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崖
前不久去深圳出差,我和同事做了一上午展会的布展工作,饥肠辘辘,在罗湖口岸附近的一条巷子里,遇见一家客家菜,走了进去。对于一个肚皮轰隆隆跑火车的人,再也没有什么比盆菜更让人过瘾了,旋即点了一份。
不多时,盆菜就上来了,一股浓浓的豆豉酱香还有海鲜的鲜味扑面而来。上面有红的虾、黑白相间的菌菇、泛白的鱿鱼、白萝卜,还有鸡、鲮鱼球和炆猪肉的浓香,让人禁不住吞咽口水。举箸便食,有些烫,却让人大呼过瘾。
盆菜真是好!各种食材共冶一炉,蔬菜、海鲜、菌菇、肉脂,各有各的分工,各有各的味道,好比吃食界的一个小社会,各色食材纷纷贡献自己的力量,融汇出一种味道。这种味道浓烈、兼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中有大家,大家中也有你,实在是吃得不亦乐乎,品味得乐此不疲。
盆菜也要讲究排兵布阵,上方的各色菜食,讲究颜色的搭配悦目,赤橙黄绿青蓝紫,简直是吃食界的彩虹;又讲究营养的均衡,荤素搭配,高汤打底,海鲜提味,实在是高妙至极;还对摆盆异常讲究,盆菜的中间,一般摆上圆形的食材,比如冬菇或鲍鱼等,四周围拢鸡肉、笋子、海鲜、牛丸,搭配点缀几朵西兰花。从摆盘上,就让你无法拒绝。
盆菜最早是应景菜。据说,宋代的某位帝王落难到香港元朗一带,当地人一时间不知道用什么来招待他,索性一股脑儿把所有的食材烩于一盆,天下大同嘛。没想到,皇帝吃了大加赞赏。从此以后,盆菜开始出现在对先祖的祭祀活动上,年节的家宴上。然后,寻常百姓家无论节日与否,皆食盆菜,真正实现了盆菜的“雨露均沾”。
深圳的客家人多,盆菜最早即是客家人创制的。所以,在客家餐馆,不光能吃到酿豆腐之类的地道客家菜,盆菜更是客家餐馆的拿手好菜。一直认为,请一位朋友吃什么菜,是判定和这位朋友亲昵度的表现。无疑,如果吃的是盆菜,简直是亲密无间了。
盆菜,常常让我想起故乡亳州的一种菜食。凡红白事,宴会上必有此菜,曰“连汤肉丝”。这道菜以肉丝为魂,搭配木耳、芹菜、豆芽、青红辣椒等。烩好以后,勾芡,装于青花瓷碗,众人以汤勺舀食。汤汁中兼得上述食材之香,虽不是盆装,也有盆菜的意思。
盆菜这种吃食似乎能且只能在中国诞生。这种“包容万物”式的吃食,集合多种美妙食材于一体,组团征服你的味蕾,有汹涌澎湃的美味无边之感。这与中华文化的博大胸襟和包容外来文化,最终扬弃吸收,演化形成自己的独特文化禀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盆菜中的中国智慧,不仅有美味,更有中国意味。
新闻推荐
交警启动“春季攻势” 整治各类交通违法 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要严查
深圳特区报讯(首席记者解树森)深圳交警昨日宣布,启动为期2个月的“春季攻势”,综合整治各类交通违法,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今年...