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深圳 今日福田 今日罗湖 今日南山 今日盐田 今日宝安 今日龙岗 今日龙华 今日坪山
新岭南 > 广东 > 深圳 > 今日龙华 > 正文

人才总量逾80万,高层次人才6年增长18倍 龙华:汇聚人才雁阵 打造科创高地

来源:深圳特区报 2021-01-09 07:40   http://www.kcqsx.com/


龙华区全力营造人才创新创业和聚集发展的良好环境,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图为中科飞测研发人员在工作中。中科飞测是深圳市科协首批院士(专家)工作站。

1月7日是龙华区4周岁生日。当天上午,坐落在深圳北站汇德大厦的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中心(下称“双创中心”)正式启用并投入运营。

在双创中心,龙华区精心为港澳青年搭建起了一个创新创业、施展才华,实现梦想的大舞台。港澳青年可以享受房租、物业管理费及水电费优惠政策,跨境人才招牌与猎头服务;港澳创新创业社群可以在此交流碰撞出更多创意“火花”,一处对接港澳及国际创新资源的前沿阵地正加速崛起。

营造一流环境,加快构建全方位、全周期的人才服务生态体系,让人才“如鱼得水”。近年来,龙华区以优越的区位交通、雄厚的产业基础、优惠的扶持政策和完善的人才生态等优势,不断扎实推进人才政策优化、精准引才、贴心服务等各项工作,推动科技创新与人才驱动同频共振,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才向往龙华、融入龙华、扎根龙华,在龙华实现自己的梦想,为龙华区打造“创新城区”注入澎湃动能。

●聚一流人才 为“创新城区”提升“智”的高度

截至2020年底,全区人才总量超过80万,其中高层次人才数量6年增长18倍,市级以上高层次人才占比超过86.14%;行政区建立以来,新引进人才以年均超过50%的速度递增;工匠人才队伍每年增加人数近2万;24家省市创新创业团队、17个高层次医学团队、96家名师工作室争相落户……

日前,龙华区首份人才大数据研究报告出炉,一组组靓丽的数据成为深圳“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有力注解。龙华,正加速打造深圳人才新高地。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早在2012年新区成立之初,龙华就发出了打造“人才新高地”的强音。通过积极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龙华大力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社会环境,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开启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首秀”,策划“百名海外博士龙华行”,多年来,龙华区一系列的“走出去、请进来”的揽才行动收获颇丰,先后吸引70余名海外博士与龙华区达成合作,成为龙华高层次人才方阵的中坚力量。

除了走出去、请进来,龙华还不断推出各种人才政策。2014年,龙华开始实施“龙舞华章计划”系列人才政策,至今已逐步构建起广泛涵盖高端、中端、基础人才的“金字塔”型人才政策体系,分层分类在奖励补贴、住房安居、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医疗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2018年,针对辖区医疗卫生、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的情况,龙华区制定出台了《深圳市龙华区人才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纲领性文件,以及《深圳市龙华区引进和培养医疗卫生人才实施办法(试行)》《深圳市龙华区引进教育系统高层次及青年人才实施办法(试行)》等具体实施政策。

2019年,龙华区又制定出台了《深圳市龙华区文化体育名家工作室扶持办法》和《深圳市龙华区技能人才扶持办法》等人才专项政策,构建了总体全、局部优、导向实的人才政策体系链条,为各领域高端人才引进、培育和评价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政策支撑。

从事创新能源研究多年的茆胜是国创新能源研究院院长,几年前,他从从美国硅谷回到国内创业,特别喜欢龙华区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和龙华优越的地理位置。“未来,我们要协同政界、商界、科学界,高效率整合科技资源,打造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为龙华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造一流环境

让人才感受“家”的温暖

“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须以一流的人才环境为依托。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

多年来,龙华区秉持“人才优先”理念,厚植人才培育沃土,用最好的资源礼遇人才,全力营造人才创新创业和聚集发展的良好环境,推动区域人才服务体系日臻完善,人才发展生态日渐成熟,让各类人才安心、安身、安业。

2017年第一个“深圳人才日”,龙华区建立深圳市首个区级人才安居服务大厅;

2018年4月第十六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中国版画博物馆人才版画馆亦隆重揭牌,借助版画这一既富有民族特色又世界通行的艺术载体,为人才“造相”;

2019年“深圳人才日”,龙华开通全国第一条人才绿道示范段,将大量的人才元素融入绿道景观,打造出“串园景连山城,敬人才享自然”的绿道典范,再次刷新识才、爱才、聚才、育才的范式;

