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2020全国双创周深圳活动暨第六届深圳国际创客周在龙岗开幕,展示产品上千件。
7月8日下午,深圳龙城高级中学,参加全国高考的考生笑容灿烂,家长上前摸摸脸,表示鼓励祝贺。
2月14日,在深圳龙岗区海能达工业园区的生产车间,工人们佩戴口罩上岗。
6月23日,深圳市龙岗区牛始埔村38号楼顶,工作人员正对5G基站进行施工铺设。
2020年2月7日,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深圳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父女痊愈牵手出院。
3月6日,深圳市龙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举起牌子在深圳北站西广场等候,护送务工人员从“家门口”到“厂门口”。
深圳地铁3号线龙岗线。
9月29日,在国庆和中秋“双节”来临之际,深圳市龙岗区天誉实验学校,老师和学生们在教室里合唱起《歌唱祖国》等歌曲,气氛热烈。
当时针指向岁末零点,2020年将融入岁月的长河。
你会如何回忆即将逝去的这一年?
时光镌刻下奋斗的足迹。站在岁末回望,龙岗在抗疫寒冬之时摸索前行,在春暖花开之际回归社会常态,在热火朝天中实现经济增速扭负为正。
在这个充满变化和不确定的年份中,这座城区始终涌动着向善向上的蓬勃力量。
什么最能概括龙岗的2020年?跟着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的镜头,回顾那些最戳泪点的瞬间。
●撰文:刘越亚摄影:朱洪波
硬核
一场疫情,让地处龙岗的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成为了深圳抗疫的“主战场”。作为深圳唯一的新型冠肺炎确诊患者的定点收治医院,全市最强的医疗卫生力量在此集结。
疫情期间,一个个确诊患者陆续出院的消息从这所医院里传来,振奋人心。
在定点收治医院、高速检疫卡口、深圳东站、社区健康驿站,龙岗人持续巩固防疫成果,坚持守好每一道防线,全力扎起一道疫情防控的“铁篱笆”,守护着一方城区的往昔如常。
重启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趋稳向好,龙岗工作的主战场也转移到了经济领域,全力推动辖区内企业复工复产成为了重要任务。
“暖心直通车,欢迎您回深。”一辆辆从外地开回的复工专列大巴车抵达龙岗。龙岗区一直积极协助各地务工人员安全有序返岗,出台环环相扣的帮扶政策,助力企业顺利度过经济减速所带来的阵痛。
人回来了,工厂里的机器转起来了,生产就“热”起来了,产业大区龙岗的信心和干劲更足了。
暖心
受疫情影响,全市学生延迟返校。一场深圳教育史上最大规模的在线教育教学由此展开。
停课不停教。因疫情滞留老家的龙岗教师心系学生,迎难而上,在雪地上、在牛棚里为学生们“在线开课”。
在今年延期一个月举行的全国高考上,龙岗区9559名考生奔赴考场,为梦想而战。
经历了特殊时期下的高考季和开学季,龙岗“后浪”们在危机中收获知识与成长,也从中读懂生命与使命。
提气
新冠疫情的袭扰,复工复产的大考,全球产业链的重构和调整、内循环的开启……特殊之年,龙岗经济顶住压力,快速实现了产能的回血。
今年,龙岗于全市率先实现全区5G信号覆盖,上半年GDP增速位列全市第一,并捧回了“中国工业百强区”三连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区域”第二名等多项奖项。
这份“成绩单”的背后,体现的是龙岗经济的韧性,透露的是信心和希望。
贯通
地铁10号线开通、3号线东延段开工、14号线开始铺轨,大运新城将建四线交会的交通枢纽……今年以来,龙岗的城市轨道交通网越织越密,不断释放利好。
从曾经的3号线一枝独秀,到现在日渐密集的轨道交通网络,龙岗以打通战略通道为目标,“舒筋通脉”,活力大增。不断扩大的龙岗轨道“朋友圈”,为深圳高水平打造东部中心建设打开了想象新空间。
深圳奇迹龙岗印记
大潮奔涌向前,时代生生不息。
回望深圳经济特区40年的奋进史,目光向东——龙岗区,同样从“一穷二白”起步,同样秉持改革创新精神,从客家围屋到大运中心,从“三来一补”到创新驱动,从“半村半城”到现代都市,始终与深圳同频共振。
回首2020年,龙岗在大考中练就城区韧性与品质,一路奔涌向前,加速“出圈”。
当历史的航船驶入2021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的时代坐标下,始终坚持“产业立区、创新强区”战略不动摇的龙岗,将接续奋斗,全力打造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的高水平深圳东部中心。
新闻推荐
布吉街道全面启动火灾隐患整治工作层层落实消防责任 确保罗岗社区摘帽
为打赢省火灾隐患重点地区整治督办罗岗社区的战役,龙岗区布吉街道已全面启动火灾隐患整治工作,召开了火灾隐患重点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