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讯记者李天军报道:财政是政府的钱袋子,预算、盈余都事关一级政府能办成多少事。如何当好大管家?日前,记者走进福田区财政局,对该局局长罗希德进行面对面采访,探秘这个“神秘”部门的日常工作。
记者:福田区财政局未来将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创新局”?
罗希德:关于区财政局的工作,我们要着力打造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着力打造“发展财政”。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积极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统筹更多财力用于支持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二是着力打造“创新财政”。加快推进综合改革试点首批授权事项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三是着力打造“民生财政”。完善民生领域预算支出标准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综合试点,加大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社会治安等民生领域投入力度。四是着力打造“法治财政”。健全政府预算体系,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加强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和风险防控,加大预算公开力度。
记者:作为基层政府部门,福田区财政局将如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激发创业创新活力?
罗希德:一是大力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推动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不折不扣落实好国家和省出台的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固本培元,放水养鱼,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支持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培育新的财税收入增长点。精准实施个性化的惠企利民政策,将落实惠企利民政策同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紧密结合,及时跟踪政策实施效果,努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优化财政支持机制,率先打造“国际科创中心”。积极参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税制研究,进一步简化粤港澳大湾区人才个人所得税税负差额补贴政策申请流程,做好政策实施效应分析。完善财政专项资金投入机制,细化测算投入产出效益、可考核的绩效目标,着力提高财政资金效益。着力突破制约创新发展的制度性障碍,优化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探索采用合作共建、联合资助等措施,加大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科技投入。三是打造金融服务试点样板,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强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的有机协同,研究设立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切实有效破解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激发创业创新活力。
新闻推荐
日前,福田区委书记郑红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未来三十年,福田将以“发展、治理、民生”为主要抓手,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