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名户外爱好者走进山林,参加深圳市中部郊野径徒步穿越活动。
中部郊野径以手作的形式开展建设,保留山林现有特色。
建成后的中部郊野径共设六个入口。
茅草铺顶搭建的休闲厅尽显郊野径野趣。
山顶可俯瞰城市景观。
晶报讯(记者 黄丹 通讯员 韩跃武/文、图)1月16日,近50名户外爱好者走进山林,参加由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公园管理中心组织的深圳市中部郊野径徒步穿越活动。这是深圳市中部郊野径于2020年底建成开放后迎来的首批体验者。
据了解,中部郊野径全长24.74公里,于2019年启动建设,工程共分两期,2020年底建设完成的为中部郊野径二期工程,包含塘朗山、梅林山和银湖山段,与2019年11月底建成开放的梅林山一期示范段贯通后,跨越南山、福田和罗湖三区。
深圳市中部郊野径以手作的形式开展建设,尽量保持路面原生态,保留山林现有特色,施作过程中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山中现有步道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和贯通,运用土坎、砌石阶梯、导流横木、土木阶梯等工法,使得步道与周围环境达到最高程度的融合,达到“自然无痕”的效果。此外,此次建设还完善了步道标识系统,新增路线图、标距柱、指示牌、动植物科普牌等标识牌共171处,为徒步市民提供了良好的指引,丰富了徒步体验。
据悉,建成后的中部郊野径共设6个入口,分别位于梅林山荔枝林、梅林山二线关101所、梅林山公园涂鸦墙、凤岗花园、武警医院、塘朗山龙珠门处,市民可选择就近入口进入郊野径。
本次体验活动中,户外爱好者兵分两路,分别从塘朗山公园龙珠门、梅林山公园涂鸦墙出发,对中部郊野径进行了全程体验。徒步过程中,户外爱好者们不仅一路体验途中自然风光,发掘观景点位,还与建设团队就中部郊野径的徒步难度分类分级、标识系统的完善进行了探讨,为今后的郊野径建设提供了优化意见建议。参与徒步活动的陈先生是一名户外运动爱好者,他表示郊野径改变了以往冷冰冰的登山台阶的形式,既带来了良好的登山体验,又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
据了解,2021年,市公园管理中心将继续开展郊野径建设工作,计划修建阳台山段、三洲田段约25公里的郊野径,以手作的方式推进森林郊野公园登山道建设,进一步延展郊野径的覆盖范围和徒步里程。
新闻推荐
羊城晚报讯记者林园报道:近日,罗湖区人民政府与深圳中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开启全领域教育合作。今后,双方将在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