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区宝龙街道东部高铁枢纽片区。
▲“定制化厂房”宝龙智造园效果图。
12月28日,全省首推“定制化厂房”宝龙智造园项目开工仪式在龙岗宝龙二路举行,成为刚刚迎来四周年的宝龙街道优化营商环境又一亮点。该项目坐落于宝龙新能源产业基地,总投资约9.6亿元,可为高端制造业企业提供精品化一站式空间载体方案。成立4年以来,宝龙街道始终立足自身产业优势,积极打造高标准智能制造产业园区,为促进龙岗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高品质产业空间支撑。
宝龙智造园是该街道加速“智造”新城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自街道挂牌成立以来,宝龙科技城相继纳入深圳国家高新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重要节点,深圳市5G产业集聚区、辖区东部高铁枢纽片区上升为市级战略区域,生物药创新发展先导区作为全市唯一的生物药特色产业园区落户宝龙……4年来,宝龙的产业发展能级不断提升,正成为新兴产业聚集的智造高地。据悉,2019年,该街道实现GDP368.9亿元,增长18.6%,总量全区第二,增速全区第一;今年1~11月工业增加值211.06亿元,同比增长11.9%,增速居全区首位。
提升产业发展能级 打造生物药专业化产业园区
今年11月18日,在以“峰在哪里——生物医药技术与安全”为主题的深圳BT产业峰会上,全市“十四五”期间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重点打造的五大园区之一——宝龙生物药创新发展先导区正式亮相。旨在打造“国际生物示范城”,核心为建立“学研产医”自循环产业生态。其作为专业化产业园区,将瞄准生物药产业发展最前沿,以抗体药物、细胞治疗、基因治疗为核心产业,以高端医疗器械、制药设备、基因检测等为配套产业,着力打造“3+X”产业体系。
近年来,随着龙岗区产业的转型升级,宝龙街道由过去传统的工业区,逐步转变成ICT、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新城,这与宝龙交通及核心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生态资源环境等方面密不可分。
在交通及区位优势方面,便捷的交通运输和区域核心的区位优势,赋予了生物药创新发展先导区旺盛的活力。厦深高铁、轨道交通14、16、33号线,外环高速、东部过境高速等交通战略通道为先导区与深圳市中心、宝安机场、莲塘口岸等构建30分钟交通通勤圈,为先导区加速要素互联互通提供了强力的支撑。
在产业基础方面,龙岗区及宝龙街道多年在医疗器械、生物药等方面已经具有一定的积累,电子信息产业更是龙岗区的优势主导产业,这为先导区推动IT+BT融合发展,打造上下游联动的生物药产业链提供了更好的环境。
在生态资源方面,生物药创新发展先导区坐拥于水库、湖泊、山体、绿地等丰富生态资源,拥有松子坑森林公园、水库、八仙岭公园、正中高尔夫球场等大型文体设施,产业成景观,园区即公园。
目前,“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融的产业配套环境已经在宝龙街道初步形成,进一步提升了街道对于高端企业和高层次人才团队的吸引力和承载力。据统计,截至目前,该街道新增国高企业116家,总量达315家;新增创新载体5家,创新平台、创新载体总量达65家。
优化城区空间布局
助力产城融合迈入新步伐
“只要是符合宝龙产业方向和高质量发展需求的优质项目,一定有地可落。”宝龙街道负责人表示,未来3年,宝龙街道将释放更多产业空间,完全有条件承接更多重大项目。为更好更快发展挖掘出更多“宝龙空间”,自街道成立以来,宝龙街道聚焦重点,盘活存量用地,向存量要增量,为高端项目、优质企业入驻发展预留充足空间。
2019年12月30日,宝龙街道龙东上井片区利益统筹项目作为“土地整备实施新模式”改革试点,土地整备规划通过审批,成为全市首单土地整备集体备案项目。项目以新型、普通产业等为主,将规划一所最少45班九年一贯制学校、24班幼儿园等教育配套设施。全面助力片区产业经济发展,吸引更多新型人才汇聚。
“街道始终把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基础工程",千方百计、不遗余力地服务企业、服务产业。”宝龙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一直以来,街道积极创新土地开发方式,着力拓展产业空间,以上井项目为试点积极探索片区统筹开发新路径,辖区可招拍挂集中连片产业用地85.87公顷,能满足各类企业用地需求。
不仅如此,辖区东部高铁枢纽片区上升为市级战略区域。该片区规划处于深莞惠都市圈关键区位,涵盖宝龙街道同乐、同心、同德三个社区,面积约为16.4平方千米,已于2019年5月完成深圳东部高铁枢纽片区交通规划。
“宝龙是龙岗产业基础最为雄厚、最具潜力的区域之一。”宝龙街道负责人表示。今年12月28日,宝龙智造园项目正式开工,产业定位为ICT、电子元器件、AIOT、生命科学、绿色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该项目瞄准高端制造企业的痛点和需求,按照高端制造业高标准厂房要求设计,积极打造高标准智能制造产业园区,为促进宝龙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高品质产业空间支撑。
与此同时,该街道聚焦人才需求,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轨道交通14、16号线建设正加快推进中,已建设949个5G基站,区骨科医院一期投入使用,京基商业综合体、宝龙文体中心开工建设,辖区已建、在建的人才保障房近1.5万套……未来,宝龙对外交通联络会更便捷、发展格局会更开放,产城融合发展已迈出新步伐。
(郑燕妹 姚锐 李健阳 卢志伟 何婧)
新闻推荐
深圳前海石墨烯研究院,科研人员进行石墨烯海绵产品试验。南方日报记者肖雄郜曈摄前沿新材料产业集群突破前沿新材料技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