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4日,观澜街道新澜社区举办第二期商户联盟议事会议。受访者供图
9月17日,无疑是龙华区观澜街道基层治理进程中一个里程碑式的日子。
当日,观澜街道大富社区基金正式签约诞生,这是观澜成立的第三个社区基金,也是龙华区第八个。
签约仪式上,以库坑股份合作公司为代表的4家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及以顺络电子为代表的6家爱心企业慷慨解囊,为大富社区基金捐款35.8万元。
大富社区党委书记胡志表示,社区基金将在减贫扶困、安老扶幼、扶弱助孤、民生公益、培育和扶持社区志愿团队等社区组织、培养社区公益人才和支持社区环境营造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观澜街道,地处龙华区东北角,辖区居住形态以城中村为主,居民则以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家属为主要组成部分。在外来人员密集的城中村,治理工作无疑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近年来,观澜街道高度重视,统筹布局,通过加强社区社会组织能力建设,不断强化社会组织服务社区、参与社区、治理社区的“桥梁”作用,力求破解城中村社区治理的难题。在街道的精心培育下,辖区社会组织已从2016年的66家增至109家,社会组织质量不断提升,作用更加凸显。这些社区社会组织发展迅速,逐步成为社区居民与各界力量公共参与的重要载体以及社区治理的中坚力量。
街道精心培育扶持社区自组织深入参与社区事务
不久前谢幕的龙华聚善日活动,陈霞着实忙碌了一番。作为观澜街道桂花社区馨灵志愿者协会会长,她带着社区一帮全职宝妈,配合社区居委会忙前忙后,将聚善日的活动料理得井井有条。
馨灵志愿者协会是一家由桂花社区全职宝妈们发起成立的社区社会组织。2015年年底成立的时候,协会会员仅仅只有15人,如今已经发展至200余人。
馨灵的会员数量增长迅速,与协会在桂花社区广泛的公共参与分不开。如今,馨灵已经是社区党委(工作站)、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居委会亲密的合作伙伴。
“社区里的很多事情,大家都会主动找我们一起来做,我们的宝妈们也非常热情给力。”回忆起这几年协会的发展,陈霞的语气中充满自豪感。
在城中村社区治理的舞台上干得风生水起的,不仅仅是“霞姐”。经过数年的培育扶持,观澜各社区居民自组织发展有序,均形成了自身在社区治理中的“核心竞争力”。
库坑社区友爱志愿者协会也是一家颇有口碑的社区社会组织。
这家协会成立的初衷就是让有闲余时间的居民能为社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三年多的发展历程中,友爱志愿者协会一步一个脚印,吸引了近400名库坑居民加入。“聚善爱心菜园”是协会的特色项目,通过打理一块100平方米的菜地,吸引社区亲子家庭参与其中。基于菜园的产出,协会不定期开展爱心捐菜活动,将蔬菜免费派送给社区环卫工人、高龄老人及残障人士等。
比较而言,社区自组织——新澜社区商户联盟对于社区事务的参与更为深入。该联盟覆盖新澜社区汇食街、升华一二街、新澜大街、观澜大道新澜侧、食品路、众安街、桂澜新村等689家商户,并确立了定期议事机制。
联盟建立的初衷,是为了搭建商户与政府沟通的桥梁,团结商户开展商圈自管,推动商户履行社会责任和参与社区公益。每一次议事会议,商户联盟都会邀请新澜社区党委负责人、商户代表共同参与。目前,联盟已收集关于广告宣传、公共设施、停车位等问题建议13条,8条已由社区处理,5条上报至街道相关部门跟进。经过联盟的建言呼吁,观澜大道转新澜社区升华二街车辆掉头问题得到圆满解决,极大地方便了片区群众出行,联盟的努力得到一致认可。
紧盯专业能力提升激发社区社会组织活力
社会工作专业人士认为,社区自组织最根本的特点在于其草根性、在地性、区域性,这一特点决定了此类社会组织在社区拥有广泛的号召力。但在另一个维度上,从社会工作的专业性论,社区自组织的生长发育亟须专业力量、资源的扶持,方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社区社会团体以文化体育类、志愿服务类居多,骨干成员往往以全职宝妈和中老年群体为主,普遍存在活动开展实操性强,但项目撰写能力弱、在地化特色不强、申报渠道单一等问题。”观澜街道社区社会组织促进会(下称“观澜促进会”)会长初继伟说。
观澜促进会是在龙华区民政局、观澜街道办事处指导下成立的街道级枢纽型社会组织,其重要使命就是推动社会组织能力建设,提升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水平。
针对社区自组织的普遍短板,观澜街道深入推进社区社会组织建设工作,指导观澜促进会以咨询辅导、专题培训、参访交流、主题沙龙等多种形式提升社会组织基础能力,并在每季度召开社会组织联席会议,与社区社会组织共商发展方向,厘清发展思路。今年以来已接受社区社会组织咨询800余次,开展系列活动30余场,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向好向优。
