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坪山区护河义工队每天重点巡查河段日常保洁、沿河排水口排水等情况。
朱洪波摄
今年10月,由水利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共同举办的“寻找最美河湖卫士”活动结果揭晓,广东共有3人入选。深圳市坪山区龙田护河义工队队长唐治红为其中之一,获得全国“民间河湖卫士”荣誉称号,他也是深圳市唯一获此荣誉的义工。
在深圳市坪山区,与唐治红一道投入到护河治水工作中的民间力量不在少数。近年来,坪山区水务局广泛挖掘民间力量参与爱河护河行动,积极探索全民参与治河、管河、护河的工作新模式,推进民间河长参与机制、巡河模式和活动开展“三个转变”,常态化高质量开展巡河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水环境治理的“跑冒漏滴”问题,有效推动水环境持续改善。截至目前,民间河长队伍由2017年的几十人发展到现在的4000多人,累计巡查河湖3.6万余人次、5.4万余小时,反馈并整改各类问题800余宗。
由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推动治水护水深入开展。在沿河居住区,坪山区发动唐治红等一批关心河湖的群众,成立护河志愿队(民间河长),参与保护河湖,逐步构建起“区—街道—社区”三级党政河长+民间河长的护河机制;建立水务部门、街道办事处与护河志愿队密切联系的治水机制,各部门分工合作,打造“发现—反馈—整改”闭环,形成了“政府推动、群众参与、齐抓共管”的新工作机制。
由定期巡查转变为就近监督,提高治水护水时效。坪山区按照“就近分片”原则,将民间河长们分为1个直属护河义工队、6个街道护河义工队、20个社区级志愿队,从最初定期集体巡河的方式,发展到个人就近巡河与集体巡河相结合;引导民间河长充分利用闲暇时间,发挥临河优势,每天早晚进行巡查,重点巡查河段日常保洁、沿河排水口排水等情况,对发现水体污染、水质恶化等现象第一时间上报处理,并开展清理岸边垃圾、劝阻不文明行为、宣传护河知识等护河治水工作,随时随地发现并帮助解决河道问题。
由零散活动转变为常态开展,实现治水护水长效化。坪山区护河义工队总结出“一看、二闻、三拍、四传”的巡河要诀,“一看”河道及两岸有没有垃圾,河水颜色有没有浑浊变黑;“二闻”河水有没有气味发臭的情况;“三拍”是对河流远景、左右两岸近景进行拍照;“四传”是把所在位置跟河流照片传到“护河义工微信群”,通知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处理。同时,参照志愿者管理模式,不定期对民间河长进行相关培训,以老志愿者带新志愿者的方式,帮助新志愿者快速熟悉河道,学习巡河技巧,做到“能发现、会识别、善宣传、懂应对”,确保护河志愿活动常态化开展。
撰文:徐剑郑婷婷
新闻推荐
12月16日17时,龙岗区宝龙派出所接到报警,某市民在路边发现一名迷路老人。民警黄志强立刻奔赴现场找到老人,发现其身穿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