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斌。
杨斌,龙华区公共文明促进会(以下简称“文促会”)民治分会会长。2014年,他从《龙华新闻》上看到文促会招募会员,当时已经是资深义工的他马上报名加入。从“红马甲”到“蓝马甲”(文促会会员所穿工作马甲为蓝色),杨斌走向大街小巷,用脚步丈量文明。
杨斌在民治居住了快20年,龙华已成为他的“第二故乡”。穿上“蓝马甲”7年来,在他的影响下,身边的亲人、朋友、邻居也都先后加入文促会,为文明龙华贡献力量。
发动近千人次参与“一米线”劝导
杨斌在民治居住了快20年,是龙华、民治发展的见证者,同时也是一名甘于奉献的志愿者、文明践行者。“作为一个带头人,如果连我都退缩了,还怎么鼓励别人参与服务。”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他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志愿服务。当时,杨斌也在思考,该如何发挥文促会的特长,在文明防疫层面做出贡献?
很快,在区文促会的指导下,杨斌带领文明战疫先锋队在全区开展保持“一米线”安全距离宣传活动,协助企业复工复产。最终,成功发动近千人次会员为稳健医疗、富士康及各景区、医院、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开展“文明防疫一米线”宣传劝导活动,向市民发放文明防疫标签,积极宣传防疫。“那时刚复工,整个环境还是比较紧张的,一些会员也会有顾虑,但我站出来,几个骨干也站出来,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让杨斌感动的是,自己所在辖区的几位房东被他感染,也主动提出要给战疫一线工作人员捐款捐物。
杨斌说,龙华已经成为自己和家人的“第二故乡”,总想为它做点什么,只要有平台,就愿意去付出。穿上“蓝马甲”7年来,龙华区各类文明实践活动的现场,总能见到他的身影,他话不多,能吃苦,哪里需要他就往哪里去。他的手机相册里,装满了龙华街头巷尾的照片,哪里的下水道堵了、哪里有卫生死角,他总会及时记录和反映。
亲朋好友在他带动下成为“蓝马甲”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希望更多人被我带动起来,参与到龙华的文明建设中来。”从“红马甲”到“蓝马甲”,从多领域的志愿服务者到“专攻”文明建设的践行者、带头人,杨斌始终坚信“人多力量大”这一朴素、真切的道理。
杨斌最先带动起来的人,就是他的爱人。从不了解到深入接触,再到能独当一面,他的爱人也深深爱上这身“蓝马甲”,在去年疫情最紧张的时期,和杨斌一同并肩作战的队友中就有她。
不仅爱人参与进来了,杨斌的儿子也深受影响,成为文促会“编外会员”,空闲时间跟着大人上街劝导交通文明,派发公益手册等等。杨斌和记者回忆起一个印象深刻的场景,孩子带着自己初中同学到文促会民治分会场的办公场地参观,向同学介绍墙上一张张文促会活动照片背后的故事。那一次,让杨斌懂得,这个正处于青春期,多数时候腼腆、寡言的孩子,内心对父亲是认可的。
在杨斌的影响下,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公共文明建设队伍中。他的邻居、朋友也都先后加入文促会,把文明的温度传播到龙华每一个角落,为文明龙华贡献力量。
龙华新闻记者 王雪敏/文 蔡维泽 陈建华/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讯(龙华新闻记者黄晓华通讯员万小兰)孩子放寒假啦,可对很多双职工家庭来说随之而来的是,孩子寒假期间无人照顾、课业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