2016—2019年,在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这一全球英才风云聚会的舞台上,龙华区延揽英才,乘势而上,人才工作更大放异彩,连续4年获得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突出贡献奖”;

秉持“人才优先”打造人才工作IP,2020年11月的第四个深圳人才日上,龙华区一次启动10个创新项目,直指塑造龙华区具有全球辨识度的人才工作标识体系,向全世界彰显龙华爱才初心;

已成功举办7年的龙华区“百名海外博士龙华行”活动,如今已升级为“深圳行”,在深圳各区开枝散叶,衍生出新的品牌,“百博行”的品牌矩阵规模初具……

除了用最好的资源礼遇人才,龙华区还完善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在人才引进、奖励申请、商事登记、党组织关系转接、子女入学等方面,开通一站式“绿色服务通道”,以为高精尖人才提供上门服务的方式为人才提供各类综合保障。

发出龙华引才最强音,2019年,龙华区还举办了首届“突出贡献人才”评选表彰活动,通过对在龙华作出突出贡献的、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人才和团队进行表彰,不断强化龙华重才、爱才的城市引才格局。

●育一流产业

助城区增加“创”的浓度

2011年,龙华区高层次人才、大数据专家贾西贝回国,投身大数据行业,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旅。

2014年,龙华区开始实施“龙舞华章计划”,以优渥的政策邀约海内外英才逐梦龙华。正是在这一年,贾西贝将他创立的华傲数据迁入龙华,公司享受税收政策优惠、产业配套支持的同时,还得到1000万元创业资金。

在最优营商环境的氛围中,九载衔枚疾进,华傲数据按下了发展快进键,如今已成为国内数据治理领域专利最多、参与一线城市数据治理融合最多的大数据企业,是名副其实的行业冠军。

而在龙华,和贾西贝一样,越来越多的人才扎根于此逐梦奋斗,与龙华共同成长。

“工业互联网,现在全球没有哪家企业敢说它是老大,我们就瞄准这个定位去努力。”2018年10月,李军旗掌舵“工业富联”,肩负起探索富士康向“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转型的重任,如今他所主导的工业互联网项目获得“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国家人工智能试点示范项目”以及“广东省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等多项荣誉称号。

扎根龙华不到两年,罗兹曼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周国瑛领导的亦诺微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就向美国食品与医药管理局(FDA)递交了T3011(瘤内注射)IND申报,获FDA批准开展临床I期试验,该产品成为全球首个在三国同期开展临床试验的溶瘤病毒,为龙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书写了精彩一笔。

温书豪、马健、赖力鹏三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联合创立的晶泰科技,致力于以算法加速药物早期发现、药物筛选、药物临床前开发等研发关键环节。在国内领先的科技新媒体发起寻找“新基建之王人工智能领域TOP50企业”活动,晶泰科技成为人工智能药物研发方向的唯一入选企业……

创新是龙华的底色,人才是创新的动力源泉。如今,龙华区正在全面打造“数字龙华”,构建“一圈一区三廊”发展格局,推动“产城人”到“人城产”转变。在“双区建设”和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如何让人才成为龙华新一轮发展重要支撑和基础保障,龙华区提出了“一个计划、两个人才圈、三大品牌工程”人才发展新思路,通过优化提升一个“龙舞华章计划”,创新打造“一南一北”两个人才圈,加快推进大数据、人才街区、人才绿道等人才“三大品牌”工程建设,为龙华 “引才”“聚才”“敬才”注入新动力。(龙宣)

新闻推荐

龙华发布首份人才大数据研究报告 全区经认定的各类人才总数已达80万人,高层次人才数量6年间增长18倍

本报讯(龙华新闻记者周德萌)昨日,在龙华区成立4周年之际,龙华区发布首份人才大数据研究报告。报告显示,目前龙华区经认定的各...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人才总量逾80万,高层次人才6年增长18倍 龙华:汇聚人才雁阵 打造科创高地)


 
频道推荐
  • 山海嵌玉带 人在画中游 编织绿色生态网,盐田区已建成绿道257公里
  • 聚龙山公园开展“垃圾不落地”宣传活动
  • “龙聚坪山”系列政策加速聚集创新人才,去年引进各类人才增近四成 力争本科以上人才住房“应保尽保”
  • 福田努力打造世界领先的创新创业环境和营商环境 百名博士游福田
  • 深圳医保窗口服务将进驻各区和街道 5月1日起,首批20个街道政务服务大厅可办理医保业务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