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龙岗乐城小学 程晓琪
小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养成包括生活起居、清洁卫生、饮食、用眼卫生、体育锻炼、卫生打扫习惯等方面。其中,生活起居习惯除了按时睡觉、按时起床以外,还包括平时保持坐、立、行走的正确姿势。小一新生刚刚入学,难免会由于认知不够全面、缺乏习惯养成意识等原因存在不良卫生习惯。对此,老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抓住契机,耐心引导,使学生意识到良好卫生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情景再现
缺乏好习惯的他们
镜头一:小红(化名)每天下课都会跟其他同学去操场上玩耍,回来的时候已经快要打上课铃了,没有时间去洗手。在上课写字或思考问题时,小红还经常会啃手指。
镜头二:小刚(化名)上完厕所后没有洗手的习惯。老师在与小刚沟通后发现,小刚认为反正暂时又不吃饭,不洗手也没关系。
镜头三:小兰(化名)是一个漂亮的女孩子,留着长长的头发,但她经常会把自己的头发叼在嘴里。
镜头四:小明(化名)刚开始在写字的时候腰直身正,但在写了五分钟之后,身体会慢慢地贴近桌子,头也会逐渐低下去,眼睛与书本的距离非常近。
分析解答
自觉性低,难以养成好习惯
认知片面
小一新生对于卫生习惯的认知还不够全面。通过调查发现,许多学生都有基础的卫生意识,比如饭前便后要洗手、早晚都要刷牙洗脸、要勤换洗衣服等。在平时的生活中,也有学生能够保持这些良好的卫生习惯。但当老师提出保持正确坐姿、保护眼睛等内容时,学生的疑惑比较大,普遍不认为这些也属于卫生习惯的范围。由此可见,学生对于卫生习惯的认知比较片面化。这就容易导致学生在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过程中,不会重视坐姿的纠正、眼睛的保护等方面。
意识欠缺
通过镜头二中小刚的表现可以发现,许多学生实际上缺乏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意识。有的学生认为有些不良卫生习惯无伤大雅,因此不重视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这也导致这些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逐渐养成了不良卫生习惯;有的学生受到家庭方面的影响,基本没有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意识,因此平时也不注重卫生;还有的学生将精力主要集中于玩耍方面,认为洗手、洗脸等会浪费时间,因此会直接忽略卫生习惯的养成。正是因为缺乏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意识,这些学生更容易忽视、不接纳他人的建议,难以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实践困难
在师生沟通的过程中,许多学生提出“感觉有些坏习惯不知道为什么就形成了,想起来的时候才能纠正”“自己需要别人的监督,否则很难纠正一些坏习惯”等。镜头三中的小兰就说,自己知道吃头发这个习惯不好,可是只有在自己意识到的时候才会纠正。由此可见,很多学生实际上有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愿望,但在平时的实践中很难真正做到,经常不自觉地就会受到不良习惯的影响。
策略引导
树立卫生意识,形成良性循环
引导全面认知
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我组织了一场主题班会。在主题班会上,针对学生缺乏对卫生习惯的全面认知这一问题,我播放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表现。比如,有的学生写字的时候坐姿不端正,有的学生经常揉眼睛等。在播放具体情境的过程中,学生提出了疑问:“坐姿不端正、揉眼睛是否也属于卫生习惯?”结合学生的疑问,我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对于卫生习惯进行了全面的认知,使学生了解到卫生习惯不仅仅包含饭前便后要洗手,早晚要洗漱刷牙等,还包括干净整洁的着装,经常打理头发,保持用眼卫生和坐、立、行走的正确姿势等方面。在我的引导下,学生确定了良好卫生习惯包含的内容,形成了全面的认知。
另外,我还在主题班会上普及了一些不良卫生习惯造成的危害,比如坐姿不端正会引起颈椎的疼痛等。同时,我要求学生观察父母下班回家后是否会有脖子疼、腰疼等表现,让学生明白这些实际上都是因为坐姿不端正引起的。这样的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加重视卫生习惯的养成。
自主制定计划
通过主题班会课,学生给了我一个很大的惊喜,就是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良好卫生习惯养成计划的制定中。比如,有的学生提出可以通过制作计划表来激励自己;有的学生提出可以跟同桌互相监督。我在与学生沟通讨论后,最终确定了良好卫生习惯养成计划——以同桌和前后桌为一组,每组6人,互相监督,在小组成员出现不良卫生习惯时加以提醒;小组之间进行比赛,一个星期后看看哪个小组纠正的不良习惯最多。
学生在参与制定计划的过程中积极出谋划策,不仅体现了他们积极的态度,也说明他们具备独立思考的意识。因此,教师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要更加信任学生,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才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沟通机制,促进学生对一些科学建议的思考与吸收。
遵循发展规律
考虑到一年级的学生性格活泼但缺乏阅历,我在此次主题班会上主要采取的教学手段就是创设情境、师生与生生对话和问题引导。在这些方式下,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并自觉发现自己的缺点,努力尝试改正。
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活动方案。这样才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切实参与到活动中,并从活动中学习知识。当然,在设计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除了联系实际、创设情境外,还可以将音乐、游戏等内容和形式融入其中,比如引导学生总结良好卫生习惯的内容,创编成童谣便于记忆等,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家校合力培养
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过程中,有学生提出在家里也需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因此,我与学生共同制定了家庭版的良好卫生习惯养成计划——勤洗手、勤洗脸、早晚刷牙,同时注意衣服的换洗、不喝生水、勤洗头、勤洗澡等。在制作卫生表之后,学生可以交给家长,由家长监督和评分,然后拿到学校进行评比。结合与学生的讨论成果,我通过召开家长会,与家长达成了一致。这样的家校合作方式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养成氛围。同时,由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本次活动中,因此对于家长的监督也比较支持,能够听进去家长的意见。部分家长也受此影响,逐渐意识到了良好卫生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总之,对于小一新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不仅可以保证学生的卫生和健康,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勇于直面困难与挫折,同时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促进作用。因此,教师要注重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为学生之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新闻推荐
龙岗教育有奖征集吉祥物2月22日24:00截止,师生及社会人士均可参与
2月22日24:00截止,师生及社会人士均可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