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龙华区福城街道新开的竹公园竣工。附近的市民推开家门,转角进园,在此休憩打闹,享受亲近自然的快乐。深圳特区报记者 耿超逸 摄
■ 深圳特区报记者 方慕冰
通讯员 伍秋蔚 张妮
竹林迎风摇曳,清新绿色扑面而来。近日,龙华区福城街道新开的竹公园竣工。附近的市民推开家门,转角遇见绿,在此休憩打闹,享受亲近自然的快乐。
依据公园地理环境、植被现状,福城街道将4500平方米的竹公园打造成以生态修复、康体休闲、文娱活动为主要功能,以竹子为主要景观的特色社区公园。记者来到龙澜大道与茜坑路交会处,看到竹公园内种植毛竹、刚竹、紫竹、佛肚竹、青皮竹以及凤尾竹等竹木,搭配多年生植物组团及诗意景墙,尽显“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的主题氛围。
“十几年了,门口的空地一直是荒地、菜地,去年终于被开发成了公园,来这休闲的人多了,我们的生意都变好了!”在竹公园对面路口开店的黄先生说,天气好的时候,自己也会跨过马路到公园里转转,希望未来公园能增加一些健身器材,供市民运动锻炼。
“家门口有了小公园,拐个弯就是竹林美景!”福城街道茜坑社区围仔村居民吴瑞梅也特别喜欢带着三岁的女儿来竹公园散步。在她看来,身边的绿意浓了,环境变好了,是市民真正能享受到的惠民工程、生态福利。
街巷拐角、被垃圾占据的墙角边、城中村小块违建地等“边角料”一度成为社区环境、城市品质的“小伤疤”。但经过街道的整治、共建后,用“见缝插针”的方式布局城市公园,提高市民对绿地的感知度和获取度,不仅能让城市更有“温度”,也是市民美好生活升级版的需要。
龙华区福城街道城市管理科项目负责人蒋笑告诉记者,2020年,福城街道辖区环境面貌持续改善,共建狮径公园、竹公园等5个社区公园。除公园外,福城街道还全力推动市容环境提升项目建设,发掘打造隐藏在街巷角落、长期被忽略的微小空间,在龙澜观天路跨线桥周边、观光路转龙澜大道交会处、茜坑路与龙澜大道交会处、福前路河道周边交会处、福前路、章阁路、观光路等16处路口打造精致的“口袋公园”,既实现了城市土地资源的精细化利用,又有效激发了社区活力。
“随着春节假期临近,疫情防控反弹风险上升,我们也呼吁辖区居民留深过年。”蒋笑说,有了这些家门口的绿地,每一位居民都能出门即见绿、转角遇美。疫情期间既能避免聚集,又能放松心情、缓解压力,让留深过节的市民享受到细微之处的诚意与关爱。
新闻推荐
卡尔丹顿时尚创意产业园二期封顶 将打造成集研发办公、品牌展示等于一体的时尚创意新高地
卡尔丹顿时尚创意产业园二期效果图。本报讯(龙华新闻记者周德萌)昨日,小镇卡尔丹顿时尚创意产业园二期工程封顶仪式在园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