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程玉珂 钟昕
11月27日,深圳市南山区和广州市天河区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共同举办了2020大湾区中小学德育工作“双城”论坛,简称“山河对话”。会上,两地互相分享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经验,共同探讨当下德育工作的新路径。南山区教育局局长刘根平和天河区教育局局长王海鸿签署《友好合作交流备忘录》,双方今后将围绕教育综合改革、德育工作、教育科研、创新教育、优秀人才培养等方面,以教育论坛、教师培训、师生交流等形式,广泛全面地开展教育对话与交流。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肖川发表了题为《生命教育与师生幸福人生》的精彩演讲,系统地讲述了生命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
□ 新闻回放
两大强区: 推动广深教育协同发展
为什么是深圳南山区和广州天河区开启对话交流?“南山和天河同处南粤大地,两区区情相近,气质相同,都是领风气之先的地方,都秉承改革开放精神。”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局长刘根平这样解释。南山区自2015年至今教育投入311亿元,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超1/5,其中2020年投入了77.5亿元,是2015年(31.5亿)的2倍以上;近五年完成新建、改扩建学校25所(其中新建17所、扩建8所),增加学位4万多个;2018年度履职评价在珠三角48个区县中排名第一;连续三年全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学生学业成绩居全市之首。南山区教育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称得上是“教育强区”。
刘根平表示,接下来“山河对话”将成为两区进行友好交流的品牌,今后将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积极探索,努力提升育人的成效,共同促进大湾区基础教育协同发展。
“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他拥有的良知、勇气和担当。但这一特性更多是因教而化,并非天生而来。教育首先是精神和灵魂上的,然后才是技术的,基于此,我们有了"立德才能树人"的判断。”天河区教育局局长王海鸿表示,两个区举办“山河对话”活动,不仅是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实际行动,更是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的有力举措。
□ 主题演讲
肖川: 将生命教育从“观念”变为“信念”
2020年即将过去,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生命教育成为教育者亟需深入了解的课题。怎样理解生命教育?为什么需要生命教育?如何在实践中落实生命教育?基于当下中小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北师大肖川教授从理论概念、行动纲领、教育意义等多个方面阐述了生命教育话题的相关内容。
肖川教授首先从目的、过程和内容三个方面讲述了生命教育的基本概念。生命教育包括为了生命(目的)、通过生命(过程)、关于生命(内容)三个部分。生命教育的目标是为人的生命成长、幸福人生而努力,老师进行生命教育是以学生生命的成长、美好、和幸福圆满为价值追求。“通过生命”是指生命教育过程要关注学生的生命需要与生命表现。这种需要包括受到认可和欣赏的需要、获得新体验的需要、探索的需要,尤其是责任承担的需要。“通过生命”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把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实际情况作为教育的着力点。“关于生命”是指教育内容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理解人类生活、理解人。肖川认为生命教育应当是优质教育、良好教育的代名词。
关于生命教育的具体实现路径,肖川教授认为教育领导者和教育者发挥的作用尤其重要。生命教育要求教育者不仅要具备专业素养,还要具备现代文明素养。教育者本身要形成真诚、亲切、体恤、欣赏、喜乐、温暖的新人格。卓越教师的重要特征是富有活力、具有生命力。教育领导者要以现代文明为高度,以把学生培养成文明世界的建设者为目的。同时,肖川教授强调,教育领导者如果不关注教师的生存境况和生命境界,不关注教师的文化底蕴和专业素养,只一味关注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品牌营造,无异于舍本逐末。
对于生命教育的理解需要一个不断丰富和消化的过程,最终实现将生命教育从“观念”变为“信念”。肖川教授提出了四个实现过程:首先是彻底的思考,真正理解;其次是充分分享,如此次“山河对话”,即双方能够在平等的地位上进行理解沟通;再次心灵互对,不能流于形式主义;最后要不断强化,教育取得效果必须要实现及时反馈和强化。
生命教育还强调知行合一。教育者要以对生命的理解、生命特征的理解、对具体对象生命的理解为层次循序渐进,最终落实到细致的教育行为中去,让教育过程变得更温暖、更具有人性关怀,让学生的校园生活充满关怀、激励、温暖和成就感。
肖川教授指出,影响学生幸福指数主要存在两个关键因素。首先是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求老师和学生之间以积极、和谐和真诚为情感纽带;其次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仅要有知识性课程教授,还包括社交关系、人生价值体系等多个方面的课程建设。
如何在学校中落实生命教育?整体要求是把生命教育当成学校办学的灵魂,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词。肖川教授给出七大教育行动纲领:一要调动学生全部的生命潜能,为幸福人生而学习;二要激发教师生命的热情,充分感受工作的意义和乐趣;三要创造温暖而雅致的校园文化,带给师生以美的陶冶;四要以生命教育的精神发掘各科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获得创造幸福人生所必需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五要打造生命化的课堂,在各科教学中从态度与方法层面体现生命教育的价值追求;六需要学校肩负起父范学校或母范学校的职责;七要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的平台和家校沟通的管道,促进家长的生命成长。要将教育行为置身于社会行为中,因为教育质量与社会文明之间是水涨船高的关系。社会文明进步来自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包括学生、教师和家长所有成员在内。
□ 经验分享
监督、服务、共享让德育成为学校建设之根基
在分论坛上,来自深圳南山区和广州天河区的德育工作者从德育特色、班主任工作和团队工作三个方面展开对话。南山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公民教育与团队建设中心的刘万讲以《德育的颜色和重量》为题分享了南山统筹全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做法和心得。
为了让中小学工作指南立足于南山区实践和众人的智慧,南山编制了《南山区中小幼德育行动计划》,计划包含6大行动、6大颜色。即橙色方圆行动,健全德育管理制度、落实德育常规、完善综合表现评价等;绿色培根行动,讲好中华美德故事、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红色红星行动,落实中小学少先队、共青团改革十项任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蓝色灯塔行动,着力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的队伍;紫色摇篮行动,注重家庭、注重家庭、统筹协调好公安、执法、社区等各类社会资源。
“德育工作者要摒弃浮躁之心,要做看得到的德育、做有重量的德育。”刘万讲介绍,继6大行动之后,南山还搭建了智慧德育服务平台,每个学校都有一个登录端口,将本校开展的德育活动分门别类上传到该平台。平台后端通过实时监控学校上传的数据,对每所学校进行排名并展开一周一评审,实现了监督、管理、服务和共享四大功能。
当天下午,南山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学府中学、南山区赤湾学校、广州中学、深中南山创新学校、南山实验教育集团鼎太小学、天河区龙口西小学等校德育负责人也从学生个性化培养、课程开发、活动育人等方面分享了各自的德育工作经验和成果。
新闻推荐
录制“线上养犬登记便民窗口服务”小视频 招商街道“硬服务”方便居民办犬证
(记者郑恺通讯员刘萌萌)在南山区招商街道行政服务大厅办理犬证,最快一天可完成审核。连日来,该大厅推出系列线上线下举措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