,好想去。”11月22日,大鹏新区群团工作部、新区义工联联合新区社区国际志愿者成长中心,邀请志愿者以及热心参与新区社会事务的外籍人士一起穿越东西涌,清理沿岸垃圾。当看到“爱大鹏”的新闻报道时,一位网友在网上这样留言。
如今,全民自觉维护生态环境在大鹏已蔚然成风,并涌现了一批知名的环保品牌,如打造了“潜爱大鹏”珊瑚保育志愿活动品牌,人工种植珊瑚超1.3万株,投放珊瑚礁68座。
民间力量的生长,离不开政府的不断引领,民间、政府正画出共谋绿色发展的“同心圆”:设立“大鹏半岛生态文明建设公益基金”,举办全国“湾区城市生态文明大鹏策会”,打造11家海湾生态环境保护组织,组建党员环保队伍,形成政府、企业、社会三方合力的共建机制。
今年9月,两天三项国字号活动在新区举行让外界感受到新区在社会公众参与生态环保的广度以及生态文明观念、文化意识普及的深度——9月19日,“美丽海湾·大鹏先行”2020年全国净滩公益活动举行;同一天,“全国生态文学创作基地”揭牌成立。9月20日,首届全国珊瑚日活动在新区东山珍珠岛酒店举行,第一届全国珊瑚日活动就此开启,揭开了2020年中国珊瑚普查的序幕。
共享需要共建,共建为了共享。除了越来越多的市民来大鹏休闲旅游,感受新鲜空气和良好生态环境,新区优良的生态环境还正通过“生态+”的模式增进民众的福祉。
以大鹏自然课堂为例,通过“生态+青少年教育”这一模式,大鹏新区综合办(文明办)创新推出了“大鹏自然课堂”生态品牌活动,让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走进大自然,学习知识,“参加这样的活动让孩子受益匪浅,以后有机会我还要让孩子参加。”11月15日,家长吕女士谈起儿子参加2020年深圳读书月主题活动暨大鹏自然课堂秋季行开启走读之旅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此外,通过“生态+文化”,新区诞生了沙滩音乐节、婚纱摄影基地等品牌;通过“生态+体育”,新区大力发展游艇、帆船、徒步、穿越等运动,打造深受国内运动爱好者喜爱的户外运动天堂,“正是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新区生态环境才不断优化,也让民众享受到越来越多的绿色福利。”业内人士表示。
撰文:凤飞伟张秀娟编辑统筹:甘韵矶
新闻推荐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陈敏)高交会开幕首日,记者在盐田展区了解到,盐田区有15家企业、单位的16个项目集中亮相,重点展示在生物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