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协委员认真听取会议报告。
1月23日下午,付作军、马静、翁肖尤、裴昆仑、陈小珠、徐迅、董思敏、贾西贝、雷婧婧、郑大克等10名政协委员在区政协一届五次会议上作了大会发言。立足龙华实际,围绕贯彻落实区一届五次党代会精神,10名政协委员从如何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建设“一圈一区三廊”城市区域发展格局、打造龙华文旅IP、构建整合型医疗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
打造若干个新兴产业示范区实现两大走廊两翼齐飞
在构建“一圈一区三廊”城市区域发展格局中,梅观高速创新走廊、龙澜智造走廊南北两大走廊备受委员们关注。
区政协委员付作军在发言中表示,龙澜智造走廊依托龙澜-福龙大道,联接西丽湖科教城和光明科学城两大基础研究引擎,是龙华中轴新城“三廊”中最西边的一廊。这条走廊北衔东莞,南接福龙路,沿线分布着几千家装备制造企业和几十个中小型园区,产业链完整,基础扎实,具备打造成新兴产业高地和深莞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基础条件。他建议,推动以数字技术升级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行动,打造若干个规模化新兴产业示范区,实现“梅观创新走廊”和“龙澜智造走廊”两翼齐飞,将其打造成深莞协同智造示范区、物联网与人工智能产业示范区以及先进制造示范区。
区政协委员徐迅在发言中建议,做好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抓住数字化机遇推动集成电路产业成为新增长极。他建议,制定龙华区集成电路产业扶持专项政策,对设计企业核心技术攻关、设计与应用企业产业化给予支持,对重点企业、重点园区,采取“一园一策”“一企一策”政策;狠抓设计和应用、材料和装备关键环节,可依托现有两大产业基础,布局LED驱动芯片及5G基带芯片及光通讯芯片的设计与制造,与应用型企业形成上下游配套;建设专业园区、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区,努力争取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深圳产业化基地设立龙华分园。
建设地下管网数字化系统让城市运转更智慧
龙华要打造数字龙华,形成数字经济、数字城区、数字治理“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数字治理是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和应用,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方法和手段,推进社会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
对此,区政协委员裴昆仑在发言中表示,要加快建设地下管网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让城市运转更智慧。他认为,城市地下管网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是现代智慧城市高效运转的生命线。他建议,设立龙华区地下管网综合管理服务机构,统筹管理全区各类地下管网系统的规划、建设、更新改造和协调服务,组建以专家牵头的专门工作小组和技术团队,建立一套既有前瞻性又符合龙华实际,便于操作且具有后续拓展空间的城市地下管网系统规划设计方案。利用网络和信息化技术手段,最终实现对城市地下管网系统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的高效、快速和便捷管理,为龙华打造智慧龙华、提升龙华品质发挥重要作用。
构建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打造健康中国“龙华样板”
在发言中,区政协委员陈小珠认为,由于历史原因,龙华仍存在医疗卫生服务未能融入到整个社会治理体系、医疗卫生服务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等问题。龙华要高标准打造深圳都市核心区,需要构建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
陈小珠建议,要制定龙华构建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的路径,进一步将卫生治理和整个社会、社区层面的治理互融互通,建立卫生系统与应急部门的联动机制;高位布局,尽快推进国内著名高校与辖区医疗机构深度合作共建模式,大力提高龙华医疗和公共卫生技术水平;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的主体优势,共同参与构建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要实现医疗服务体系的公平与效率、公益与经营的平衡,打造健康中国的“龙华样板”。
龙华新闻记者 宋彪/文 记者 蔡维泽 陈建华 通讯员 连志远/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讯(龙华新闻记者徐蔚昕通讯员刘经金昌凤)社区娃有心事,解忧信箱来解忧。1月20日,观湖街道松元厦社区“儿童大使,解忧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