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区首届家庭垃圾分类打卡赛吸引众多居民参加。
▲浪花垃圾转运站引入垃圾干湿分离设备并稳定运行。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站在“双区”建设的新起点上,这一年,龙华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积极响应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召唤,坚持践行五大发展新理念,在龙华区委区政府加快建设“大湾区国际化创新型中轴新城”的目标引领下,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作为重要抓手,围绕分类投放、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等重要环节,紧扣提升分类质量、促进源头减量、推进能力建设“三个目标”,坚持同频发力、上下联动,有效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全链条闭环提升。
目前,全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8%以上,参与垃圾分类逐渐成为龙华绿色发展的“新时尚”。
从住宅小区到城中村 以点带面全范围铺开
2015年起,深圳市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并于2019年出台《深圳市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行动方案》,要求住宅区实行楼层撤桶,设置垃圾集中分类投放点,安排督导员每晚7点至9点“手把手”教授、督导市民开展垃圾分类。龙华区积极落实市、区有关要求,于2018年在观湖街道文澜苑小区首推“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模式。
2020年,垃圾分类行动关注重点从住宅小区转向城中村,龙华区率先在观湖街道景田小区开展城中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通过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层层压实责任完成村内生活垃圾桶撤桶,并设置1个集中分类投放点、1个专项垃圾暂存点和1个厨余垃圾暂存点。在此基础上,基层党员、社工、义工不间断地宣传引导,探索形成了“党建引领、双工驱动、宣传引导、奖惩结合”的城中村垃圾分类可复制经验。目前,景田小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40%,人均家庭厨余垃圾分类量达0.11公斤/日。以景田小区为标杆,龙华区完成了12个垃圾分类示范村的创建。
与此同时,住宅小区也不懈怠,自今年9月1日《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以来,严格落实“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的要求,压实物业住宅小区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职责。以观湖街道招商澜园小区为例,物业服务单位积极配合,组织保洁人员参与垃圾分类业务培训,定时定点督促引导居民做好家庭厨余垃圾分类工作。
据了解,目前龙华区339个城中村、180个物业住宅小区共配备分类设施2961套、督导员2961名,每天早7点至9点、晚5点至9点现场指引督导,引导居民准确分类投放垃圾,家庭厨余垃圾分类量达0.1公斤/日。
聚焦厨余收运痛点 落实分流分类减量
分流分类是“上承投放、下启处理”的中端环节,是垃圾分类全链条的关键节点。龙华区打造九大分流分类处理体系,委托30余家有资质的垃圾收运企业,配置100余辆收运车辆,全面规范运输环节的标识和作业管理,统一分类收运车辆外观,实行全区垃圾专车专运,严格杜绝“混收混运”现象,确保各类垃圾日产日清。依托“深圳垃圾分类”“美丽深圳”微信公众号平台公布预约收运途径,设置专线电话,为居民提供垃圾收运线上预约服务。
厨余垃圾收运是垃圾收运中的“痛点”。据了解,龙华区餐厨垃圾产生单位约有1万家,且大多数为小型餐饮店,大型厨余垃圾收运车辆进入住宅区、小型餐饮店经营场所收运餐厨垃圾受场地限制,无法做到点对点收运。为此,龙华区探索分类分级收运,打通二次分流体系微循环,以街道为单位设置30个厨余垃圾暂存点,通过压实清扫保洁企业责任,按照管辖的保洁片区将小型分散的厨余垃圾收运至厨余垃圾临时存放点,并与末端处理企业做好衔接,全力扫除区域覆盖盲点。
以龙华环境公司为例,龙华环境公司将管辖保洁片区内住宅小区、小型餐饮门店等产生的家庭厨余、餐厨垃圾集中收运至暂存点,再由区餐厨垃圾收运处理特许经营企业运至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目前,龙华环境公司日在大浪街道4个集中暂存点的收运量达18吨/日。
积极试点强化末端配置 提升垃圾处理工艺技术
末端处理上,龙华区完善餐厨垃圾、废旧家具、废旧织物、绿化垃圾、玻金塑纸、年花年桔等垃圾处理场所基础设施配置,全区设置废旧家具垃圾处理场所2处,绿化垃圾和年花年桔垃圾处理场所1处,厨余垃圾大小型处理点16处。
其中,厨余垃圾的处理是重中之重,2020年龙华区厨余垃圾收运处理工作目标为700吨/日,区餐厨垃圾收运处理特许经营企业处理能力为500吨/日,无法满足处理需求。在此情况下,龙华区大力推动厨余垃圾小型设备配置工作,以弥补厨余垃圾处理能力的不足。据了解,目前全区共配置小型厨余垃圾处理设施15台,处理能力达到252吨/日,就地处理厨余垃圾(含果蔬)超过200吨/日。
末端处理压力需要源头减量缓解。龙华区加强新技术试点运用,在大浪街道浪花垃圾转运站试点建设干湿分离转运站,引入垃圾干湿分离设备并稳定运行,采用“干湿压榨分离+压缩转运”工艺,将原生垃圾进行处理,处理能力为100吨/日。该项目现已投入使用,原生活垃圾经过压榨分离后减少约30%,随后干垃圾将送至焚烧厂或填埋厂处理,湿垃圾送至餐厨垃圾特许经营企业协同处理。
立足垃圾分类宣传教育 精准强力开展专项执法
垃圾分类行动的全民参与,离不开垃圾分类宣传教育。11月27日,龙华区首届家庭垃圾分类打卡赛正式启动,趣味十足的互动体验活动吸引了全区近8500户家庭积极参与,将垃圾分类实践的“种子”撒进千家万户。
针对身处一线的督导员、社会监督员和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义务人员,龙华区以社区为单位开展“三员培训”行动。除了日常的入户宣传、普及培训之外,“美丽龙华,从我做起”垃圾分类宣传视频、垃圾分类新logo、“全民学分类”微信答题程序等丰富多样的宣传形式面向全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2020年以来,龙华区累计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约760场、主题培训800场,发放指引、《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手册、海报25万份,播放垃圾分类主题宣传视频180万次。
宣传普分类,执法抓违规。自《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以来,龙华区强力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执法工作,进入集中执法期后,累计开出责令整改通知书1710份,立案处罚75宗,罚款90550元。
龙华新闻记者 杨奕 通讯员 李源辉 文/图
新闻推荐
税收优惠助力商圈“新夜态” 龙华税务部门强化服务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华灯初上,商圈内游人如织,入夜的深圳街头巷尾仍是一片勃勃生机,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市民积压已久的消费欲望正“节节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