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深圳 今日福田 今日罗湖 今日南山 今日盐田 今日宝安 今日龙岗 今日龙华 今日坪山
新岭南 > 广东 > 深圳 > 今日龙华 > 正文

显微世界 大匠十年磨真功 非遗传承人张彦立走出创新之路,让微刻画融入日常生活

来源:宝安日报 2021-01-12 06:46   http://www.kcqsx.com/


张彦立进行微刻画创作。

张彦立通过放大镜观察自己的微刻画作品。

微刻画作品《鹏城盛世图》。

张彦立的“米雕”作品。

“西塞云山远,东风道路长。人心胜潮水,相送过浔阳。”这是唐代戴叔伦的一首诗,微刻画的非遗传承人张彦立把它刻在了磨成米粒大小的猛犽材料上。一粒米大小,要在上面刻字,不用放大镜想要清楚认出刻在上面的字,可不是那么容易。在张彦立的刻刀下,刻得准确是必须做到的,除此之外还要把字的形也刻出来,才算本事。由此可见,其微刻技术的功力有多深厚。

龙华区新认定的第三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上,微刻画是其中一个项目。“微刻画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刀代笔,可以在骨、核、玉、竹木、金银铜等材质上进行精细刻画创作,是传统工艺美术中最精细微小的一个门类。”作为微刻画的非遗传承人,张彦立坦言,如何让微刻画从传统工艺美术范畴突围,通过创新表现形式,融入日常生活,是目前他最为关注且一直在思索的问题。

微刻讲究“意会神刻”

刻刀在各类工艺材料上刻画,有时候连创作者本人都会因为材料尺寸太小,难以看得清楚刻的图形和字体是否准确。对张彦立来说,创作精细的微刻画,并非靠看,更多是靠“意会神刻”。

不少人容易把微雕和微刻混为一谈。张彦立说,其实两者并不相同。微雕所呈现的图形和字体是凸出来的,而微刻则是凹进去的。而他更擅长微刻。

算算时间,从开始拜师学微刻画至今,已有十余年。“2009年,我认识了我的师父陈荫山先生。也正是那一年,我真正与微刻画结缘。”张彦立至今还记得当时的拜师情形,学微刻画与其他的技艺不同,入门前需要一定的美术和篆刻基础。巧的是,这些基本功,他一早就已经练就。

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因为基本功扎实,张彦立得以顺利拜入陈荫山门下,正式学习微刻画。“虽然有一定的基础,但最初学习微刻画也并不轻松,最难的环节莫过于对刻刀的把握。”刻刀代笔,笔是软的,刀是硬的,掌握的度把握不好,就没法精确刻画出自己想要的图形和字体。“刻画的范围大部分都是在几毫米内的,这对创作者而言,更增加了难度。”

说是“意会神刻”,但没有一定的功力,是很难做到用意念来刻画作品的。虽然张彦立有基础,入门后也花了近一年的时间来训练定力和眼力。

“古代有纪昌射箭的故事,列举了训练眼力的方法。而我则用过吊铜钱和看色环的方法来训练自己的眼力。”张彦立称,吊铜钱时,他会在铜钱的圆孔中再放置一个小物体,每天盯着看,直到眼睛看到的孔内物体变大,才算训练有成效。而色环的方法则是在一定的距离内放置两个不同颜色的色环,通过长时间训练,把两个色环看成一个(放大、重叠)时,方算成功。

训练眼力的同时,也要训练定力。“所谓的心静,就是能感受到自己的心跳和脉搏跳动的声音。”只有在几个条件都具备的前提下,微刻画的学习和创作才能渐入佳境。

走出微刻创新之路

打开张彦立创作所使用的工具包,可以看到各种微刻画所使用的工具。不仅有刻刀、刻画的材料,各种美术笔,还有不同的磨刀砂纸。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进行刻画创作前,刻刀一定要先磨一磨。金刚砂纸磨第一道,无砂化纸上磨第二道。最后用一个抛光板对刀尖进行磨砂抛光处理。”刀尖磨锋利后,再在各种材料上创作,事半功倍。张彦立说,微刻画能使用的材料有很多,但他较常用猛犽,因为这是所有材料中最精细的一种。

用猛犽材料创作的《鹏城盛世图》可以称得上是张彦立的代表作品之一。在放大镜下,深圳数个地标式建筑跃入眼中。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在一片“盛世”景观下,还刻有521字的《前海赋》。

据介绍,《鹏城盛世图》创作于2020年,曾入展《深圳经济特区40周年2020深圳美术创意大赛》。作品尺寸为2×8cm。根据深圳地形特点,张彦立微刻出平安大厦、地王大厦、春茧体育馆、世界之窗、凤凰山、机场等地标式建筑。除此之外,还刻了一只展翅高飞的大鹏以及深圳90后诗人易不问创作的《前海赋》。

除了《鹏城盛世图》外,张彦立还展示了他创作的“米雕”作品。“米雕作品应该是我所有创作的作品中最精细微小的作品了。相比于图形,刻字难度更大。”张彦立介绍道。

采访间,张彦立取下他所佩戴的项链饰品,外表没有什么奇特的项链,其实“暗藏玄机”。吊坠的底部有一个放大镜片装置,对着光,透过放大镜往里看,可以看到他所创作的一幅微刻画。张彦立介绍,这类创意饰品,需要先把微刻画内容创作出来,再结合饰品制作工艺,把两者相结合。目前,这类饰品因为新奇有创意,颇受欢迎。

除此之外,张彦立还在其他的工艺品中进行微刻画创作,如印章微刻画、金银材质长命锁微刻等。随着微刻画入选区级非遗项目后,张彦立明白,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这门技艺,他希望从现在开始,能把微刻画与更多工艺技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创新之路。“我希望把微刻画从一般的展示工艺作品中脱离出来,让其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中。”

龙华新闻记者 袁春燕 通讯员 林佳曼/文 记者 蔡维泽/图

新闻推荐

龙华区第六个政务分厅开进深圳北站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中心 这个平台好方便 能办287项政务事项

深圳北站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中心政务分厅。本报讯1月7日,由龙华区政府投资建设的深圳北站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中心正式启用并投...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显微世界 大匠十年磨真功 非遗传承人张彦立走出创新之路,让微刻画融入日常生活)


 
频道推荐
  • 山海嵌玉带 人在画中游 编织绿色生态网,盐田区已建成绿道257公里
  • 聚龙山公园开展“垃圾不落地”宣传活动
  • “龙聚坪山”系列政策加速聚集创新人才,去年引进各类人才增近四成 力争本科以上人才住房“应保尽保”
  • 福田努力打造世界领先的创新创业环境和营商环境 百名博士游福田
  • 深圳医保窗口服务将进驻各区和街道 5月1日起,首批20个街道政务服务大厅可办理医保业务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