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2020深圳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和2020年深圳国际生物/生命健康产业展览会开幕。南方日报记者朱洪波摄
2020年深圳国际生物/生命健康产业展览会,观众正在体验VR康复治疗系统。南方日报记者朱洪波摄
11月19日,2020深圳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以下简称“大会”)和2020年深圳国际生物/生命健康产业展览会(以下简称“展会”)在坪山燕子湖国际会展中心正式开幕,来自国内外生物医药领域的近千名专家学者、政府代表、企业高管齐聚坪山,共同探讨行业发展前景。
一直以来,生物医药产业被称为“永远的朝阳产业”是高科技行业“皇冠上的明珠”,世界各国竞相投入巨资布局产业发展,在今年全球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更是受到广泛关注。站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的节点上,此次大会与展会的举办,无疑是深圳抢抓“双区驱动”和综合改革试点重大历史机遇、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
坪山作为此次大会与展会的主办地,一直以来都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区主导产业之一,如今,坪山生物医药企业达到了615家,企业数量以年均100家、产值以年均30%的增速递增,已然形成了“生物医药企业首选坪山”的发展态势。坪山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用足用好综合改革试点政策红利,充分发挥政策扶持力度大、湾区合作紧密、科技金融体系完善、科研平台载体齐备、创新成本较低、营商环境一流等优势,携手海内外创新创业人才,共同描绘生物医药发展的“坪山蓝图”,助推深圳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核心引擎。
撰文:徐剑郑婷婷
4位院士出席大会高规格大会折射坪山创新发展氛围
“坪山目前正在谋划生物医药产业全新的医学科学院和全新的创新创业人才体制机制改革,这是促进生物医药领域技术和人才加速向环境、资源、健康等领域应用和渗透的一个重要举措。”大会开幕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院士通过视频为大会致辞。
本次大会以“生物医药新高地,先行示范再起航”为主题,有来自国内外生物医药领域的100多位院士、科学家、专家学者、政府代表、企业高管,以及来自世界500强企业、创新研究项目团队和创投风投机构的专家学者、企业高层、技术精英近千人将参加会议,近万人参展。
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明杰在内的4位院士,以及北京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史渊源等20位科研院校专家学者,同时大会还邀请了来自香港生物医药创新协会、君实生物、百济神州、药明康德、健康元药业等一大批著名企业的代表和产业专家。
会上,专家学者以及行业领军人物等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为目标,紧紧围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试验区进行了深入研讨,为深圳市和坪山区深入把握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趋势,建设世界一流的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城提供了发展思路与路径。
此外,本届展会展览面积1万平方米,共有180家机构参展。展览范围涵盖生物信息及生物创新技术、高端医疗器械技术与智慧医疗、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平台及服务、防疫物资及医疗设备、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及专业人才招聘等五大板块。
在不少专家看来,本次大会及展会规格提升、形式新颖、嘉宾阵容空前强大,在这场生物医药产业的盛会背后,折射出的是创新坪山热气腾腾、蒸蒸日上的发展氛围,是坪山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磁场效应”不断提升的体现,更是坪山抢抓机遇,谋求跨越提升的一次主动作为。
13场行业论坛大咖云集助力坪山加快构筑全域创新生态
“如此众多的重量级嘉宾云集,不仅是因为坪山已具备生物医药的优良产业链,更令人关注的是坪山打造的全域创新生态体系,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充沛动能,已然形成独特优势。”会议期间,不少参会专家如是表示。
笔者了解到,大会期间,美国工程院院士孙勇奎担任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南科大生命科学院院长张明杰;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校长特别助理、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美国AAASFellow冯新华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深圳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院执行院长史渊源教授等三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同台演讲;君实生物、百济神州、药明康德等一大批著名企业的创始人和领军人物到场作主旨报告或参加论坛研讨。
事实上,本次大会与展会的高规格举办亦是坪山积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教育链融合发展,加快构筑全域创新生态体系的一个缩影。搭台引路,招强引优,对标一流标准完善发展要素,正让坪山的创新优势越发明显。
此外,本届大会通过线下结合线上,采用“1+1+1+10”的形式举办(1场闭门会&行业领袖峰会、1场主论坛、10场分论坛),吸引了全国生物医药行业领袖嘉宾130余人到场,与会专家针对深圳以及坪山如何精准布局生物医药前沿性、关键性科技和产业重大要素,提出了众多极具价值的真知灼见,同时也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方向性指引。
例如深圳生命科学国际专家论坛,通过现场连线旧金山、香港、波士顿、圣地亚哥、弗吉尼亚等地,邀请哈佛医学院教授、英国制药学院国际委员会董事会成员、PPD全球产品开发实验室战略副总裁及百济神州首席医学官等5位世界顶级生物医药行业专家,与深圳论坛现场共同聚焦研发、临床及医学沟通等话题,用最新的数据与案例,分享洞察与观点,一起探讨生命科学国际合作的未来。
10个项目集中签约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撑服务体系
在当天的揭幕仪式上,坪山区分别与大鹏新区、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战略合作等10个项目集中签约,同时举行了深圳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院、南方科技大学坪山生物医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华南安评中心暨安领生物医药(深圳)有限公司等揭牌仪式,香港名医诊疗中心入驻仪式,ICH园区建设启动仪式,同写意湾区俱乐部成立仪式等多场活动。
“这些重大项目将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撑服务体系,贯通从成果的产生、成果的转化、成果的应用直到产业化的整个通道。”坪山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重大项目的集中签约,将有利于深圳在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和高端医疗领域体制机制创新上先行示范,深化医疗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医药创新研究能力,进一步推动深圳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启动建设的ICH园区是坪山探索打造与国际规则衔接的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园区,该园区将形成“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金融支持”的创新产业链条,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园区运营机构,在招商引资、产品研发、代工生产、技能培训、投融资、专利申报、成果转化等方面为园区内企业提供全程服务。
随着合作深度、广度的不断延伸,以及萨米医院BE/I期临床试验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加快建设,坪山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将注入更为强劲的动能。此外,坪山将积极抢抓“双区驱动”和综合授权改革试点重大历史机遇,力争在政策先行先试等方面不断探索突破,进一步提升生物医药产业的优势。
笔者了解到,为适度发挥政策对产业的带动作用,坪山将积极争取药品、医疗器械等相关审评认证权限下放;争取国家药监局药品/医疗器械审评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分中心坪山基地落地建设;争取相关综合授权改革试点,简化在国外已获得上市的药品、器械的审批流程;开设生物医药研发活动用物品进出口通关绿色通道,推动科研人员、资金、生物制品、试剂等跨境流动、快速通关等。
坪山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坪山还将贯通融合创新研发—成果转化—生产制造全产业链,依托粤港澳大湾区政策优势,运用好"一国两制三关税区"的制度多样性和互补性进行制度创新,在人才引进、资本流动、产学研合作、贸易通关和引进外资上加强合作,打造坪山特色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圈和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核心引擎。”
新闻推荐
近期,坪山街道联合六联、坪山、和平、六和社区及花园小区工作组分别在辖区成立“食品安全工作坊”,持续开展食品安全快速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