项目策划是社区社会组织专业能力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与社区社会组织生存、发展息息相关。而每年的公益创投、社区民生微实事、活力资金等项目,也为各类社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
紧盯社区社会组织在项目申报与管理方面的短板,观澜街道相关部门研讨决定,借鉴培训机构的辅导思路,采用“高考冲刺班式辅导”模式,对公益创投项目申报要求进行命题式解析与重构,逐一了解各社区社会组织申报意愿,为适宜联合申请项目的协会匹配搭线,建立公益创投项目申报冲刺微信群,量身提出项目撰写方向建议。在项目书通过初审后,邀请项目专家进行一对一项目优化和路演答辩辅导,通过筛选、征询、结对、提议、把关、优化“六步法”打通项目申报难关。
今年上半年,在2020年龙华区社会组织“党建+公益创投”项目申报中,观澜街道指导辖区社区社会组织一举拿下6个公益创投项目,其中4家为社区社会组织。
除此之外,观澜促进会通过逐一走访10个社区,联动各社区社会团体、社工、居委会专职人员等开展专题调研会,指导帮扶社区社会组织打造特色品牌项目。目前,已指导桂花社区仁良太极拳协会打造了《同舟共济,携手共行》,指导舞之魂广场舞协会打造了《“捂紧钱袋子”防电信诈骗知识进社区》、群星歌唱协会打造了《“艺”同防疫,携手“童”行》等10余个项目,并为绿行户外运动协会等6家社区社会组织制定项目服务策略包,助力社区社会组织发掘自身潜能。
值得一提的是,观澜各社区党委也不遗余力支持社区社会组织发展。以大富社区为例,社区党委依托党群服务中心,为社区组织提供近30平方米的共享办公空间以及日常培训场地。同时,社区还在民生微实事项目申报中,优先支持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区自组织上报项目,想方设法缓解社区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的资金瓶颈。
构建发展支持体系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可持续发展
尽管观澜在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上先行一步,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但街道职能部门在走访调研中发现,社区工作者们对社区社会组织的认知不够清晰,支持保障不够到位,同时,各社区社会组织自身发展程度和综合实力参差不齐,与社区内各治理主体的联动合作程度也千差万别。
这一现状,让职能部门意识到,“社会组织的孵化与培育,不是靠某一股单一力量可以成就,需要联合多方资源,提供高效、系统、全面的支持,才能更高效快捷地达成目标”。
基于这一认知,结合龙华区城中村治理全面提升工作,观澜街道正在酝酿出炉社区社会组织体系建设有关制度文件,以党建引领、加强业务指导、完善支持措施、加强品牌建设、注重作用发挥为导向,整合各界资源为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体系化支持,不断优化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环境,促进社区社会组织规范、健康、有序发展。
总的来说,观澜街道拟以“分类管理”的方式将社区社会团体、自组织等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力量纳入城中村治理体系中来。结合具体举措来讲,在社区建立社区社会组织联络机制,联结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发挥作用,畅通各类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渠道,使辖区社区社会组织能从社区、居委会获得辖区项目资源、活动承接、人员对接、场地使用、信息公开等方面支持,为辖区社区社会组织提供便利;社区、居委会也能全面掌握社区社会组织的总体数量、人员构成、发展方向等情况,及时给予监督和指导;同时,通过星级评估,对不同级别的组织实行针对性的扶持激励政策,对积极参与社区治理的社区社会组织在运营指导、宣传、经费扶持、资源链接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积极引导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服务,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据了解,相关制度文件正在进一步完善中,近期将正式发布。这样一份在街道层面针对社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系统化支持的文件,预示着观澜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将迎来黄金时期。
南方日报记者吴永奎
新闻推荐
本报讯(龙华新闻记者吴春华通讯员陈燕婷柯遵群)近日,由观澜街道桂香社区星花居委会主办,桂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承办的星花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